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黄瓜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属(Cucumis)的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 [1]是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栽培品种,又称为无刺黄瓜,属北欧型温室黄瓜品种 [8]。水果黄瓜属浅根作物,多分布在10~25cm土层;茎蔓生,节间较长;叶为掌状五角形,上披绒毛;多具全雌单性结实特性 [7],雌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不经受精亦可完成果实发育;水果黄瓜较普通黄瓜瓜形小,一般长度10~18cm,直径约3cm,果实光滑无刺,生食口感清脆。 [2]
水果黄瓜属喜温作物,不耐寒,不耐高温;喜光;喜湿,怕涝不耐旱;喜肥,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土壤利于水果黄瓜生长。水果黄瓜适合鲜食,早期栽培品种以从荷兰引进的最早最多,为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中国自主培育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3]各地广泛栽培,一般在冬季或早春采用保护地栽培。 [2]
水果黄瓜果实玲珑小巧、色彩鲜绿、口感脆嫩、富含营养,且适于包装、便于食用,因而倍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 [3]
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水果黄瓜为黄瓜的栽培品种,属北欧型温室黄瓜品种 [8]。一年生攀援草本。 [1]
根
茎
黄瓜的茎蔓性、五棱、中空、表面有刚毛,每节均肯束享可产生花芽、卷须和侧杈。主茎顶部的粗细常代表着黄瓜的长势。 [5]
卷须
叶
花
果实
种子
黄瓜种子担乌背为黄白色、长椭圆形,千粒重为23~42g。商品种子大多进行了包衣处理少罪询格。 [5]
生长习性
播报编辑
温度需求
黄瓜为喜温作物,但不耐高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白天20~30℃,夜间15~18℃。耐低温能力差,10~12℃生理活动失调、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发育。不同生育时期黄瓜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发芽期:适温25~30℃,最低温度为10℃;
幼苗期:适温白天25~30℃,夜间15~18℃,地温18~20℃;
初花期:适温白天25~28℃,地温18~20℃,夜间前半夜15℃,后半夜12~13℃;
结果期:适温白天23~28℃,夜间10~15℃。 [9]
光照需求
水肥需求
黄瓜根系浅,叶片大,蒸腾量大,消耗的水分多,对空气湿度、土壤水分要求都比较高,喜湿润、不耐旱。生长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相对湿度为80%~90%。
黄瓜根系分布浅,吸肥、耐肥力弱,不能忍耐含高浓度铵态氮的土壤溶液。每生产1000kg,需纯氮2~3kg、五氧化二磷0.9~1kg、氧化钾3.5~4kg。其中生长中期需氮最多。进人生殖生长期,对磷需求增加,对氮需求减少。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对如钙、镁、铁、锌、硼等微量元素存在需要。 [9]
栽培繁殖
播报编辑
栽培季节与制度
水果黄瓜的繁殖方式包括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是适宜温室生产品种。按栽培季节可分为春茬、夏茬和秋冬茬。春茬育苗时间为 12 月下旬,生长周期 12 月下旬至翌年 6 月上旬;夏茬育苗时间为 3 月下旬至 5月上旬,生长周期为 3 月下旬 ~ 9 月上旬;秋冬茬育苗时间为 7 月上旬 ~ 9 月中旬,生长周期为 7 月上旬 ~ 12 月下旬。 [10]
育苗及苗期管理
播种育苗
①浸种催芽
根据播期,每亩按播种量100~150g备种。播种前,对未包衣种子进行挑选,选择籽粒饱满、外表光滑、硬度较高的水果黄瓜种子于晴好天气进行晾晒后,进行浸种催芽。55℃左右温水烫种后,再用清水浸泡6h,使种子吸足水分。冲洗干净后,置于恒温箱中于25~28℃下催芽,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芽尖不宜过长。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
②播种
选用50孔穴盘,填装消毒后基质,将胚根朝下播入穴中,每穴1粒,用基质覆盖,淋水压实,基质湿度保持在90%;必要季节覆膜以增温保湿。 [11]
嫁接育苗
