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腔龍

鎖定
氣腔龍屬於異特龍超科中的大盜龍類,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肉食性恐龍,成年體長約為9米。氣腔龍的化石發現於阿根廷的門多薩省,其生存年代為晚白堊世的坎潘期。氣腔龍最突出的特點在於身體上發達的氣囊系統。
中文名稱
氣腔龍 [5] 
拉丁名
Aerosteon
模式種
里約科羅拉多氣腔龍(Aerosteon riocoloradensis
分類位置
獸腳類,大盜龍類
產    地
阿根廷,門多薩省
時    代
晚白堊世,坎潘期,距今約8300萬年至7450萬年
地    層
阿納克萊託組(Anacleto Formation)
命名人
保羅.塞裏諾等人(Paul. Sereno)

氣腔龍命名由來

“aeros”意為充氣的意思,“osteon”意為骨頭,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充氣的骨頭,寓意標本骨骼內部極度發育的氣腔結構。種名意為科羅拉多河。

氣腔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氣腔龍目前有3件標本。
正型標本MCNA-PV-3137。這件標本保存了一顆側齒齒冠,左側前額骨,右側眶後骨,左側方骨,左側翼骨,右側前關節骨,第1,3,4,6,8節頸椎,第1,4-11,14節背椎,第2-5節薦椎,第1節尾椎,一節中段和遠端尾椎椎體,幾節頸肋和背椎肋骨,腹膜肋,腓骨,左側肩胛烏喙骨,左側腸骨,右側和左側恥骨。推測該個體是未成年個體。
氣腔龍的相關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氣腔龍的相關基本信息和形態學(5張)
氣腔龍的前額骨具有比較短的腹側突。眶後骨呈三射式,腹側突略呈三角形內側突較為圓鈍。貼近眼眶的一側邊緣有些粗糙。方骨上具有擴大的方骨孔。前部背椎上具有很大的副突凹。背椎神經棘具有明顯的氣腔化結構。比較靠後的背椎的神經棘向前傾斜,椎弓橫突內具有氣腔化結構。前部尾椎兩側具有大的氣孔。叉骨呈V字形,兩側分支夾角呈120度。腸骨分髖臼前突較為發育,其前邊緣具有明顯的腹側延申,而髖臼後突發育較弱。前髖臼突被一較弱的切跡分成兩葉。腸骨的內外側面均發育有很明顯的氣腔化構造。恥骨的遠端前後向擴展,並於對側恥骨的遠端在中線處發生癒合。遠端的前後向長度約有恥骨長度的額70%。這一比例幾乎大於其它所有已知的獸腳類。與其它獸腳類相比,氣腔龍的頸肋,背椎肋骨,叉骨,肩帶骨骼,腰帶骨骼,腹膜肋,椎體都發育有更多的氣腔化構造。這表明氣腔龍生活的時候應該具有非常發達的氣囊系統,如同現生的鳥類那樣,可以提高呼吸效率。同時,氣囊也可能具備調節體温的作用 [1] 
歸入標本:MCNA-PV-3138包含左側的第二蹠骨。
歸入標本:MCNA-PV-3139包含關節的左側脛骨和腓骨,根骨和距骨。

氣腔龍牙齒化石的歸屬

氣腔龍的正型標本保留了一顆側齒。一般認為,一件接近完整的恐龍骨骼周圍如果保存了一些牙齒,那麼這些牙齒應該是屬於這種恐龍的。但是2020年的一項牙齒形態學的研究認為這顆牙不屬於氣腔龍。該研究使用了目前最大的獸腳類恐龍牙齒特徵矩陣,結合系統發育分析,判別分析和聚類分析,最終認為這顆牙齒應該屬於一種阿貝力龍類 [2]  。阿貝力龍類的牙齒與異特龍類相比具有一些非常明顯的差異,比如具有接近直線甚至向後側凸出的後邊緣 [3-4]  。而在晚白堊世的時候,阿貝力龍類在南方大陸的多樣性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把這顆牙歸入這一類羣也不無道理。

氣腔龍系統發育位置

氣腔龍系統發育位置 氣腔龍系統發育位置
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氣腔龍屬於大盜龍類。
參考資料
  • 1.    Sereno P C, Martinez R N, Wilson J A, et al. Evidence for avian intrathoracic air sacs in a new predatory dinosaur from Argentina[J]. PLoS one, 2008, 3(9): e3303.
  • 2.    Hendrickx C, Tschopp E, d Ezcurra M.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isolated theropod teeth: the case of the shed tooth crown associated with Aerosteon (Theropoda: Megaraptora) and the dentition of Abelisauridae[J]. Cretaceous Research, 2020, 108: 104312.
  • 3.    Hendrickx C, Mateus O, Araujo R, et al. The distribution of dental features in non-avian theropod dinosaurs: Taxonomic potential, degree of homoplasy, and major evolutionary trends[J].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19, 22(3).
  • 4.    Hendrickx C, Mateus O. Abelisauridae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Portugal and dentition-based phylogeny as a contribut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isolated theropod teeth[J]. Zootaxa, 2014, 3759.
  • 5.    Aerosteon  .Deep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