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月洞

鎖定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 地殼抬升, 灕江縮小, 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 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
長17米, 寬9.5, 高12米, 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圓而長, 其半入於灕水中, 水時高時下, 故其穴亦時有大小”。
中文名
水月洞
位    置
桂林灕江象鼻山
面    積
約 150 m²
17米
9.5米
12米
形成時間
距今約1.2萬年前

目錄

水月洞簡介

水月洞
水月洞(3張)
水月洞洞口朝陽,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云“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象山的水月與隔江的穿山月岩相對,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水月洞洞口朝陽, 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學士屬文賦句, 莫不歎為觀止。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之句, 細緻刻畫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輝映的奇蹟。
象山的水月與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對, 一懸於天, 一浮於水, 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地殼拾升,灕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
長17米,寬9.5米,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圓而長,其半入於灕水中,水時高時下,故其穴亦時有大小”。
水月洞
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 清代改稱得月樓, 已廢。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並序》、范成大《覆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餘件。

水月洞相臨景點

水月洞 水月洞
世外桃源 灕江 七星公園 蘆笛巖 堯山 資源景區 龍勝景區 龍勝温泉 豐魚巖 桂林冠巖景區 楊堤 灕江民俗風情園 資江漂流 樂滿地休閒世界 草坪 象山景區 八百壯士墓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 東朗山 飛鸞橋 恭城景區 古西湖 灌陽景區 桂林藝術館 靜江府城地圖摩崖石刻 老山界原始森林公園 能仁禪寺 水仙岩 侗寨鼓樓羣 古嚴關 解放橋 青獅潭旅遊度假區 山水園 水月洞 疊彩太極洞
水月洞
水月洞(3張)
桂海碑林 開元寺遺址 雄森熊虎山莊 花坪自然保護區 黃布倒影 騮馬山摩崖造像 逍遙樓遺址 鸚鵡山 虞山公園 桂林愚自樂園 西街 碧蓮峯 遇龍橋 書童山 穿巖古榕 福利古鎮 古榕公園 曹鄴讀書巖 屏風山 騰蛟庵 朗梓古寨 榕蔭古渡 雪獅嶺 白麪瑤寨 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 富川碑林 陳宏謀家祠 資源寶頂瀑布 雲霧山莊 大榕樹與月亮山 鑑山寺 南丹温泉 銀子巖 五排河漂流 靈川江頭古民居
象山水月
象山水月(40張)
全州龍巖洞 玉龍灘 全州湘山寺 仙家温泉 永福板峽水庫景區 東定湖 灌陽神宮 翊武就義碑 甑皮巖洞穴遺址 桂林嘉信演藝大歌廳 桂林古東瀑布 聚龍潭 大嶺山桃園 湖南會館 周渭祠 恭城武廟 恭城文廟 陽朔興坪總統漁村 列寧巖 李宗仁官邸 炎井温泉 高田風景區 京族三島 寶鼎瀑布 荔蒲八卦山莊 永福永寧州古城 桂林海洋世界 陽朔 榕湖 杉湖 穿山公園 王城 南溪山 靖江王陵 貓兒山自然保護區 伏波山 疊彩山 象鼻山 靈川景區 臨桂景區 荔浦景區 桂林城區風光 獨秀峯 大圩古鎮 桃花江 興安靈渠 九灘瀑布 龍脊梯田 蘇東神宮 恭城孔廟 月嶺古民居 板峽湖 榕津千年古街 遇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