选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使嫁接后的黄瓜苗根系生长旺盛,植株吸肥水能力强。 砧木应比黄瓜提前3~4d催芽。接穗和砧木嫁接前1~3d对病害进行预防。 当砧木第1片真叶长1cm、接穗子叶展平时即可嫁接。对嫁接好的黄瓜苗适当遮荫。 [11]
苗期管理
对于播种苗,播种后3d黄瓜苗陆续出土,水果黄瓜苗期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幼苗出土前,温度保持白天25℃,晚上18℃以上;出土后,加强透光通风,基质湿度保持在60%~70%,以见干见湿为原则,防止出现高脚苗。低温时可于晚上增加棚膜厚度,防止低温冻害。幼苗两叶一心时,降低夜间温度,以促进雌花分化,降低节位。适当喷施叶面肥,以增强植株抗性,促进苗粗苗壮。定植前1周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温度,进行炼苗。
对于嫁接苗,嫁接后3d内,中午遮荫,苗床湿度保持在95%以上,温度控制在25℃以上,以利于伤口愈合。4d后循序渐进放风,适时喷施广谱性杀菌剂;1周后,加大通风量,防止植株旺长。注意中午光照过强时,为防止嫁接苗萎蔫,应及时遮荫补水。转入正常管理后注意肥水管控,以见干见湿为宜。定植前1周,低温通风炼苗。 [11]
成苗标准
子叶完好,茎粗壮,叶片平展,叶色浓绿,无病虫害,株高15cm左右,具2片真叶,根部形成完整根坨,苗龄20~28d。 [13]
定植及田间管理
定植
温室内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单垄双行“之”字型定植,株距35cm,定植深度2.5~3.5cm。定植后覆土压实,并浇足定植水。
定植后管理
①温度管理
缓苗期以保温、保湿、促根为主,期间需密闭温室减少放风,温度控制在白天28~32 ℃、夜间18~20 ℃;缓苗后降温防徒长、促花芽分化,室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C、夜间14~17°C;生长期间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通风口由小到大,放风时间由短到长,室温控制在白天25~28 ℃、夜间13~15 ℃,中午最高温度不超过30 ℃,夏季高温、强光时段,应加盖遮阳网。
②水肥管理
整个生育期应选择晴天上午浇水施肥。定植后7~10天轻浇1次缓苗水,定植10天后到根瓜长至8~9cm前为蹲苗期,此期间应控水,可根据幼苗根部的土壤情况判断是否浇水。结束蹲苗后,应增加水肥供应。盛瓜期每隔3~4天浇水1次,每隔1水追肥1次,共追肥6~7次,每亩随水追施尿素 5~6kg、硫酸钾3~4kg、磷酸一铵2~3kg。结瓜中后期当植株生长缓慢、茎蔓过细、叶片薄而小、叶色呈淡黄绿色时,需每隔6~7天用0.20%~0.30%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雾1次,防止植株早衰。
③植株调整
吊蔓 待瓜蔓长到5~6片真叶时用吊蔓绳吊蔓。结果前期每4天绑蔓1次,中后期每2天绑蔓1次。水果黄瓜因其品种特性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及时整蔓,摘除茎基部40cm以下的叶片,去除植株枯黄衰弱的叶片、卷须和畸形瓜,每条侧蔓留2片叶摘心。
落蔓 待植株生长至吊挂绳上部时,及时采收下部成瓜。摘除下部老叶,通过底部吊蔓绳下落瓜蔓,将瓜蔓呈环形盘放于地面,再把吊蔓绳重新系于茎基部,每次落蔓时保留上部15~16片功能叶。 [12]
病虫害防治
水果黄瓜以温室栽培为主,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壤、水分等条件的要求比其它蔬菜高。温室内为高温、高湿、弱光、空气密闭等小气候环境,因此易滋生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脓状物等有害物质,造成病害。 [14]害虫在温室内不易迁飞,世代繁殖,造成虫害。
黄瓜的主要病害有真菌性的靶斑病、白粉病、病毒病、猝倒病、黑星病、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的角斑病、软腐病、叶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瓜蚜、斑潜蝇、烟粉虱等。 黄瓜生育期病虫害虽有几十种,但能左右产量的只有几种,如霜霉病、疫病、枯萎病和温室白粉虱、蚜虫等。 [15]
主要病害
霜霉病 发生在黄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各地均有发生。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子叶正面出现褪绿黄斑,成株后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浸状圆形病斑,后渐变为黄褐色。 [15]可用代森锌、乙磷铝可湿性粉剂防治。
