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流雲在

(201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水流雲在》是201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水流雲在
作    者
《文藝報》編選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11月1日
頁    數
519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6392327

水流雲在內容簡介

《水流雲在/文藝報文叢》精選了《文藝報》近來刊發的66篇文學、理論、影視、舞台藝術界名家的訪談文章,按發表時間排序。訪談打開的不僅是思想,是心靈。 [1] 

水流雲在圖書目錄

文學
埋藏在人性深處的文學之光
王安憶:我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寫實主義者
王蒙:《這邊風景》就是我的“中段”
任溶溶:我的一生就是個童話
物質時代的“釋愛”之書
歐陽江河:詩歌應對時代做更復雜的觀照
認清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現實意義
中國的品格
馮驥才:守護傳統文化之根
“詩詞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張煒:做腳踏大地的寫作者
賈平凹:“我有使命不敢怠”
馬識途:那些硝煙裏的“戰爭與和平”
錢穀融:人的問題,應是文藝不離不棄的問題
評論是有生命的學問
太行風雲未覺遠
楊潤身:抗戰硝煙孕育創作
賀敬之:延安精神鑄就“中流砥柱”
《三體》與中國科幻的世界旅程
作家要不斷向生活學習
曹文軒:“站在水邊的人無法不乾淨”
他是詩歌忠誠的信徒
在閲讀中被塑造和修復
麥家:真正有才華的作家,每次出發都走一條新路
肖復興:兒童文學是成人世界最醒目的對應物
文藝理論
文藝批評的世紀風雲
關於當代文學史的答問
保持對學術工作的熱情
守正、納新、創新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重拾民族美學自信
建設科學的文學批評體系
大國學術風範的探尋與追求
發現東方與再中國化
文學的使命與國家形象塑造
追求歷史真實就是追求真理
美學研究的世界視野與中國實踐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再思考
真學者就該把學術作為自己的生命
全球連接·數碼轉型·後人類主義
少數民族文藝
史詩與口頭傳統的當代困境與機遇
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瓶頸與突破
中國神話學的文化意義
從滿族視角到中華文化眼光
藝術
文獻紀錄片:一個國家的影像典藏
《全家福》:用記憶釀出的美酒
音樂劇創作重在抓文本
康洪雷:一次特殊的“推拿”體驗
創立中國雅歌的音樂理想
小劇場戲劇面臨藝術和市場的“升級換代”
思考,是他的存在方式
韓劇為什麼又火了
打動人心的作品需要精雕細刻
記錄那些沒有歷史卻寫就了歷史的小人物
“我和當代作家相伴成長”
經典作品可以觸碰當代人的精神困惑
不能僅從票房看中國電影對外傳播的成敗
在看見和看不見中間的那個世界
回望硝煙守衞和平
孟冰:在嚴肅戲劇藝術面前
與魯迅“對話”
加快推進電影市場體系結構性調整
侯一民:壁畫藝術的繼往開來
像玄奘一樣向着目標前行
戲劇,讓觀眾自由地去思考和想象
編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