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楊梅

(中藥名)

鎖定
水楊梅,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細葉水團花Adina rubella Hance的地上部分。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利濕熱,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濕熱泄瀉,痢疾,濕疹,瘡癤腫毒,風火牙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中文名
水楊梅
拉丁學名
Adina rubella Hanc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茜草目
茜草科
水團花屬
細葉水團花
毒    性
無毒
貯    藏
置乾燥處,防蛀

水楊梅別名

水楊柳、水畢雞、串魚木、魚串鰓、沙金子、水石榴、水金鈴、白消木、水紅桃、水荔枝。

水楊梅入藥部位

地上部分。

水楊梅性味

味苦、澀,性涼。

水楊梅歸經

歸脾、胃、大腸經。

水楊梅功效

清利濕熱,解毒消腫。

水楊梅主治

用於濕熱泄瀉,痢疾,濕疹,瘡癤腫毒,風火牙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水楊梅相關配伍

1、治疳積:(水楊梅)花果序15g。水煎服。
2、治牙根腫:(水楊梅)花葉搗爛敷。(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3、治皮膚濕疹:水楊梅全草、三角泡、螞蚱勒、苦地膽各適量。水煎洗患處。(《廣西中草藥》)
4、治外傷出血:鮮水楊梅葉或花,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陰道滴蟲:水楊梅花果序製成20%流浸膏塗陰道。或用水楊梅浸膏片3g塞於陰道內。(《全國中草藥彙編》)

水楊梅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水楊梅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收莖葉,鮮用或曬乾。8-11月果實未成熟時採摘花果序,揀除雜質,鮮用或曬乾。

水楊梅形態特性

落葉小灌木,高1-3米;小枝延長,具赤褐色微毛,後無毛;頂芽不明顯,被開展的托葉包裹。葉對生,近無柄,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全緣,長2.5-4釐米,寬8-12毫米,頂端漸尖或短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側脈5-7對,被稀疏或稠密短柔毛;托葉小,早落。頭狀花序不計花冠直徑4-5毫米,單生,頂生或兼有腋生,總花梗略被柔毛;小苞片線形或線狀棒形;花萼管疏被短柔毛,萼裂片匙形或匙狀棒形;花冠管長2-3毫米,5裂,花冠裂片三角狀,紫紅色。果序直徑8-12毫米;小蒴果長卵狀楔形,長3毫米。花、果期5-12月。

水楊梅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疏林中或曠野。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水楊梅藥材性狀

莖呈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灰褐色,有細縱皺紋及灰黃色類圓形皮孔。質硬,不宜折斷,斷面皮部呈片狀,木部呈纖維狀,黃白色。氣微,味微苦。果序由眾多小蒴果密集成頭狀,呈圓球形,直徑3-10mm,棕黃色,粗糙觸手,搓揉後小蒴果很易脱落。露出果序軸。小蒴果倒圓錐形,長3-4mm,淡黃色,先端有5裂的宿萼,內有4-8枚種子。種子棕色,外被毛,長橢圓形,兩端並有狹窄的薄翅。氣微,味略苦澀。

水楊梅藥理作用

1、對平滑肌的作用,解痙作用。
2、抗菌作用。
3、抗癌作用。

水楊梅現代應用

用於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癰腫潰瘍,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和皮膚濕疹等。

水楊梅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治暑熱水瀉,疳積,牙根腫,瘡皰。”
[1-5]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楊衞平,夏同珩.《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 4》:貴州科技出版社,2014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1977年版 一部》:人民衞生出版社,1978
  • 4.    郭國華.《臨牀中藥辭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
  • 5.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04
  • 6.    水楊梅 Geum chiloense|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