枯萎病 世界性病害,黄瓜主栽区普遍发生,保护地栽培发生严重。在黄瓜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茎基部变黄褐色,呈水浸状微透明,造成子叶萎蔫或猝倒,成株后发病表现为青枯,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 [15]可用嫁接苗避免,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防治。
主要虫害
温室白粉虱 1年可发生9代,世代重叠严重。温室内可常年发生。若虫喜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为害,受害叶片褪色、变黄、萎蔫甚至枯死。有高度群集性,排泄大量蜜露,严重污染黄瓜叶片和果实,引起煤污病。趋黄性很强,可采取黄色诱虫板诱集灭杀,药剂可选溴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进行防治。 [19]
蓟马 锉吸式口器,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嫩梢、嫩叶、花和幼瓜的汁液,受害叶面上出现灰白色长形的失绿点,受害严重可导致花器早落,叶片干枯,新梢无顶芽。幼瓜受害后,表面出现黄绿色斑驳,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失去商品性。同时蓟马可传播病毒。可采取蓝色诱虫板诱集灭杀,药剂可选螺虫乙酯、螺虫乙酯、吡虫啉等进行防治。 [19]
蚜虫 群集叶背、花梗或嫩茎上,通过刺吸汁液、分泌蜜露对黄瓜造成危害。受害瓜苗叶片卷缩甚至枯死,缩短结瓜期。可选择联苯菊酯、吡虫啉等进行防治。 [19]
采收
水果黄瓜生长速度快、成熟早,从播种到采收上市约 55 天,前期商品瓜应提早采收;盛瓜期每天都要摘瓜,根瓜要早摘,以提高整体产量。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剪刀从瓜柄处剪断收获,并将成瓜均匀码放在泡沫包装箱中新鲜出售,避免长时间存放影响口感和商品性。 [12]
主要品种
播报编辑
水果黄瓜作为北欧型温室黄瓜品种 [8],早期在国内栽培的以荷兰引进的品种最早,最多。 [3]随着水果黄瓜种植面积的增长,国内水果黄瓜的科研育种工作不断进步,并针对设施水果黄瓜的丰产性、抗病性及品质等进行了适应国内设施栽培环境和大众消费习惯的性状改进和优化,选育了众多水果黄瓜新品种,丰富了国内水果黄瓜品种类型,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多品种选择。 [16]
品种名 | 品种特性 | 产地 |
戴多星 [17] | 长势中等。生长期长,开展度大,每节1~2个果。果实淡绿色,有棱,无刺,长12~18cm,果形好,产量高,果实味好,抗黄瓜花叶病毒,耐霜霉病、叶脉黄纹病毒病和白粉病。 | 荷兰 |
MK-171 [17] | 瓜长13~14cm,刺毛极少,外皮浅绿色,口感脆嫩,1节1果。抗寒性好,尤其在连阴天,湿度大、温度低时,有事明显,适合长季节栽培。 | 荷兰 |
欧宝 [17] | 植株健壮,生长势稳健,以主蔓结瓜为主,每节均可坐瓜。单果长12~16cm,果实中绿色,光滑无刺无瘤,耐贮运,具高产品质。对白粉病有抗性,耐低温和弱光能力强。产量高。 | 法国 |
小脆宝 [17] | 分枝能力强,主、侧蔓都结瓜。瓜条直立棒状,长14~22cm,色泽深绿,甜脆爽口,无涩味、苦味,且含硒、钙比普通黄瓜高,以鲜食为主。 | 日本 |
深青791 [8] | 国内首个北欧型温室黄瓜一代杂交种。生长势旺,丰产性强,瓜长28~32cm,光滑无刺无瘤,质翠味甜,有较强的耐寒和耐热能力。 | 中国 |
京研迷你2号 [17] | 生长势旺盛,侧枝多,单性结实能力强,可持续结瓜。兼具低温弱光耐寒性与耐热性,瓜长15cm左右,整齐度高。瓜色绿,无刺瘤,无瓜把,着色均匀,果面有光泽,清香味浓。 | 中国 |
中农19号 [17] | 生长势和分枝性强,顶端优势突出,节间短粗。连续坐果能力强。瓜短筒形,亮绿一致,无花纹,果面光滑,易清洗,瓜长15cm左右,口感脆甜,不含苦味素,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适宜做水果黄瓜。 | 中国 |
主要价值
播报编辑
食用价值
水果黄瓜多用于生食。水果黄瓜长度一般不超过18cm,直径约3cm,重50~100g,小巧的特征使其有别于普通型黄瓜而具有独特的商品外观。且表皮细腻、光滑,无棱刺,易清洗。果皮薄、心室小,果肉比重大,口感清香脆嫩,风味浓郁,品质好,皮薄且嫩,可带皮吃。黄瓜中所含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黄瓜的表皮中,黄瓜带皮食用可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量。 [3]
经济价值
水果黄瓜因其外形美观,光滑均匀,口感清香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且其全雌生殖,节节有瓜,丰产潜力大。种植水果黄瓜的经济效益为普通黄瓜的2~3倍,极具推广价值。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