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

鎖定
20世紀70年代英國、荷蘭等國家開始在主要河系建立了水污染固定監測站,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較大湖泊和河流已建立固定監測站,如長江、黃河流域的主要大城市以及太湖和滇池等。水污染固定監測站一般設於河流兩岸的碼頭或橋頭上。
中文名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
外文名
stationary monitoring station for water poilution
學    科
環境科學
作    用
對廢水、地表水的污染監測設施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詞語解釋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
釋文:監測站的地理位置要慎重選擇,使採集的水樣有充分代表性。確定採水點時,應對河流的不同點位(兩岸附近和河心)、不同深度(表層、中層和底層)、不同斷面(清潔、污染和淨化斷面)等的水質變化情況和當地的地形、地質、氣象、交通、供電以及建築物等因素進行深入地調查。 [1]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系統介紹

綜述
水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中有固定位置的對廢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情況進行連續自動採樣、測定和傳輸數據的監測設施。70年代一些國家開始在主要河系建立了水污染固定監測站,最初由手工操作,以後逐步發展為自動運行。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對於河系水質污染變化的情況可以起到長期連續監視的作用,已成為水質實驗室分析的補充手段。
選址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一般設於河系兩岸的碼頭或橋頭上。監測站的地理位置要慎重選擇,使採集的水樣有充分代表性。確定採水點時,應對河流的不同點(兩岸附近和河心),不同深度(表層、中層和底泥),不同斷面(清潔、污染和淨化斷面)等的水質變化情況和當地的地形、地質、氣象、交通、供電以及建築物造價等因素進行深入的調查。
水樣採集
水污染固定監測站的連續採水裝置,常用可置於水中的潛水泵或隨水位升降同水面始終保持一定深度的浮動泵,抽水能力約1升/秒,水壓保持約15米水柱左右。進水口必須有過濾器,以防堵塞和泥沙沉積。輸水管道越短越好,一般為5米到25米,以免水質特別是溶解氧在採集過程中發生變化。管道要避光,以防止藻類生長聚集。採樣泵將水樣抽到緩衝罐中,水中泥沙在緩衝罐內沉降,多餘的水由溢流管排出,供分析的水樣分別流入各種監測儀器。
監測項目
監測項目取決於設站的任務。通常監測的是水污染的綜合指標:水温、pH值、電導率、溶解氧量、濁度、化學需氧量(COD)、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 (TOD)等(見水污染常規分析指標)。污染物的濃度項目有F、Cl、NH嬃、NO婣、SO厈、CN、Cd、Cr、酚等。有的監測站僅監測其中幾個項目,有的還根據需要增加一些項目。各類監測儀器應能長期連續自動運行,給出準確可靠的數據。通常測定水温時使用鉑電阻法,測定pH值用玻璃電極法,測定電導率用電導電極法,測定溶解氧量用溶解氧膜電極法,測定濁度用光散射法,測定COD用重鉻酸鉀法、高錳酸鉀自動濕化學法或流動池紫外吸收光度法,測定TOC用氣相色譜法或非分散紅外法,測定TOD用高温氧化鋯-庫侖法或燃料電池法等。對污染物Cl、F、NH嬃、NO婣、CN、Cd等濃度的連續監測多選用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Cr、酚等多選用濕化學自動比色法。此外監測站內還設有測定水的流量、流速等水文參數的儀器和測定風向、風速、氣温、濕度、日照、降水等氣象參數的儀器。
數據的傳送和存貯
監測站監測儀器測出的數據,經模數轉換器轉換成數字量信號,經通信系統定時(如每小時一次)傳至監測中心。監測站內的長圖記錄儀或磁帶等將實時數據存貯起來,作為原始記錄。
水樣存貯
監測站內裝有水樣存貯裝置,可按預定的週期採集水樣,或接受監測中心的指令,在某一污染物控制指標超過限定值時採集存貯當時的水樣。採得的水樣存貯於0~5℃的低温箱中,以備中心實驗室分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