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墨畫

(繪畫形式)

鎖定
水墨畫是由水和墨調配成不同深淺的墨色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墨水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墨水畫。線條中鋒筆,側鋒筆,順鋒和逆鋒,點染,擦,破墨,撥墨的技法。墨於水的變化分為五色。畫成作品,題款,蓋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畫作品。
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幹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中文名
水墨畫
外文名
Chinese Brush Painting
拼    音
shuǐ mò huà
作畫工具
筆墨紙硯
代表畫家
吳道子張擇端仇英張宏

水墨畫簡介

水墨畫欣賞
水墨畫欣賞(6張)
水墨畫,是中國繪畫的代表,也就是狹義的“國畫”,後傳入其他地區。基本的水墨畫,僅有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
黑白調子的水墨畫早期都是以山水畫的形式來表現的,雖然僅有黑與白,但因為紙色的關係,其實是略為偏黃的。彩色的水墨畫在近代有潑墨山水的應用,也有水墨動畫的應用。
與水墨畫有關的還有水墨版畫。與一般版畫不同的是,水墨版畫雖然也是木刻版畫,但使用宣紙做為紙材,在不同的地方重複水墨印刷,層層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張作品都明顯不同,也具有水墨畫的美感。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朝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説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幹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後人宗之。
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佔着重要地位。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結構,是組成中國畫體系的元素之一。從物理的角度,水墨畫就是用毛筆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繪在宣紙上的一種繪畫形式。對此評論家王進玉稱,水墨畫是一個特殊畫種,雖看似純用宣紙和墨來作畫,但卻是中國本土所特有的、具有淵源歷史傳承與深厚文化積澱的一門精深的東方藝術。 [1] 

水墨畫藝術特徵

水墨畫是中國漢族特色較強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藉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毛筆、宣紙和墨),表現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繪畫。其特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工具材料上來説,水墨畫具有水乳交融,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具體地説就是將水、墨和宣紙的屬性特徵很好地體現出來,如水墨相調,出現乾濕濃淡的層次;再有水墨和宣紙相融,產生溵濕滲透的特殊效果。二是水墨畫表現特徵,由於水墨和宣紙的交融滲透,善於表現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徵,即意象。這種意象效果能使人產生豐富的遐想,符合“中國繪畫注重意境”的審美理想。

水墨畫作畫方式

水墨畫:五代 荊浩《匡廬圖》 水墨畫:五代 荊浩《匡廬圖》
中國由古至 今,發明了多種繪畫方法,最常見的是用畫筆作畫。以後更出現用口咬筆,腳趾握筆,雙腳夾筆,腋夾筆,身體着墨(包括手指、腳趾、頭髮、手肘等部位),當代中國水墨畫家在創作水墨畫時,材料運用是廣泛的,在非宣紙上創作水墨畫成了潮流,如在衣服上,在人的身體上,題材上更是多樣化,不僅限於山水花鳥,除抽象水墨外更擴展到行為藝術範疇。

水墨畫古代繪畫六法

繪畫六法由5世紀的畫家及藝術理論家謝赫所著,並記錄在其著作《古畫品錄》的序論中。當中提及的六法為:
  • 氣韻生動是也,一種説法指其意為傳神,此外亦有指表達畫家人品或使用畫筆及墨水的技術要精的説法。
  • 骨法用筆是也,即用畫筆的技巧在表現鈎線點戳時要有"骨力",這和當時書法和繪畫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
  • 應物象形是也,即感受物體的結構再描畫出物體的形態。
  • 隨類賦彩是也,即因應物體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適當的色調及表現出層次感。
  • 經營位置是也,即對作品構圖、深度的思考。
  • 傳移模寫是也,即對自己的草稿作增加刪除後再畫一次才能完成作品,此外亦有對古人作品作出模仿摹製作為學習的意思。

水墨畫傳統繪畫特點

水墨畫有着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水墨畫,依南朝謝赫古畫品錄評論:
  • 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 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濃、淡、破、潑、漬、焦、宿。
  • 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
  • 講究空白的佈置和物體的“氣勢”。
可以説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中國畫並不只是宣紙上的點染勾勒,國畫是要表現“氣韻”、“境界”,實際上是一個系統的思想集成最終的表現。意、識、靈齊備,詩、書、畫一體,詩為畫之意,書為畫之骨。技法之熟,可呈胸臆;畫面之外,可留思想,這也是判斷中國傳統書畫作品藝術價值高下的實質所在。

