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旋與反氣旋

鎖定
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不同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態的描述。由於氣旋和反氣旋的氣壓和氣流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其控制地區的天氣狀況也就不同。
中文名
氣旋與反氣旋
外文名
Cyclone and anti cyclone
領    域
氣象學
中心氣壓值
1020~1030百帕
低氣壓
中心氣壓低於四周
高氣壓
中心氣壓高於四周
特    點
由高壓指向低壓

氣旋與反氣旋高脊低槽

世界海平面氣壓分佈圖中,等壓線閉合起來的地區,因為氣流總是由高壓指向低壓。如果中心氣壓高於四周,就稱為高氣壓(高壓氣流);如果中心氣壓低於四周,則稱為低氣壓(低壓氣流)。
從高氣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從低氣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高壓脊温度大於等壓線平坦處,低壓槽温度低於等壓線平坦處。

氣旋與反氣旋氣旋

氣旋與反氣旋 氣旋與反氣旋
氣旋
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由四周向中心輻合,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氣旋近似於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懸殊。小氣旋的水平尺度為幾百千米,大的可達三、四千千米。氣旋的垂直氣流是上升的,多陰雨天氣。夏秋季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颱風就是氣旋的一種。氣旋中,天氣常發生劇烈的變化,是人們最關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氣系統。通常按氣旋形成和活動的主要地區或熱力結構進行分類。按地區可分為温帶氣旋熱帶氣旋極地氣旋性渦旋等;按熱力結構可分為冷性氣旋熱低壓等。當某地被低氣壓控制時,常常出現陰雨天氣;當某地被高氣壓控制時,常常出現晴朗天氣。 [1] 

氣旋與反氣旋反式氣旋

反氣旋
反氣旋是佔有三維空間的大尺度的空氣渦旋。在北半球,反氣旋區氣流自中心向外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天氣圖中,反氣旋是等壓線呈閉合、氣壓值自中心向外遞減的高壓區,故又稱高壓。反氣旋的範圍在地面天氣圖中,以最外一條閉合等壓線代表。它的水平範圍比氣旋大得多,發展強盛時,常常可與整個大陸或海洋相比擬,小的反氣旋只有數百公里。反氣旋的強度用中心氣壓值來表示。中心氣壓值愈高,則反氣旋的勢力愈強。地面反氣旋中心氣壓值,一般為1020~1030百帕,最強的反氣旋中心氣壓值可達1080百帕。反氣旋的強度隨時間不斷地變化。當反氣旋中心氣壓值隨時間逐漸升高時,稱反氣旋“加強”;當反氣旋中心氣壓值隨時間降低時,稱反氣旋“減弱”。反氣旋按熱力狀況分為冷性反氣旋和暖性反氣旋;按其地理位置分為温帶反氣旋副熱帶反氣旋
反氣旋的近地面氣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輻射,垂直方向的空氣自上而下補充。空氣在下沉過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所以反氣旋控制的地區,多為晴朗天氣。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在秋季經常出現的“秋高氣爽”天氣,就是在反氣旋系統控制下形成的。
天氣特徵
氣旋過境,低壓控制,天氣陰雨,颱風災害,狂風暴雨,熱帶氣旋。
反氣旋過境,高壓控制,天氣晴朗,秋高氣爽,冬季寒潮 ,夏季伏旱。
參考資料
  • 1.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教材研究發展中心、山東省教學研究室.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地理第一冊.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