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晶楂糕

鎖定
水晶楂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 [1]  ,歷史悠久,始於漢而興於明清,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垓下以後,那些忠於楚霸王的衞士一時不知項羽下落,有的人來到項羽老家下相(今宿遷)打探消息,得知漢軍已略城,便在城西北一個村莊住下來。因途中飢餓採些山楂果充飢,到此還剩下一些,吃罷丟下果核,不料第二年竟長出山楂幼苗,這就是俗説中的山楂果,也稱“山裏紅”。後來,這個被項羽衞士住過的村莊便稱為“探楚莊”,從那時候起,探楚莊人便有了種植山楂的習慣。羣眾把山楂果去核搓成果泥做成糕,用來進貢楚霸王,以寄託思念之情,故山楂糕也稱“霸王糕”。
中文名
水晶楂糕
外文名
Crystal hawthorn cake
分    類
其他菜系,宿遷菜
口    味
鮮甜味
主要食材
山楂果
產    地
江蘇宿遷

水晶楂糕歷史起源

據縣誌記載:1914年,曾在宿城東大街天泰永茶食店學徒的張砥卿在東大街開設大同茶食店,獨創出水晶楂糕,因其色澤微黃透明如水晶而得名。上世紀20年代前後,每年銷往國外的水晶楂糕約5萬市斤,1927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食品展評中,水晶楂糕獲得金獎,從此,宿遷水晶楂糕名聲大振。
水晶楂糕也稱“霸王糕”
從此,山楂樹就在楚霸王故鄉的大地上繁衍生長,水晶楂糕也由此誕生聞名於世,代代相傳。

水晶楂糕口味特色

水晶楂糕色澤晶瑩透亮,質細膩,酸甜可口,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又是醫療保健珍品,具有健脾、化痰、生津、提神、增進食慾等多種功能。色澤紫紅,晶瑩透明,而且粘性強,酸甜適中,甜而不膩,酸而不苦,清涼可口,生津健胃。

水晶楂糕產地特色

“馬陵山下西北行,支口今昔大不同,十里山楂紅十里,家家都在畫圖中。”這是詩人描寫當年支口鄉山楂豐收景況的頌詩。相傳,自漢代以來這裏就有種植山楂樹的習慣,明清時期更為興盛,上世紀80年代,原支口鄉12000畝土地,山楂樹種植面積達2000畝,山楂的收入佔全鄉經濟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故有“山楂之鄉”稱號。
水晶楂糕的原料採用地產鐵球山楂,此種山楂果肉堅硬,酸度較重,易於存放,將其煮熟去籽,搓成果泥,用細紗布過濾,去其肉楂,取其果膠,再兑白糖,精工熬製,熬至一定火候時,倒入瓷盤冷卻定型,便成為大家公認的色美味香的水晶楂糕。
水晶楂糕的製作工藝關鍵是在配方和火候的掌握上,火候的把握全憑眼力觀察和手工製作,仍無法用機器取代。新中國成立後,水晶楂糕製作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高,1959年在全國果品加工會上被評為第一名、1983年被命名為“江蘇省優秀傳統食品”、1986年獲“江蘇省優質產品”稱號。
宿遷曾一度建起20多家楂糕作坊,水晶楂糕作為宿遷特產珍品,一直暢銷國內外,深受消費者青睞,為宿遷經貿業繁榮發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近年來,由於水晶楂糕成本高、利潤低,加之技術複雜,很少有人經營,集體食品行業也不再生產,面臨滅絕的危險。原盛產山楂的支口探楚等地,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山楂樹幾乎被砍伐殆盡,當地山楂貨源奇缺;全憑手工技藝的水晶楂糕由於盈利低廉,青年人不願意學,原有技藝的人年齡老化,青黃不接;由於水晶楂糕不是真空包裝,保質期受到限制。水晶楂糕的製作技藝已經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希望能得到扶持和保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