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機失調

鎖定
氣機失調指氣的升降出入失去協調平衡。可概括為:氣滯,即氣的運行、流通障礙。氣逆,即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氣陷,即氣的上升力量不足而下陷。氣閉,即氣的出入受阻。氣脱,即氣失內守而散逸於外。
中文名
氣機失調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病機,升降出入失去協調平衡

目錄

氣機失調解讀

當氣的運動出現異常變化,升降出入之間失去協調平衡時,概稱為“氣機失調”。
由於氣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氣機失調也有多種表現。例如:氣的運行受阻而不暢通時,稱作“氣機不暢”;受阻較甚,局部阻滯不通時,稱作“氣滯”;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時,稱作“氣逆”;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時,稱作“氣陷”;氣的外出太過而不能內守時,稱作“氣脱”;氣不能外達而鬱結閉塞於內時,稱作“氣閉”。掌握這些運動失常的狀態和機理,將有利於確立多種“氣機失調”病變的治療法則。
1、氣滯:氣滯,是指氣的流通不暢,鬱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氣滯,主要由於情志抑鬱,或痰、濕、食積、熱鬱、瘀血等的阻滯,影響到氣的流通;或因臟腑功能失調,如肝氣失於疏泄、大腸失於傳導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或鬱滯,從而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氣滯一般屬於邪實為患,但亦有因氣虛推動無力而滯者。
氣滯的病理表現有多個方面:氣滯於某一經絡或局部,可出現相應部位的脹滿、疼痛。氣滯則血行不利,津液輸布不暢,故氣滯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由於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調整全身氣機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故臟腑氣滯以肺、肝、脾胃為多見。肺氣壅塞,見胸悶、咳喘;肝鬱氣滯,見情志不暢、脅肋或少腹脹痛;脾胃氣滯,見脘腹脹痛,休作有時,大便秘結等。氣滯的表現雖然各不一樣,但共同的特點不外悶、脹、疼痛。因氣虛而滯者,一般在悶、脹、痛方面不如實證明顯,併兼見相應的氣虛徵象。
2、氣逆:氣逆,指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以臟腑之氣逆上為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逆,多由情志所傷,或因飲食不當,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阻所致,亦有因虛而氣機上逆者。
氣逆最常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上氣。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噯氣、呃逆。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頭脹,面紅目赤,易怒等症。由於肝為剛髒,主動主升,而又為藏血之髒,因此在肝氣上逆時,甚則可導致血隨氣逆,或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竅而致昏厥。故 《素問·生氣通天論》説:“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説,氣逆於上,以實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不納氣,都可導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也能導致胃氣上逆。
3、氣陷:氣陷,指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以氣虛升舉無力而下陷為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陷多由氣虛病變發展而來,尤與脾氣的關係最為密切。若素體虛弱,或病久耗傷,致脾氣虛損,清陽不升,或中氣下陷,從而形成氣虛下陷的病變。氣陷的病理變化,主要有“上氣不足”與 “中氣下陷”兩方面。
“上氣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氣不足,頭目失養的病變。一般由於脾氣虛損,升清之力不足,無力將水谷精微上輸於頭目,致頭目失養,可見頭暈、目眩、耳鳴等症。正如 《靈樞·口問》説:“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中氣下陷”,指脾氣虛損,升舉無力,氣機趨下,內臟位置維繫無力,而發生某些內臟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脱垂、脱肛等病變。由於氣陷是在氣虛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且與脾氣不升的關係最為密切,故常伴見面色無華,氣短乏力,語聲低微,脈弱無力,以及腰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等症。
4、氣閉:氣閉,即氣機閉阻,外出嚴重障礙,以致清竅閉塞,出現昏厥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閉,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濁等閉塞氣機,使氣不得外出而閉塞清竅所致。氣閉的臨牀所見,有因觸冒穢濁之氣所致的閉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氣厥,劇痛所致的痛厥,痰閉氣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機都屬於氣的外出突然嚴重受阻,而陷於清竅閉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狀態。氣閉發生急驟,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為特點,多可自行緩解,亦有因閉不復而亡者。其臨牀表現,除昏厥外,隨原因不同而伴相應症狀。
5、氣脱:氣脱,即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氣脱多由於正不敵邪,或慢性疾病,正氣長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氣隨血脱或氣隨津泄而致氣脱,從而出現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氣脱可見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全身癱軟、手撒、二便失禁、脈微欲絕或虛大無根等症狀。
氣脱與亡陽、亡陰在病機和臨牀表現方面多有相同之處,病機都屬氣的大量脱失,臨牀上都可見因氣脱失而致虛衰不固及機能嚴重衰竭的表現,但亡陽是陽氣突然大量脱失,當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陰是陰氣突然大量脱失,當出現大汗而皮膚尚温、煩躁、脈數疾等熱性徵象。若無明顯寒象或熱象,但見氣虛不固及機能衰竭的上述表現,則稱為氣脱。因此,氣脱若偏向陽氣的暴脱,則為亡陽;若偏向陰氣的大脱,則為亡陰。

