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氧分子

鎖定
氧分子,一種分子結構物質,是構成氧氣的基本微粒,元素為氧元素。
中文名
氧分子
元    素
氧元素
簡    介
構成氧氣的基本微粒
類    別
分子

氧分子關於氧分子的問題

空氣與氧氣有含氧分子嗎?
答:有,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而空氣中有氧氣,固然空氣中有氧分子。
怎樣區分混合物裏是否含有氧分子?
答:如果你是指判斷物質中是否含有分子:常見的物質有:氧氣、空氣及其它含有O2的物質。注意:像H2O2等,只能説有氧原子,或説有氧元素,不能説有氧氣分子。若要用分析手段來檢測,就要用到光譜分析

氧分子宇宙太空存在氧分子

最近,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利用歐洲航天局的“赫歇爾”空間望遠鏡,在太空的浩淼雲煙中捕捉到了氧分子在亞毫米波段的特徵譜線美國航天局就此發表新聞公報説,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可以確定地”宣佈太空氧分子的存在。
正如地球人一刻也離不開氧氣,人類一直在太空中搜尋着水和氧氣這兩種賴以生存的物質。太空氧分子的發現是否意味着地球之外真的有外星生命存在?氧作為宇宙中的第三大元素,為何它在太空中的身影如此難覓呢?記者就此請教了國內天文學家。
找到氧分子是否意味着有生命?
上海市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趙君亮説:“人類一直在宇宙中尋找氧氣和水,如果哪顆行星上有這兩樣物質,就被認為可能存在生命的前提條件。”不過,另一種意見認為,氧分子未必與生命起源直接相關,因為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視氧氣為“毒氣”,較高等的生命才需要氧氣。
然而,氧分子畢竟只是一種無機分子,對“太空氧分子”的確認還不能説明什麼問題。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知道,太空中存在超過140種的不同分子,其中許多是有機的。1969年在星際氣體中發現了第一種有機分子——甲醛,之後又發現了乙醇、醋酸以及乙醇醛(最簡單的糖分子)。2003年,甘氨酸的發現引起了轟動——儘管那只是最簡單的氨基酸,畢竟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構成,不過這一結果仍有爭論。與此相比,氧分子的魅力顯然難以匹敵。
氧分子為何總愛“躲貓貓”?
早在18世紀70年代,人類就認識了地球上的氧分子,但在太空中,氧分子總愛玩“躲貓貓”,天文學家們花了230年才最終贏得了“遊戲”。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宇宙中原子最多。按比例計算,宇宙中倘若有100個氫原子,那麼氧原子就只有1.28個,但這已在宇宙元素中排名第三了(第二位是氦,約為氫元素的39%)。
趙君亮介紹,即便氧原子數量眾多,但能形成分子卻受條件限制。在大質量恆星中央,進行着地球上無法想象的核聚變反應——氫原子聚合成氦,氦又聚合成碳、氧……最後變成鐵原子。“恆星質量越大,核聚變才能進行得越深入。”他説,只有在大質量恆星中,才可能通過核聚變產生氧原子。“所以,這次天文學家把望遠鏡對準了距地球150光年的獵户座大星雲——那裏是著名的年輕大質量恆星的孕育之地。”
氧原子在大質量恆星中產生後,一般以電子、原子核分離的等離子態存在,直到隨恆星爆發或恆星風恆星表面物質以每秒超過500公里的速度被拋向宇宙)離開星體後,才逐步降温成為原子,可能變成水附着於寒冷的星際塵埃上。
根據美國宇航局報道,“赫歇爾”探測到的這些氧原子應當來自星際塵埃。它們被鎖在附着在塵埃表面的水冰中,在星光的加熱下,水融化並釋放出氧原子,氧原子又結合成氧分子。
“這些分子譜線,只能在紅外甚至更長波段才能探測到,難度相當高。”趙君亮説,“直到‘赫歇爾’望遠鏡升空,才讓天文學家達成了心願。”
“赫歇爾”比“奧丁”強在哪裏?
2009年升空的“赫歇爾”空間望遠鏡是此項發現的大功臣。它對波長較長的光線極為敏感,即對在遠紅外、亞毫米(波長小於1毫米)的光線具有極佳的“視力”。它升空的使命,就是探索宇宙中的低温空間和物體——包裹在寒冷氣體與塵埃中的嬰兒恆星、在宇宙中尋找水,發現氧氣也是其重要任務之一。
一位天文學家告訴記者,在亞毫米波段氧氣有三個特徵光譜結構,但很容易被大氣吸收,因此以前用地面望遠鏡高空氣球等方式探測,都無法獲得確定的理想結果。“赫歇爾”身處太空,避免了大氣的影響,而亞毫米波段的觀測又是其強項,這次“建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07年,瑞典“奧丁”空間望遠鏡也聲稱發現了氧分子,為何無法完全確認?原來,“奧丁”是一架口徑1.1米的亞毫米波望遠鏡,分辨率較低。而“赫歇爾”的口徑達到3.5米,分辨率比“奧丁”高出許多,可以精確定位氧分子所處空間,才終於解開了天文學家心頭的這個謎團。

氧分子外天空發現

科學家在獵户座恆星形成區附近發現氧分子 [1] 
美國航空航天局網站報道,《天體物理學雜誌》本週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科學家已利用赫歇爾空間天文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和最先進的紅外探測器在獵户座恆星形成區域發現氧分子,首次證明了太空中存在氧。
“我們在18世紀70年代認識到了氧氣的存在,但是230多年後我們才得以證明簡單的氧分子存在於太空中,” 美國航空航天局赫歇爾項目科學家保羅·哥德史密斯説。哥德史密斯同時也是《天體物理學雜誌》發佈的這份報告的主筆。
哥德史密斯和他的同事們認為,氧原子會凝結在漂浮於太空的細微塵埃顆粒上,並轉化為水冰,很難被觀察到。但是在宇宙中一些較温暖的地方,水冰就會變成水蒸氣,使氧分子得以形成並被觀察到。這次在獵户座恆星形成區域的氧分子就是這樣被赫歇爾天文望遠鏡發現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