水墨畫國畫歷史

  • 中國早期國畫
  • 唐代繪畫
  • 人物畫宋代繪畫
  • 花鳥畫
  • 風俗畫
  • 元代繪畫
  • 北派青綠山水
  • 南派水墨山水(淺絳山水)
  • 明代繪畫
  • 文人畫
  • 清代繪畫
  • 具象繪畫
  • 寫意繪畫
人物畫(張硯鈞 繪) 人物畫(張硯鈞 繪)

水墨畫國畫分類

水墨畫以體裁分類

  • 山水
  • 人物
  • 走獸
  • 花鳥
  • 風俗
  • 宗教

水墨畫以型式分類

  • 扇面
  • 手卷
  • 冊頁
  • 鏡心

水墨畫以技法分類

水墨畫作畫工具

筆和硯 筆和硯
“筆墨紙硯”是中國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號稱“文房四寶”,其意義不止於書寫繪畫方面,中國文人對其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感情,歷代文人書畫大家和筆墨紙硯相關的故事舉不勝舉。

水墨畫

筆能將墨的神韻最好的發揮出來。毛筆是中國所創,並影響到朝鮮、日本,等亞洲廣泛地域的傳統書寫習慣。毛筆分硬毫,軟毫和兼毫,硬毫以狼毫(黃鼠狼尾)為代表,軟毫以羊毫(山羊鬚)為代表,根據寫字繪畫,種類,以及個人習慣的不同,用筆也不一樣,羊毫柔軟,狼毫剛健,兼毫柔中帶剛。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都是與毛筆的使用分不開的。尤其以湖州(今浙江善璉鎮)之湖筆,宣州(今安徽涇縣)之宣筆,及江西進賢之筆為上。

水墨畫

墨
墨是寒色,由五墨構成的畫應該有寒感,它的調子應該是灰暗的。但又為何好的“水墨畫”會使人有温感而不感覺它的調子灰暗呢?這是因為好畫善於利用白地(空白)來與黑的寒色相對比、相調和,因而使人有介於寒熱之間的温感。而且,好的煙墨並不是暗墨。古代徽州所 產之墨,歷來為文人所喜愛,徽墨有金不換之美稱。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強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澤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會讓人有灰暗感的。
墨的分類:
(1)根據墨的深淺層次,可分為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
(2)根據墨的材料,可分為“油煙”、“松煙”和漆煙三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漆煙是用國漆作燃料,燃燒後的煙垢加膠加工而製作成的。

水墨畫

端硯 端硯
中國畫用種類廣泛。如宣州所產宣紙、四川的皮紙、河南禹縣布紙、湖南來陽棉紙等等,推而廣之,不但是紙,綾、絹等織物都是繪畫的材料。但宣紙種類多,產量高,品質好,其特性將國畫要求反覆地上色,因此像絹織物一樣,適合於畫工筆畫;且較絹等價格便宜,故宣紙幾乎已成為國畫用紙的代名詞。宣紙分生宣和熟宣兩種。生宣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水墨容易滲透,落筆為定,無從更改,而且滲透開來,能產生豐富的筆墨變化,所以寫意畫多用生宣。熟宣是用礬水加工過的,水墨不容易滲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細緻地描繪。

水墨畫

水墨畫工具:硯台
水墨畫工具:硯台(12張)
硯是磨墨用的。要求細膩滋潤,容易發墨,並且墨汁細勻
無渣。硯以安徽歙縣之歙硯、廣東端溪端硯、甘肅的洮硯及山西的澄泥硯,最為名貴,號稱四大名硯。常有古人為求一方名硯,不惜傾其所有。

