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上竹葉菜

鎖定
竹葉菜是蕹菜(空心菜)的別稱。因為其莖節和葉片長得有些像竹子,因此而得名。
竹葉菜(蕹菜),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以綠葉和嫩莖供食用。原產中國熱帶地區,廣泛分佈東南亞。華南、華中、華東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是夏秋季的重要蔬菜。 根系淺,主根上着生四排側根,再生力強。用淺水或濕地栽培,喜歡土壤疏鬆肥沃,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在北方一般不結種子。
別    名
空心菜
中文學名
水上竹葉菜
植物界
旋花科
番薯屬
水上竹葉菜

水上竹葉菜簡述

竹葉菜是夏秋季節主要的綠葉菜之一,鬚根系,根淺,再生能力強,植株高20~ 60釐米,它的營養主要在莖葉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耐澇、耐光、抗高温,但不耐寒,遇霜莖葉就會枯死。對霜黴病、軟腐病抗性較強,而且適應性強,南北方都可以種植。

水上竹葉菜植物學特徵

水上竹葉菜 水上竹葉菜
竹葉菜,是夏秋季節主要的綠葉菜之一,鬚根系,根淺,再生力強,株高20~60釐米,它的營養成分大多在葉和莖上,一般人們常用莖葉炒食或者做湯。
竹葉菜的生長勢強,在15℃~45℃條件下均能生長,它的最大特點是耐澇、耐光、抗高温,但不耐寒,遇霜莖葉就會枯死。對霜黴病、軟腐病抗性較強,而且適應性強,南方和北方都可以種植。 水上竹葉菜對水的酸鹼度要求是pH在5.5~6.5之間,當水的pH小於5.5時,水的硝化細菌受到抑制,硝化細菌的作用會減弱,水中的營養得不到充分釋放,導致蔬菜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易導致蔬菜缺少養分死亡。 [1] 

水上竹葉菜營養價值

竹葉菜早些年大多生長於田野陰濕地裏,主要以食用和藥用為主。竹葉菜裏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鹽,還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比如,每百克竹葉菜嫩莖葉含水分89克,蛋白質2.8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克,鈣206毫克比西紅柿高12倍還多,鐵5.4毫克,胡蘿蔔素4.19毫克,還含有維生素B等等,而且竹葉菜還有藥用價值。這也就是説,竹葉菜是一種健康食品。

水上竹葉菜種植技術指導

水上竹葉菜育苗階段

水上種植竹葉菜育苗是關鍵,苗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經濟效益。那麼,要育苗則要先選好地。(1)選地整地
水上竹葉菜 水上竹葉菜
一般每年的3月中旬開始播種,育苗時應選擇沙土或壤土,周圍有水源,因為竹葉菜生長期間必須有足夠的水。同時,地的選擇還要檢查土壤是否有被污染過,這樣可以避免竹葉菜受污染。育苗一般分期進行,20天左右為一個週期,就是指一塊地的竹葉菜生長到20天左右就開始在另一塊地播種。這樣可以在不同時期都可以有幼苗移栽到水面,保證不同時期都可以採收到鮮嫩得竹葉菜。
選好地後,要先翻土、整平。然後再整平的土地周圍壘起一圈高40~50釐米的土壩,以備灌溉之用。再刨好深約10釐米,寬15~20釐米左右的壟溝,兩溝間隔為15釐米左右,再施足底肥,底肥可以是家裏的豬糞、雞糞等有機肥,也可以是複合肥。腐熟有機肥:2500~3000千克/畝或人糞尿1500~2000千克/畝。複合肥:50~100千克/畝。

水上竹葉菜播種

播種前先曬種,找一塊好的地平,用塑料布墊上,把種子鋪在上面,在陽光下曬5~6個小時,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但曬種時,每隔1個小時要翻曬一次。提醒下,播種時,把曬好的種子均勻的灑在打好的溝裏,一畝育苗地大概需要15~20千克種子。(1畝育苗地保證30萬株幼苗,可以移栽10畝水面)。播完種後,不要先蓋土,要在種子上施一層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預防土壤中的病蟲害。把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倒到塑料桶裏,然後用10倍的土攪拌,再灑在播完種的土裏,每畝地使用50千克左右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然後再蓋土,用鋤頭稍稍覆蓋一層薄土,不超過2釐米,把溝打平。最後澆上水,水要澆透。

