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稻紫稈病

鎖定
水稻紫稈病又稱褐鞘病、紫鞘病、鏽稈黃葉病,廣東湛江、茂名農民俗稱為“黑骨”,台灣稱之為“水稻不捻症”。此病1971年由筆者首次發現並報道。此後廣西、台灣、福建、江蘇、湖南、浙江、湖北及江西等省(區)相繼有報道。在國外,菲律賓、印度等國家1977年亦有此病發生為害的報道。此病引致稻穗結實率和千粒重明顯下降,一般可減產10~20%,甚者可達40~50%以上。
中文名
水稻紫稈病
別    名
褐鞘病
紫鞘病
別    名
鏽稈黃葉病
俗    稱
黑骨
危害部位
葉鞘

水稻紫稈病症 狀

此病主要為害葉鞘,尤其是劍葉鞘和劍葉下葉鞘(圖1),致劍葉變黃、葉鞘變褐色,結實率和千粒重明顯降低。田間褐鞘大都始見於稻株抽穗後稻穗灌漿勾頭之時,初現煙灰色散生、針頭狀的小褐點,隨着小褐點數目的增加,色澤加深,葉鞘隱約可見邊緣模糊不清的暗斑,終至葉鞘大部分甚至全部變褐,呈典型的“褐鞘”、“紫鞘”和“黑骨”病狀。褐鞘斑面不表現病徵,但剝開褐鞘,則可見其內壁亦變褐,表面散佈着疏密不等的“粉塵狀物”。用手提放大鏡或雙目鏡檢視,則可見此等粉塵狀物實為蟎類。褐鞘嚴重田塊,常出現稻穗不勾頭或半勾頭,穗粒不實或半實,有的穗頸明顯扭曲,這正是台灣所指的“不捻症”(圖2)。

水稻紫稈病病 原

對稻紫稈病的病原,國內認識並不一致,存在着“菌害”和“蟎害”的爭論。一種認為,褐鞘症是葉鞘腐敗病另一典型症狀的表現,其病原為葉鞘腐敗病菌(Acrocylindrium oryzae);一種認為病原菌應為帚梗柱孢屬(Sarocladium spp.)。筆者認為,在華南稻區,褐鞘乃由於斯氏狹跗線蟎(Steneotarsonemus spinki Smiley)潛藏葉鞘內壁吸食為害並分泌某種毒素所引致。此種害蟎,台灣稱之為“稻細蟎”,成蟎雌雄異型,足4對,幼蟎足3對。雌成蟎體長橢圓形(圖3),長0.23毫米,寬0.08毫米,第4對足特化為線狀,體前部具1對欖核形假眼。雄成蟎體橢圓形(圖4),長0.16毫米,寬0.083毫米,第4對足特化為鉗狀。卵淡黃綠色,長0.12毫米,寬0.08毫米,散產於葉鞘內壁上。

水稻紫稈病發 病 規 律

此病始見於抽穗後灌漿勾頭之時。在華南稻區,以晚稻受害為重。高温乾旱的年份為害重;肥水管理不當,中後期過施氮肥或缺肥、轉色不正常的受害重;雜交稻比常規稻受害重;中遲熟比早熟品種受害重。

水稻紫稈病防治方法

(1)換種高產抗病良種。
(2)加強肥水管理,使禾苗前期生長健壯,中後期促控得當,葉骨硬直,葉色退淡不過黃,根系保持活力,穩生穩長,增強植株抵抗力。
(3)結合積肥,剷除田邊雜草、自生苗、再生稻,以惡化害蟎滋生基地。
(4)噴藥殺蟎控病 掌握幼穗分化期至齊穗期連續噴藥3~4次,隔10~15天一次,在廣東至少應在10月中上旬噴藥2~3次。藥劑可選用20%雙甲脒或25%單甲脒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500~2000倍液、7.5%農蟎丹乳油1000倍液、20%克蟎氰菊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苯丁錫硫懸浮劑500~800倍液,特別着重噴劍葉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