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仙子·樂清簫台

鎖定
《水仙子 樂清簫台》為元代作者喬吉所著,為家鄉譜寫了一曲曲多麼壯美、清新的田園交響詩。
作品名稱
水仙子·樂清簫台
作    者
喬吉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處
水仙子
文學體裁
散曲·小令
宮    調
雙調
曲    牌
水仙子

水仙子·樂清簫台作品原文

雙調水仙子·樂清簫台
枕蒼龍雲卧品清簫⑴,跨白鹿春酣醉碧桃⑵,喚青猿夜拆燒丹灶⑶。二千年瓊樹老⑷,飛來海上仙鶴。紗巾岸天風細⑸,玉笙吹山月高,誰識王喬(6)?

水仙子·樂清簫台註釋譯文

[註釋]
⑴蒼龍:指青松。雲卧:卧於雲間。品:吹奏。
⑵白鹿:古人以鹿為長壽,滿五百風即全身變白,稱白鹿。
⑶燒丹灶:煉丹的爐灶。
⑷瓊樹:此神州中的仙樹。
⑸紗巾岸:推起頭巾,露出前額。
⑹王喬:又名王子喬,古時崇奉的神仙。屈原遠遊》:“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
[譯文]
頭枕蒼的青松高卧雲間吹奏清簫,跨白鹿遊陽春沉醉在碧桃花下,呼喚青在夜間拆除燒丹的爐灶。二千年玉樹蒼老,海上飛來仙鶴,戴紗巾露頭額天風輕拂,玉笙聲在月天高高飛揚,有誰認得這位王喬。 [1] 

水仙子·樂清簫台詩詞出處

元朝詩詞大家張翥(1287—1368)與李孝光有交情,張翥遊歷樂清,作有七律《岑山亭》:
百尺新亭起碧潯,長藤古木鬱蕭森。
水重山掩分吳越,汐落潮生自古今。
飛鳥去邊浮海色,夕陽明處散秋陰。
五雲長近仙台上,時聽鸞簫月下吟。
岑山亭原名景山亭,建在西河畔花山坪之上。南宋紹興五年(1135),樂清縣尉吳芾在花山之腰建亭,望王子晉吹簫的簫台山,所以叫景山亭。此後,風光秀麗的沐簫泉亭一帶,就成了文人雅士嚮往之地。元朝時,樂成離海遠比今日近,在岑山亭能看到樂清灣的壯麗景觀。詩人登上岑山亭遠眺,吳天越地,山重水複,盡收眼底。五色之雲籠罩着簫台山頂,深秋傍晚的天氣使人感覺有點陰冷,月色之中,似鸞鳳般的洞簫聲,不時從山上傳來。這首詩由近及遠,由遠及近,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描寫傍晚登上岑山亭所看到的景色,抒發了詩人熱愛樂清山水風光和人文積澱的思想感情。
喬吉的小令《雙調·水仙子·樂清簫台》,使簫台山美麗的故事傳遍了五湖四海。簫台山是樂成得名的淵源之地,喬吉借醉卧簫台山下金溪之畔,喚來猿猴拆除張文君的丹灶,表達尋仙訪道的意願;以玉樹、白鶴、天風、王子晉寫時空變遷,灑落一地風雅。
月明之夜,山風林泉,簫台山頂似有簫聲緲渺低吟,這就是樂成八景之一——“簫台明月”。到元朝時,“樂成八景”白鶴晨鐘、簫台明月、雙瀑飛泉、東塔雲煙、西岑松雪、紫芝晚磬、雲門福地、蓋竹洞天已經形成。明朝嘉靖年間,樂成趙文韶等人仗義疏財,捐建沐簫寺和八老亭。陳璋作有《八老亭記》,讚揚趙文韶等人晚年適志泉亭的高雅情趣。因為沐簫寺前原有六棵楓樹,秋來一片紅豔,所以又有“六楓秋豔”的名稱。
光緒《樂清縣誌》記載,梅溪書院“舊在東城隅,即王忠文公祠以旁置兩齋,令諸生肄業其中,亦曰書院。明隆慶間,令胡用賓重建。”清朝雍正六年(1725),縣令唐傳鉎把簫台山下的長春道院改為紀念王十朋的梅溪書院,延請徐炯文主持講席。王十朋《和李花》一詩,小序有“梅溪書院”四字。王十朋稱“梅溪書院”或“梅溪書館”,不像我們今日嚴格。
清朝嘉慶年間,陳舜諮、林啓亨曾主講梅溪書院。林啓亨不屑於科舉八股,以篤學藏書被鄉里推重。後來,瑞安名儒陳黼宸曾在梅溪書院主持講學。
梅溪書院有近九百年曆史,門生弟子遍海內,把樂清千百年積聚的耕讀文化的精華,輻射到樂清全境和書院弟子足跡所到之處。但是,民國年間,梅溪書院毀壞了。現在,王十朋故鄉四都的有關部門,正在考慮重建當地的梅溪書院。樂成的梅溪書院則似一首古老而雄壯的“奮進協奏曲”,始終在歷史的琴鍵上跳躍着、轟鳴着。
沐簫泉亭簫台橋,簫台明月簫台巷,小樹林中鑽出了岑山亭的尖頂,一代代以頑強的生存能力打造樂清風骨的樂清人,為故園家山譜寫了一曲曲多麼壯美、清新的田園交響詩。

