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血失調

鎖定
氣血失調指氣與血失去互相協調作用的病機。生理上,氣血是相依相附的,氣以生血,血以養氣,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人若有病,氣病可以影響血病,血病可以影響氣病。如氣滯可致血滯,血滯亦可致氣滯,出現疼痛、血瘀等症;氣逆可致血逆而上溢,出現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氣虛不能統攝血液,可使血不循經而見便血、尿血、月經不調、崩漏、皮下出血等症。臨牀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經不調、慢性出血等病症,多與氣血失調有關。
中文名
氣血失調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氣與血失去互相協調作用的病機
所屬學科
醫學

目錄

氣血失調解讀

氣和血之間具有相互資生、相互依存和相互為用的關係。氣對於血,具有推動、温煦、化生和統攝的作用;血對於氣,則具有濡養和運載等作用。故氣的虛衰和升降出入異常,必然影響及血。如氣虛則血無以生化,血液因之虛少;氣虛則推動、温煦血液的功能減弱,血液因之運行不暢而滯澀;氣虛統攝血液的功能減弱,則血液因之外逸而出血;氣機鬱滯,則血可因之而瘀阻;氣機逆亂,則血可隨氣上逆或下陷,出現上為吐血、衄血,乃至厥僕,下為便血、崩漏等症。
同樣,血的虛衰和血行失常時,也必然影響及氣。如血虛則氣無所養而衰少;血脱,則氣無所依而隨血脱逸;血瘀則氣亦隨之而鬱滯。
故臨牀氣血關係的失調,主要有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脱以及氣血兩虛等幾方面。
(1)氣滯血瘀:氣滯血瘀,是指因氣的運行鬱滯不暢,導致血液運行障礙,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
氣滯血瘀多因情志內傷,抑鬱不遂,氣機阻滯,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氣的疏泄作用在氣機調暢中起着關鍵作用,因而氣滯血瘀多與肝失疏泄密切相關。臨牀上多見胸脅脹滿疼痛,瘕聚、症積等病證。肺主氣,調節全身氣機,輔心運血,若邪阻肺氣,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氣滯血瘀,而見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現。
氣滯可導致血瘀,血瘀必兼氣滯。由於氣滯和血瘀互為因果,多同時並存,常難以明確區分孰先孰後。如閃挫外傷等因素,就是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但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氣滯血瘀,辨別氣滯與血瘀的主次則是必要的。
(2)氣虛血瘀:氣虛血瘀,是指因氣對血的推動無力而致血行不暢,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狀態。
氣虛血瘀,較多見於心氣不足,運血無力而致的驚悸怔忡、喘促、水腫及氣虛血滯的肢體癱瘓、痿廢。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氣虛,故氣虛血瘀病機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義。氣虛和氣滯可與血瘀並存,三者相互影響。
(3)氣不攝血:氣不攝血是指由於氣虛不足,統攝血液的生理功能減弱,血不循經,逸出脈外,而導致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
由於脾主統血,所以氣不攝血的病變,主要表現為中氣不足,氣不攝血的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時兼見面色不華、疲乏倦怠、脈虛無力、舌淡等氣虛的表現。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主升,所以脾不統血的病機,易見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證。
氣攝血的功能,雖以脾之統血功能為主,但亦與其他臟腑之氣的盛衰有關。比如肺氣、肝氣、腎氣以及胃氣虧虛,也可減弱氣之統攝功能而發生出血。
(4)氣隨血脱:氣隨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也隨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劇散脱,從而形成氣血並脱的危重病理狀態。
各種大失血皆可導致氣隨血脱,較常見的有外傷失血,嘔血和便血,或婦女崩中,產後大出血等因素。血為氣之載體,血脱則氣失去依附,故氣亦隨之散脱而亡失。症見精神萎靡、眩暈或暈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見口乾,脈芤或微細。
氣隨血脱如能及時救治,則可轉危為安,繼而表現氣血兩虛的病理狀態。如病情惡化,可出現亡陰亡陽,發展為陰陽離決而死亡。
(5)氣血兩虛:氣血兩虛,即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
氣血兩虛,多因久病消耗,氣血兩傷所致;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先因氣虛,血化障礙而日漸衰少,從而形成氣血兩虛。“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血兩虛,則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失之濡養,各種機能失之推動及調節,故可出現不榮或不用的病證。臨牀上主要表現為肌體失養及感覺運動失常的病理徵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體瘦怯、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甚至感覺障礙、肢體痿廢不用等。

氣血失調中醫應用

氣血失調辨證論治
1、氣血兩虛證
主症:面色㿠白或萎黃,心悸氣短。
副症:頭目眩暈,失眠健忘,多夢自汗,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或髮色不澤,唇甲淡白;或食少納呆,飲食無味,形體消瘦;或手足麻木,肌膚不仁。
舌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緩而無力。
治療法則:補氣養血。
代表方劑:歸脾湯、八珍湯。
2、氣滯血瘀
主症:刺痛拒按,痛處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副症:胸脅脹悶,走竄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鬱;或譫語,或發狂;或脅下痞塊,堅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膚甲錯;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膚紫斑,或肌表有絲狀血縷,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脹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經,閉經、惡露不盡,血色紫暗夾有血塊。
舌脈: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或沉澀,或結代。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復元活血湯、少腹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等。
3、氣不攝血
主證: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氣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無華。
舌脈:舌淡,脈細弱等。
治療原則:補氣攝血。
代表方劑:歸脾湯加減等。
4、氣虛血瘀
主證:神疲乏力,氣短,動則益甚,顏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暢,小便清。
舌脈:舌質黯,苔白。
治法:補氣活血
代表方劑:補陽還五湯等。
5、氣隨血脱
主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舌淡無華,精神萎靡、眩暈或暈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見口乾。
舌脈:舌淡,脈芤或微細。
治法:益氣固脱。
代表方劑:獨蔘湯等。
[1-3]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
  • 2.    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
  • 3.    程紹恩,夏洪生.中醫證候診斷治療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