水墨畫其它

除文房四寶之外,印章印泥筆架筆洗筆筒文鎮等相關繪畫用具還有很多,廣義的文房四寶也將以上所舉列入其中。

水墨畫技法

水墨畫技法概述

水墨畫:五代 董源《瀟湘圖》(局部) 水墨畫:五代 董源《瀟湘圖》(局部)
用墨要整體,一般講,“濃破淡”較融合,而“淡破濃”由於生宣紙有先入為主的特性,尤其是濃墨八成干時再用淡墨或清水去破,這樣,先畫的就比較清晰。當我們熟悉了這種方法之後,可以有意識地利用其效果。 畫一幅畫要有整體設計,墨色要注意黑、白、灰的安排。黑,就是濃墨,灰是淡墨,白是白紙,是空間。人羣中的留白和白紙空間要呼應好。還有一點切不可忘記,線的疏密變化也會造成灰的效果,線面搭配要合理。尤其畫面人物眾多時,更不要在局部過多地找小變化,要在一組一組中找大的對比。
積墨
積墨為了使畫面厚重,一次用墨不夠分量,可反覆加強。積墨積在什麼地方好呢?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在結構素描中講過,光影素描濃縮於粗線之中,這種濃縮的光影,是積墨最好的方法,但不可一律亂加,尤其結構凸起的地方不能積墨。畫一個單人時,儘量少用積墨,必要時,應積在前後物體形成空間的地方。畫面人物眾多時,墨應積在人與人形成的空隙中,大面積積墨要有形狀,或方形,或三角形,不可太規則。
積墨時,不可太平均,畫面上要保持幾塊第一遍水墨原始痕跡,或者説是在凹進去的地方積墨方顯厚重。只有通過反覆實踐,才能掌握好這一技法的應用。
淡墨
清 鄭燮《墨竹圖》 清 鄭燮《墨竹圖》 [2]
淡墨以透明、乾淨為主,要保持筆與筆之間形成的水印。淡墨要與濃墨呼應、對比、相互依託,同時保持它自有特色。
用淡墨最好是用研的墨,而不能用墨汁,否則沒有筆痕的力度。淡墨是墨韻的主要成分,水太少畫面會幹燥,水太多又會爛掉,要做到淡墨潤而不爛,同時還要和空白、白紙、濃墨的對接、呼應,方可造成黑、白、灰和諧的整體。有時單獨用淡營造陰雨、霧氣、冰雪的氣氛,更能發揮它的特長,妙不可言。
淡墨裏最忌混進紅色,尤其髒水,不能作為淡墨用水。在淡墨上積墨,只能一遍比一遍更重才好;否則淡墨上置淡墨或置上淡顏色都會破壞它的性能,易發悶、顯髒,失去透明感。

水墨畫董源山水畫

(一)皴法
國畫大師齊白石作品 國畫大師齊白石作品
在山水畫史上,凡有鉅變,多由皴法所致。皴法是一種用筆墨的方法,專用於描繪山、石的脈絡和質感,也以此表現近樹主幹的皮紋和質地。盛唐王維“始用渲淡,一變構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開始,出現皴法。這些山水畫家主要集中在關陝一帶,他們的山石線條以方硬工穩為主,完全取決於對當地地貌的感受。這在傳為唐代的山水卷軸畫墓室壁畫中的配景可略見一斑。北方的山水畫風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圖畫院的山水畫風與北方沒有大大的差異。董源由於掌理皇家林苑,對江南的土質丘陵有着切身的審美感受。他用鬆散舒展的線條鋪展了江南丘陵綿延不斷的起伏之態,反映了土質山疏鬆平緩的地貌特徵,意向平和沉靜。因這種線條隨意性強,長短參差不齊,輕鬆自然,猶如披麻(散開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長短參差不齊,長者即長披麻,短者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創新不知啓迪了後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畫家。
(二)造型
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險峯,多作平巒緩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漁者、渡客等星星點點,饒有生機。遠景的山巒頂上聚集着成片的礬頭,即壘疊的巨石,形同礬石的結晶體,一簇簇的苦點區分出各個礬頭的外形,平列展開於畫面上。
(三)構圖
清 鄭燮《墨竹圖》 清 鄭燮《墨竹圖》
以平視為主,略帶俯視,景深較大,多取橫向的全景式佈局。現存與董源畫風相關的古畫多屬長卷
(四)植被
董源筆下的植被是構成其密體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實地實景。北方由於氣候乾燥和山脈多石,浮土上的林木與裸露的岩石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江南空氣濕潤、雨量充沛,草木極易覆蓋在以土質為主的羣山之表。
(五)意境
董源的山水畫意境注重鄉野間的生活氣息,饒有情趣,與李思訓講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畫迥然不同。
水墨畫扇面欣賞
水墨畫扇面欣賞(15張)
董源山水畫法有兩類,“水墨類王維,着色如李思訓”(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可見他既能作水墨意筆,又長於青綠山水。今在傳為董源的畫跡中可略見他的小青綠手法,如《龍宿郊民圖》軸。
董源才藝廣博,還兼工人物、龍水、牛虎等畫科,當時有不少權貴之家請董源繪龍水屏風,享譽頗久。可惜他在這些畫科方面的造詣已無畫跡可尋,我們只能把焦點聚集在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畫上。

