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駐地
- 水南街199號
- 電話區號
- 0793
- 郵政區碼
- 334000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信江書院
雞應寺銅鐘 - 車牌代碼
- 贛E
- 人 口
- 4.56萬人(2011年)
水南街道歷史沿革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廣平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市水南區、郊區等。
1957年,由原上饒市直接領導,改為信江鄉。
1964年,為信江公社。
1966年,為向陽公社。
1970年,為常青公社。
1984年,為常青鄉。
水南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上灘頭社區 | 豆芽巷社區 | 金山社區 |
勞動路社區 | 水南社區 | 灘頭社區 |
文通巷社區 | 下灘頭社區 | 劉家塢社區 |
豐溪路社區 | 書院路社區 | 東瓦窯村 |
水南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水南街道位置境域
水南街道地處信州區南部,東與靈溪街道接壤,東南與朝陽鎮相鄰,西與茅家嶺街道隔豐溪相望,北接東市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2千米,總面積8.7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8.62平方千米,佔98.56%;水域0.13平方千米,佔0.13%。
[2]
水南街道地形地貌
水南街道氣候
水南街道水文
水南街道自然災害
水南街道人口
編輯2011年末,水南街道轄區總人口4.5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6萬人,城鎮化率91.4%。另有流動人口0.18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21萬人,佔48.92%;女性2.35萬人,佔51.08%;14歲以下0.73萬人,佔16%;15~64歲2.51萬人,佔55.14%;65歲以上1.32萬人,佔28.86%。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7.12‰,人口死亡率8.35‰,人口自然增長率-1.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90人。
[2]
水南街道經濟
編輯水南街道綜述
2011年,水南街道財政總收入4050萬元,比上年增長41%。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126萬元,增值税258萬元,企業所得税66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3%、40%、41%。人均財政收入877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7610元,比上年增長8.5%。
[2]
水南街道農業
2011年,水南街道有耕地面積1123.5畝,人均0.28畝;可利用山林面積5764畝。
2011年,水南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3150萬元,比上年增長9.8%,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2%。
水南街道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48噸。
2011年,水南街道蔬菜種植面積1515畝,產量1847噸。
水南街道工業
水南街道是網絡科技、軸承、服飾、光學材料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工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2.8億元,比上年增長38%,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0.5%。
水南街道商業
2011年末,水南街道有商業網點489個,職工2317人。
水南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水南街道文化事業
水南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水南街道轄區內有幼兒園13所,小學4所,省級省重點中學1所,私立學校1所,在校教師548人,在校學生765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高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水南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水南街道有醫療衞生機構6個,門診部(所)25個;病牀9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04張。專業衞生人員925名,其中職業醫生235人,職業助理醫師210人,註冊護士480人。
水南街道體育事業
水南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水南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52户,人數2119人,支出550.13萬元,比上年增長12%;醫療救助94人次,支出86.51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2户,人數188人,支出23.52萬元,比上年增長1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1人;敬老院1家,牀位105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1人。社區服務設施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509人,參保率100%。
[2]
水南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 名稱來歷
水南街道風景名勝
編輯水南街道的風景名勝有明代的楊時喬府第和婁諒理學舊第、信江書院、東嶽護國寺、黃道烈士墓、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372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徐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2101-2102.
- 3. 水南街道2020年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