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滯

鎖定
氣滯指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可因飲食邪氣或七情鬱結而致;亦可因體弱氣虛不運而引起。隨所滯之臟腑經絡而出現不同症狀。氣滯於脾則胃納減少,脹滿疼痛,氣滯於肝則肝氣橫逆脅痛易怒,氣滯於肺則肺氣不清,痰多喘咳。氣滯於經絡則該經所過之部位疼痛或運動障礙,或出現與該經有關之症狀。氣為血帥,氣滯過甚則可引起血瘀。
中文名
氣滯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

目錄

氣滯解讀

氣滯,是指氣的流通不暢,鬱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氣滯主要由於情志抑鬱,或痰、濕、食積熱鬱、瘀血等的阻滯,影響到氣的流通;或因臟腑功能失調,如肝氣失於疏泄、大腸失於傳導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或鬱滯,從而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氣滯一般屬於邪實為患,但亦有因氣虛推動無力而滯者。
氣滯的病理表現有多個方面:氣滯於某一經絡或局部,可出現相應部位的脹滿、疼痛。氣滯則血行不利,津液輸布不暢,故氣滯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由於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調整全身氣機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故臟腑氣滯以肺、肝、脾胃為多見。肺氣壅塞,見胸悶、咳喘;肝鬱氣滯,見情志不暢、脅肋少腹脹痛;脾胃氣滯,見脘腹脹痛,休作有時,大便秘結等。氣滯的表現雖然各不一樣,但共同的特點不外悶、脹、疼痛。因氣虛而滯者,一般在悶、脹、痛方面不如實證明顯,併兼見相應的氣虛徵象

氣滯中醫應用

氣滯(證)論治
主症:脹悶疼痛。
副症:頭脹痛眩暈,面部時時發熱眉稜骨痛,精神抑鬱,胃脘、腹部脹痛,常連兩脅,按之痛減,噯氣頻繁,或嘈雜吐酸,或疝瘕,或腹部脹滿中空無物;或大便不爽欲便不得,或腸鳴腹瀉,泄後痛緩,隨後又作,惱怒加甚;胸中氣滯,攻衝作痛,遊走不定,呼吸牽掣作痛,俯仰轉側不利;或心前區憋悶、絞痛,重則牽及肩臂內側,氣窒呼吸不暢;腰痛脹滿,連及腹脅,似有氣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遠;或遍身疼痛,遊走不定;婦女經前或經行時腹部脹甚於痛,或兼胸乳等處脹悶不舒,經行澀滯不暢,或經行後期;或者經閉
舌脈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黃,脈沉弦、澀、或結代。
治療法則:行氣疏滯。
代表方劑:香蘇散四磨湯、木香調氣飲、烏藥散、加味烏藥散、逍遙散
[1-3]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
  • 2.    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
  • 3.    程紹恩,夏洪生.《中醫證候診斷治療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