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鎖定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是元代散曲作家宋方壺創作的散曲。這首曲子寫中秋夜月,借居庸關中秋賞月之景,抒發作者對世事的不滿之情。全曲把有關月亮的傳説典故融化在曲中,妙手天成,不露痕跡。
作品名稱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作    者
宋方壺
創作年代
元代
出    處
全元散曲
作品體裁
散曲
別    名
【雙調】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作品原文

【雙調】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萬古誰將此鏡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兒個,廣寒宮好快活,碧天遙難問姮娥。我獨對清光坐,閒將白雪歌,月兒你團圓我卻如何! [1]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註釋譯文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詞句註釋

⑴雙調: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水仙子:曲牌名。入“雙調”,亦入“中呂宮”“南呂宮”。全曲八句七韻,除襯字外四十二字,句式為:七、七、七、五、六、三、三、四。
⑵居庸關:舊稱京都關、薊門關,在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長城要口之一,控京都關隘道中樞。兩邊高山屹立,翠峯疊疊,有“居庸疊翠”之譽,為“燕京八景”之一。
⑶蟾影:月影。相傳月中有蟾蜍,故以“蟾”為“月”的代稱。《太平御覽》卷四引《春秋緯演孔圖》:“蟾蜍,月精也。”婆娑:形容月中桂樹影子舞動的樣子。《太平御覽》卷九五七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樹。”這裏用作名詞,指一切在月光下動搖的景物。
⑷此鏡:指月。李白渡荊門送別》:“月下飛天鏡。”
⑸到今宵:元刊本無此三字。
⑹廣寒宮:月中宮殿名。傳説唐明皇遊月中,見一大宮殿,榜曰“廣寒清虛之府”。見《龍城錄·明皇夢遊廣寒宮》。
⑺姮娥:即嫦娥,相傳是月宮的仙女。
⑻白雪:“陽春白雪”的略稱,古代楚國比較高雅的樂曲。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1]  [2]  [3]  [4]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白話譯文

滿天皓月,月中桂影婆婆。千年萬古,誰將這天鏡打磨?年摔到今宵,團團圓圓,一點兒也不虧缺。廣寒宮今夜好快活,碧天遽遙,難以詢問嫦娥。我孤獨地對着月光閒坐,低聲吟唱高雅的樂曲。月兒呵,你團圓我卻是怎樣的呢? [2]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創作背景

居庸關係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宋方壺為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乃是從數千裏外漂泊來此的。逢中秋佳節,登居庸雄關,面對晴空皓月,作為一個羈旅行役之人的他,不免感慨而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從而激起了創作的動機,於是產生了這一曲小令。 [3]  [4]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作品鑑賞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整體賞析

此曲首句“一天蟾影映婆娑”,起得美麗,描出了一個天無纖塵,月光皎潔,下照人寰動搖之景物的中秋之夜的獨特境界,引人入勝。“萬古誰將此鏡磨”逞才發揮,就月聯想,由眼前思及“萬古”,把時間擴展到了無限遙遠,誘人尋思。以新磨之鏡比明月,古已有之,但詢問誰磨,意卻尖新。“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兒個”,輕輕一筆,帶回眼前,緊扣題目“中秋對月”。中秋之夜,明月常為風雲所掩,“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兒個”,只不過宋方壺的主觀看法罷了。“不缺些兒個”,似褒非褒,似貶非貶,筆墨狡獪,給後文留下了餘地。“廣寒宮好快活”,轉入即景抒情,羨慕之意,溢於言表。“碧天遙難問姮娥”,無限遺憾,宛轉出之,妙趣橫生。所欲問的是什麼內容,沒有具體説明。不是不能説明,乃是有意不説明,好給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並迅疾地抒寫自己的情懷。“我獨對清光坐”,突出了一個孤獨者的自我形象,與在廣寒宮過快活生活的仙女們形成鮮明的對照。“閒將白雪歌”,一個“閒”字,道出了內心的寂寞。歌唱《白雪》,是“閒”得無聊的表現,兼有感慨曲高和寡,知音難遇之意。“獨對清光坐,閒將白雪歌”,對仗整齊而天成,毫無做作的痕跡。“月兒你團圓我卻如何”,怨氣沖天,響亮傳神,綰攝全篇,集中抒發了作者漂泊江湖,孤獨寂寞的不滿情緒。從末句中可見,前面寫中秋的朗月,羨廣寒的快活,原是為了反襯這末句的,而獨坐、閒歌,原是為這末句做鋪墊的。
關於小令,元人有不用襯字的主張(見周德清中原音韻》),宋方壺用了“到今宵”“碧”“我”“月兒你團圓”等十來個襯字,顯得清通流暢,使全麴生色。體現出散曲“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急切透闢,極情盡致”等特色,恰切地表達了作者所欲表達的思想情感。
這曲小令多汲取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一詞中的意象。辛詞為:“一輪秋影傳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都是見月起興,對月把酒,派遣寂寞孤獨之情。當然,其藝術風格,尤其是語言表達是大不相同的。 [4]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名家點評

四川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此曲對月抒懷,感慨身世飄零,不得與家人團圓。想象豐富,含蓄藴藉。前幾句寫月,極盡情致,妙趣橫生;後三句轉入寫人,對月閒吟,孤獨悽清,不禁對月發問綰攝全篇。人與月相對比,以月之團圓反襯人之孤獨,構思奇巧。(《元曲:彩圖版》) [3] 
廣東海洋大學文學院教授劉世傑:此曲借居庸關中秋賞月之景,抒發對世事不滿之情。把有關月亮的傳説典故融化在曲中,妙手天成,不露痕跡。(《元曲大辭典》) [4]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作者簡介

宋方壺,元代散曲作家。名子正,“方壺”為其號。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蹟不詳。貝瓊清江集》中《方壺記》記載:“今子正居鶯湖之要,甲第連雲,膏腴接壤,所欲既足而無求於外,日坐方壺中,或觴或奕,又非若餘之所稱而已。”從中可知他家產豐厚,生活富裕,未入仕途。今存小令十三首,套數五套。 [5] 
參考資料
  • 1.    隋樹森.全元散曲(下)[M].北京:中華書局,1964:1302
  • 2.    鄧元煊.元曲:彩圖版[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56-57
  • 3.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修訂版)[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223
  • 4.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997-998
  • 5.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