氣機失調中醫應用

氣機失調辨證論治
1、氣陷證
主症:內臟下垂,如子宮脱垂、脱肛等,伴倦怠乏力,少氣懶言。
副症:肌無力,瞼廢,囟陷,胃脘隱痛,重墜喜按;久泄久痢,其瀉如注,完谷不化;腹部墜脹,氣短不足以息,努力呼吸有似於喘;癰證漫腫無頭,頂陷難收,潰膿質稀;崩中下血,長期不愈,血多質稀;胎動易滑,或習慣性流產;尿頻色清,時有便意,頭暈眼花,神疲嗜卧,不耐煩勞。
舌脈:舌淡苔白,脈弱。
治療法則:益氣升陷
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升陷湯、舉元煎、提肛散。
2、氣滯證
主症:脹悶疼痛。
副症:頭脹痛,眩暈,面部時時發熱,眉稜骨痛,精神抑鬱,胃脘、腹部脹痛,常連兩脅,按之痛減,噯氣頻繁,或嘈雜吐酸,或疝瘕,或腹部脹滿中空無物;或大便不爽欲便不得,或腸鳴腹瀉,泄後痛緩,隨後又作,惱怒加甚;胸中氣滯,攻衝作痛,遊走不定,呼吸牽掣作痛,俯仰轉側不利;或心前區憋悶、絞痛,重則牽及肩臂內側,氣窒呼吸不暢;腰痛脹滿,連及腹脅,似有氣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遠;或遍身疼痛,遊走不定;婦女經前或經行時腹部脹甚於痛,或兼胸乳等處脹悶不舒,經行澀滯不暢,或經行後期;或者經閉。
舌脈: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黃,脈沉弦、澀、或結代。
治療法則:行氣疏滯。
代表方劑:香蘇散、四磨湯、木香調氣飲、烏藥散、加味烏藥散、逍遙散。
3、氣逆證
主症:咳逆喘息,肺氣上逆,呃逆,噯氣,噁心,嘔吐,反胃,頭痛,眩暈,昏厥(中風),嘔血,奔豚。
副症: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久咳,煩悶欲絕;胸隔痰滿,咽喉有聲,如水雞之鳴;肺脹,目如脱狀,息奔上氣,痞痰滿膈中,氣息奔急,喘息有聲;沖沖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仰首挺胸,氣滿支心,心下悶亂,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疲乍極,呼吸短氣,手足厥逆,內煩結痛,温温欲吐;氣撞心疼吐蛔;胸中痞氣,上衝咽喉不得息;氣痞不宣,煩滿,懊憹,虛煩不得眠;胸脅滿脹;急躁易怒,口苦吐酸,食能下嚥,衄血,唾血。
舌脈:因其病因複雜,舌脈無明顯特徵。
治療法則:肺氣上逆宜肅肺止咳平喘;胃氣上逆宜和降胃氣;肝氣上逆宜平肝降逆;腎氣上逆宜平衝降逆。
代表方劑:肺氣上逆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小陷胸湯、小青龍湯、蘇子降氣湯;胃氣上逆宜旋復代赭湯、小半夏湯、橘皮竹茹湯;肝氣上逆宜鎮肝熄風湯、龍膽瀉肝湯。腎氣上逆宜奔豚湯。
4、氣閉證
主症:神昏猝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高熱昏迷,痙厥。
副症:猝然暈厥,四肢僵直而厥冷,兩手握固,胸滿氣喘,呼吸氣粗,面青;或者面赤,唇紫舌紅;或喉間痰鳴,口吐涎沫;或飽食後,突然昏厥,口不能言,肢不能舉,腹鼓而噯氣腐臭;或中暑昏厥,身熱汗出,氣喘不語,牙關微閉或口開;或者身熱神昏,躁擾不寧,妄言妄見,煩渴面赤,揚手擲足,循衣摸牀,撮空理線;或昏迷煩躁,不知所苦間有神清之時,懶於動作,目喜閉或目開不欲見光,身熱不揚,渴不欲飲;或氣閉結胸,心下硬痛,手不可近;或氣喘不得平卧,卒然聲音嘶啞或失音,耳聾;或小便點滴而出或點滴不出;或大便不通,氣閉關格。
舌脈:舌淡或紅,苔白或黃或膩,脈伏、沉、弦、沉、滑、弦數、滑實、弦勁等。
治療法則:啓閉開竅
代表方劑:通關散、搐鼻散、蘇合香丸、安宮牛黃丸、五苓散、大承氣湯、大陷胸湯、神仙解語湯、羚角鈎藤湯。
5、氣脱證
主證:呼吸微弱而不規則,昏迷或昏僕,汗出不止,肢厥身涼,面色蒼白,口開目合,手撒身軟,二便失禁。
舌脈:脈微欲絕,舌質淡白,苔白潤。
治法:益氣回陽,扶正固脱
代表方劑:參附湯。
[1-5] 
參考資料
  • 1.    李振吉主編.《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辭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
  • 2.    程紹恩夏洪生.《中醫證候診斷治療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
  • 3.    餘甘霖.《中醫內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
  • 4.    吳承玉.《中醫診斷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 5.    主編:孫廣仁,主審:張珍玉.《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