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竹葉

(中藥材)

鎖定
水竹葉,中藥名。為鴨跖草科植物水竹葉Murdannia triquetra(Wall.) Bruckn.的全草。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尿之功效。用於發熱,咽喉腫痛,肺熱咳喘,咳血,熱淋,熱痢,癰癤疔腫,蛇蟲咬傷。
中藥名
水竹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粉狀胚乳目
鴨跖草科
水竹葉屬
水竹葉
分    佈
華東、中南、西南等地
採集時間
夏、秋季
毒    性
微毒

水竹葉別名

雞舌草、雞舌癀、小葉掛藍青、小葉鴉雀草、鴨腳草、水金釵、斷節草、分節草、水葉草、水竹葉菜、肉草、三角菜。

水竹葉入藥部位

全草。

水竹葉性味

味甘,性寒。

水竹葉歸經

歸肺、膀胱經。

水竹葉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

水竹葉主治

用於發熱,咽喉腫痛,肺熱咳喘,咳血,熱淋,熱痢,癰癤疔腫,蛇蟲咬傷。

水竹葉相關配伍

1、治肺炎高熱咳喘:鮮水竹葉15-24g。酌加水煎,蜜調服,每日2次。(《泉州本草》)
2、治咳血:鮮(水竹葉)全草45g。同豆腐燉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小便不利:鮮水竹葉30-60g。酌加水煎,調冰糖內服,每日2次。
4、治腸熱下痢赤白:鮮水竹葉30g。洗淨,煎湯,調烏糖少許內服。(3-4方出自《泉州本草》)
5、治白帶:鮮(水竹葉)全草60-125g,淡菜3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水竹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水竹葉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水竹葉藥材性狀

乾燥全草呈團塊狀,灰綠色。莖圓柱形,多分枝,下部節上生褐色鬚根。葉褶皺,平展者呈線狀披針形,長1.5-3.5cm,寬4-6m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全緣,綠色帶紫色條紋。枝上部葉腋內有簇生花1-5朵,花萼綠色,3枚;花瓣藍紫色;能育雄蕊3,不育雄蕊3枚;子房長圓形無柄。蒴果兩端鈍,長5-7mm。氣微,味甘。以乾燥,枝、葉多,色綠者為佳。

水竹葉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涼血,利尿,解毒。主治肺炎,咳血,熱淋,無名腫毒。”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羅獻瑞.《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第6冊》: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 上 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