水墨畫鑑賞

元 王冕《墨梅圖》局部 元 王冕《墨梅圖》局部
元 王冕《墨梅圖》局部 元 王冕《墨梅圖》局部
鑑賞墨:如故宮收藏的“乾隆御詠西湖十景十色墨”,色彩各異,墨的形式富於變化。一面為陰文楷書填金乾隆御詠西湖十景十色七言律詩,一面浮起詩中所詠西湖十景圖畫。依次為“麴院風荷”、“花港觀魚”、“蘇堤春曉”、“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雙峯插雲”、“柳浪聞鶯”、“南屏晚鐘”等。畫面的構圖,以極簡練的手法刻畫出方題的基本特徵,藝術地再現了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色,形象地反映出200多年前,西湖十景的歷史面貌,是較好的鑑賞墨。此套墨為色墨,是繪畫用的顏料,有紅、黃、青、綠、藍、棕、白色等色,多為天然色料配製,色彩純淨豔麗,不易褪色。雖早期色墨不多見,但從唐、宋的繪畫中,可以看到顏料的精美與華麗。唐人《金碧山水圖》,畫面以青、綠色彩為主,間施以金描繪出秀麗蒼翠的山川,巍峨宏偉的殿閣,展現出輝煌壯麗的自然圖景,突出了色彩的美麗。五代著名畫家顧閎中創作的《韓熙載夜宴圖》,畫面前後分作5段,用濃筆生彩的藝術手法,把南唐宰相韓熙載的夜生活,刻畫得惟妙惟肖。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色彩柔和豔麗,人物傳神,更顯出色彩的美妙。這些在紙、絹上的色彩,已歷經了八九百年,乃至上千年曆史滄桑,仍然保持着奪目的光彩,充分顯示了這些彩色墨製造精良,是古代鑑賞的佳品。
明 徐渭《墨花圖》冊 明 徐渭《墨花圖》冊
鑑別文物真偽是文物科研及陳列研究的前提,無鑑別真偽就談不到鑑定。所以鑑別、鑑定是文物工作者首要解決的。我們鑑別鑑定的目的是為人們提供研究真實可靠實物的參考憑證。我們鑑別墨也一樣,要求多看實物、多記實物,通過實物與文獻資料相互印證,看後加以思考,善於比較分析,善於發現問題,多看實物是可以對某一名家名作的墨質、題識、圖案、墨品、風度認識就越深刻熟悉。加上不斷充實自己的學識,多學文獻資料,並學會區分歙縣與休寧各派的墨品及風度的特點,通過對墨品的瞭解,即使在沒有年款的情況也可以鑑定出是哪些名家墨品。如:康熙三十五年所制“耕織圖”墨品,乾隆三十年所制“棉花圖”無論仿造、改制,我們都可以斷定康熙三十五年以前沒有“耕織圖”墨品,乾三十年以前沒“棉花圖”墨品,以後仿造可能就是舊模新作比較容易鑑別真偽。還有清代名家墨品分等級、價格也可以參考。
清 龔賢《翠嶂飛泉圖》 清 龔賢《翠嶂飛泉圖》
另外避諱對墨影響,封建社會有國諱與家諱之説。國諱是避皇帝與孔子的名;家諱是避自己祖先的名字。避諱的方法是,在書寫時候凡遇到應避的名諱,或缺筆或易字,説念之時改原音。“避諱”對於文物鑑別有一定影響。如“避諱”對於明清兩代墨的鑑別尤為重要。明代還可以,在明清兩代制墨中品名,齋名常用“玄”字,“玄元靈氣”、“九玄三極”等。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名玄燁,因而“玄”字避諱,或改寫元,或缺寫一筆,明清兩代凡有“玄”字的墨如不是仿造假品,當是康熙以前的作品。如“玄”改寫“元”或缺一筆當是康熙以後的作。而由於“玄”字墨品給明代墨帶來多少厄運。明代的“玄”字墨到了康熙以後,均挖去“玄”字或將墨毀壞。總之“玄”給明代傳品招致厄運,其損失不可估計,但同時也在鑑別方面起到了劃分時代的作用。由於明清兩代書畫受各流派的影響,其風格有所不同;因書畫風格不同,其墨模雕刻技巧、手法,顯然有時代的區分。明代的書法多遒勁,雕刻手法為了表達遒勁,刀法則需要深厚,才能顯示字體雄健,陽文字鋒芒峻厲,圭角嶄然。清代書法多秀潤,雕刻手法必須掌握精秀潤細的刀法,才能表達柔麗清雅。繪畫與書法完全一致,因之明清兩代雕刻墨模的技巧,以明清兩代書畫不同風格,而形成兩大流派:明代墨模,其刀法多深厚有力;清代墨模,其刀法多柔妍精細。其所以不同,實因書法繪畫風格不同所致。這樣對鑑別明清兩代名墨,就可掌握內涵。
明清兩代大部分為了更換墨模,不在模上刻用年款,即刻上也在側面,更換時也不影響墨面。
在墨上考證年代,只能以自制墨來解決,文人官吏囑墨家制墨不惜墨模成本,帶有紀念性的墨品,多署干支年款,這就為我們考證年代提供了方便。
另外從墨模上鑑別墨品,墨模使用年久影響墨面的清晰,凡是初版初刻,花紋、書畫、印章均特別清楚悦目;相反,墨模使用久了,墨面就顯得模糊不清,可能是複製,年代則稍晚一些,所以説墨模可以反映墨家業務大小,經營盛衰。
墨品的漆衣,是在墨布加刮摩。通過漆衣也可鑑別墨,漆衣墨凡年代較遠,漆皮顯得渾厚,並呈蛇皮斷紋,與古琴相似。斷紋不是裂紋,有紋不裂,隱藴在漆皮之間,又與古瓷開片相同。漆皮墨盛於萬曆年間,清康熙墨少見,乾隆晚期以後漆衣墨,其光澤漂亮有餘,而蒼厚渾樸不足。墨上的漆邊也可作為不同時代的風尚,有助於我們對年代的鑑別。明代大從漆上下左右側通漆邊,正面背面為本色。清代多漆兩面的邊,兩側上下都不漆。