水上竹葉菜苗期管理

竹葉菜在育苗期的温度一般在15℃~45℃之間,每天澆1~2次水,每次澆水都要澆透,5天左右就會長出小苗。當苗長到10釐米左右的時候就不只是澆水而是要灌水啦。主要是其“喜水”的特性。把河水用水泵抽到先前壘好的土壩裏,當水灌到小苗根部即可,苗期不要施肥,但一定要保證小苗的需水量。同時,不需要間苗,只要除草即可。

水上竹葉菜移栽階段

水上竹葉菜水面選擇

水上竹葉菜 水上竹葉菜
A、魚塘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簡單實惠的。因為有魚的地方水一般不會被污染。且魚的糞便可以做肥料,所以不要施肥,但要注意,如果魚塘裏有草魚或小龍蝦就不能,因為他們最喜歡吃竹葉菜的根鬚了。
B、如果不是魚塘就要檢測水質,才能種植。水的ph值在5.5~6.5之間,水的農藥殘餘等符合標準的話,就可以種植咯。一般水面大小不作要求。
C、水庫一般不作為選擇對象,因為水庫的水温偏低,而竹葉菜又是喜高温的蔬菜,可能會導致減產。

水上竹葉菜人工浮牀設計

水上竹葉菜 水上竹葉菜
按照1.2米的長度將竹子截斷,然後把截好好的竹子擺好,先把四根竹子用尼龍紮帶固定出一個大框架,然後再把剩下的竹子按照15釐米寬依次固定在框架上,固定好竹子以後,再把小塑料管按照10釐米×15釐米的距離,用尼龍紮帶固定在竹架上,然後修整一下,一個用竹子做的浮牀就做好啦。浮牀的長度不限,但寬控制在1.2米左右,便於收穫。浮牀做好後,就固定在水面上。但浮牀要固定在離岸2米以上的距離,這樣可以避免岸上的害蟲對竹葉菜的傷害。

水上竹葉菜取苗

當苗長到20~25釐米的時候就可以移栽到做好的浮牀上了,在移栽的前一天,還是照常把育苗的土地灌滿水。這樣從土地裏拔出的時候,因為土地濕潤不會傷到苗的根部。拔苗時先挑長的大一點的苗拔,就像間苗一樣,分期分批進行,儘量不要影響剩下的苗的繼續生長。把拔好的苗根部的泥土用清水洗掉,以免把土裏細菌帶到水裏。如果拔出的苗沒有及時的移栽,可以放到盛有清水的盆裏,暫時儲存。水的高度恰好泡過根部為準,這樣可以保鮮7天。

水上竹葉菜水上定植

水上竹葉菜 水上竹葉菜
把處理好的苗移栽到浮牀上,這個工作要在水面上進行,因為移栽時儘量縮小苗根離開水的時間。先把苗根插到小塑料管裏,然後用泥巴把苗根固定好。每一個塑料管只栽一顆幼苗,一般一平方米浮牀栽植49株。如果是魚塘種植的話,只能佔用一半的水面,比如有一個12畝的水面魚塘,就只能用6畝水面。這樣才不會影響魚的生長。

水上竹葉菜水上管理

竹葉菜移栽到浮牀上以後,無需再施肥,因為水下魚的糞便已足夠做竹葉菜的肥料。但要關注水質情況,適時換水。另外,水上竹葉菜很少發生病蟲害的現象,一般不用使用農藥,也最大可能的不要使用農藥。

水上竹葉菜適時採收

移栽到浮牀上的竹葉菜大約25天以後,苗就能長到50~60釐米高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採收第一茬了,採收時不要任何工具,只需要用手從水面以上第二個徑節處掐斷即可。採收時,只要不損害到竹葉菜的根部一般就不會影響到它的後期生長。一平方米大概能採收到3.5千克竹葉菜。以25天為一個循環週期,採收可以從3月開始到10月末結束,一共可以採收6-7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