水仙子·樂清簫台作者簡介

喬吉
(1280—1345)元曲作家。一作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公元1345年(至正五年)病卒於家。著雜劇十一種,現存《揚州夢》、《兩世姻緣》、《金錢記》三種。散曲有《夢符小令》一卷。其雜劇、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其散曲作品數量之多僅次於張可久,多嘯傲山水,風格清麗,樸質通俗,兼有典雅,與張可久齊名。李開先説他的散曲“種種出奇而不失之怪”,並説“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給予極高評價。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數十一篇。
喬吉現存雜劇作品都是寫愛情、婚姻故事的。《金錢記》寫韓翊與柳眉兒戀愛婚姻故事,以私情始,奉旨完姻終。語言華美工麗,富有藻飾。《揚州夢》以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命意,又採用了杜牧《張好好詩》的部分細節,虛構了杜牧與妓女張好好的戀愛故事。劇中對商業城市揚州的繁華景色描繪得頗為生動。《兩世姻緣》的故事,本於唐末範攄《云溪友議》,是寫妓女(小説中為婢女)玉簫與韋皋的愛情,兩世才得結為夫婦。劇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玉簫淪落青樓的痛苦生活。喬吉的雜劇曲辭綺麗,立意亦求新巧,但在題材上卻沒有脱出才子佳人、風流韻事的窠臼。《李太白匹配金錢記》插圖 選自明代萬曆顧曲齋刻本《古雜劇》
喬吉的散曲創作,成就高於雜劇,明、清人都把他與張可久相提並論。在他的散曲中可以看到他客居異鄉、窮愁潦倒的生活經歷。如〔綠幺遍〕小令寫:“不佔龍頭選,不入名賢傳,時時酒聖,處處詩禪,煙霞狀元,江湖醉仙。笑談便是編修院,留連,批風抹月四十年。”就是他落魄江湖的身世的自我寫照。由於一生不得志,作品中寓有對現實的不滿,如〔賣花聲〕《悟世》、〔玉交枝〕《閒適》等曲。然而他的作品大多數是以嘯傲山水、寄情聲色詩酒為題材,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消極頹廢的思想。
喬吉的散曲以婉麗見長,精於音律,工於錘鍊,喜歡引用或融化前人詩句,與張可久的風格相近。不同的是,喬吉的風格更為奇巧俊麗,還不避俗言俚語,具有雅俗兼備的特色。明李開先評他:“藴藉包含,風流調笑,種種出奇而不失之怪;多多益善而不失之繁;句句用俗而不失其為文。”他自己則説:“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樂府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這是他創作經驗之談,頗有見地。他的代表作如〔水仙子〕《重觀瀑布》小令:“天機織罷月梭閒,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乾。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作品描寫瀑布,想象大膽,詞句詭麗,出奇制勝。〔水仙子〕《為友人作》、〔怨風情〕《詠雪》、〔天淨沙〕《即事》等篇,又以生動淺白的語言,以及社會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巧妙的比喻,入於曲中,形成獨特的風格。喬吉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前期散曲家俚俗直率的傳統,因此有些人認為他的散曲比張可久更為當行。不過他寫情必極貌以寫意,用辭必窮力而追新,有過於縱情的毛病,有的還帶有某種俳優習氣,不免失之淺俗。
他的雜劇作品,見於《元曲選》、《古名家雜劇》、《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據《全元散曲》所輯存小令200餘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詞》1卷,李開先輯《喬夢符小令》1卷,及任訥《散曲叢刊》本《夢符散曲》。此外,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中著錄有《惺惺老人樂府》1卷,惜已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