水墨畫鑑別

凡質料粗糙,幾乎不是煙料,形同土塊,用手敲之,聲音喑啞,體輕呈灰白色,墨模粗糙,墨料不好,這些是偽品的特徵。還有一種偽品,是使用一種炭晶石,一種石質材料磨成的假墨。對仿品又如何鑑別呢?清代墨家仿明代墨,一種是隻標明 年款,不署墨家名款。另一種只標時某墨家仿明代某墨家,這類有仿家自己的名款,也有被仿家的名款,是為宣揚自己而不是騙人,因此有人把清代初年制的精品墨原名款挖去,再用墨蠟填平,並在墨蠟處鐫刻名章、年款、略施金色加以打磨。這種仿品不易識別。
水墨動畫片圖集
水墨動畫片圖集(12張)
墨的品種繁多,實用本色墨不僅數量多,形狀大體相同。我們可以識別墨正反兩面是否刻上文字及圖案(即墨名)。左右兩側是否有監製單位名稱。也有在側面鐫刻年代的,墨的頂端刻有“超漆煙”、“漆煙”、“頂煙”、“桐油煙”字樣,表示該墨錠屬油煙墨範疇;刻有“黃山松煙”、“大卷松煙”、“松煙”等字樣的表示該墨錠屬松煙範疇;刻有“全煙”、“精煙”、“淨煙”等字樣,該墨屬炭黑墨範疇。
總之,要求鑑藏者有相當的知識和經驗。首先要求大體熟悉古墨源流的發展演變史,知道古代名墨的主要產地和著名的制墨賓的姓氏名款,對名家墨的著名的墨模式樣也要有一定的瞭解。
另外從質地來説,新墨和舊墨也有較明顯的差別。新墨帶灰色,雖濃厚不朗潤,舊墨純黑朗潤,色澤純黑,色感厚實。新墨由於和膠往往不勻,其墨色也就顯得濃淡、厚薄不勻,舊墨由於製法嚴謹、加上存放時間久遠,其膠自然勻實,其黑色平整,而且不粘筆毫。新墨氣味有燥性,舊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樸淡遠的馨香之氣,且顯出一種古樸的色調。

水墨畫水墨畫動畫

《小蝌蚪找媽媽》 《牧笛》 《鹿鈴》 《山水情》 《百鳥衣》《雪鹿》《鶴蚌相爭》《雁陣》《童心》
水墨動畫《鹿鈴》 水墨動畫《鹿鈴》
《三個和尚》《珍愛水源》《秦》《夏》《小燕子》《猴子撈月》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