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功學

鎖定
氣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醫學領域,氣功療法是傳統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仍應用於臨牀,且越來越引起現代醫學和科學的重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中醫藥學領域中的氣功療法及其學術思想經彙集整理,逐漸形成體系,初步發展為一門獨立的、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中醫氣功學。
中文名
氣功學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氣功學概念

人體科學領域分支之一。是研究氣功的歷史、現狀、鍛鍊功法、程序、機理及其應用的科學。

氣功學解讀

氣功學是人體科學領域分支之一。是研究氣功的歷史、現狀、鍛鍊功法、程序、機理及其應用的科學。
氣功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集人體身心互相作用的,複雜生命現象和規律的人體科學、把氣功昇華為氣功學,還只是近幾年來的事,自《中國氣功學》一書於1983年出版以來,氣功作為中醫的一門跨學科的專業,已得到中國醫學界廣泛的承認。從氣功學的現狀來看,在中醫基礎學課、臨牀學課的基礎上,又可分為以下七個主要課程:氣功歷史學、氣功理論學、氣功原理學、氣功動法學、氣功應用學、氣功文獻學及古籍選讀。
闡明氣功概念的內涵也就是表述氣功的定義。由於目前氣功學科的發展尚屬於起步階段,其內容仍以繼承、整理、發掘古典氣功的學術體系為主,故現階段氣功定義的表述不可能超越學科發展的現實水平。縱觀歷朝歷代各門派的氣功古籍,可以看出,千百年來的古典氣功學術體系主要是氣功的操作技術體系,其基本宗旨是傳授氣功鍛鍊的操作技術及實際應用。據此氣功學術流傳的宗旨,並結合現代學科與知識的分類標準,《中醫氣功學》提出氣功的定義為:氣功是調身、調息、調心融為一體的心身鍛鍊技能。
上述定義表述了4層意思。第一是表述氣功鍛鍊的操作內容,即調身、調息、調心,通常簡稱為“三調”。第二是表述三調的操作目的,也就是三調操作應達到的狀態,即融為一體,通常簡稱為“三調合一”。第三是表述氣功鍛鍊在現代學科分類中的位置,即心身鍛鍊,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第四是表述氣功學科的知識類別,即屬於技能性知識。

氣功學中醫應用

氣功學一、中醫氣功學

中醫學術與氣功學術有本質的內在聯繫,它們的古典哲學基礎,即其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一致。二者的應用目的也有相通之處,氣功鍛鍊的養生和治療效果自古以來一直為中醫所採用。傳統中醫藥學將氣功作為一種療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醫藥學產生之初的遠古年代。在古典氣功學術體系中,以中醫藥學理論作為指導的氣功學術流派即醫家氣功,現代的中醫氣功學就是在繼承醫家氣功學術的基礎上,隨着時代的發展,逐漸融入現代科學理論與技術而推陳出新的中醫學科,其學科性質與針灸學、推拿學相當,屬於臨牀應用學科。
在中醫學史上,歷朝歷代卓有成就的大醫家幾乎都精通氣功學術,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漢代的華佗、張仲景,隋代的巢元方,唐代的孫思邈、王燾,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明代的李時珍、楊繼洲,清代的葉天士、吳鞠通,民國時期的張錫純等。這些醫家幾乎都對中醫學術做出過開拓性的貢獻,都是中醫學史上的不可或缺的傑出人物,是他們所處時代中醫學術的棟樑與精英。這些醫家的著作中都有關於氣功的論述,或闡明理論,或記載臨牀應用,觀點明確,應用純熟。其中的一些著作在氣功學術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例如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和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歷代大醫家們對氣功學術的重視與研究,足以表明中醫與氣功在學術高層次上本質的、必然的聯繫與溝通,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廣泛的影響。
中醫古籍中包含有眾多的氣功學術文獻。《黃帝內經》中明確提到導引、行氣等氣功理論及治療的就有8篇,其論述精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例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説:“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這短短42字高度概括了古典氣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從中可以看出現代氣功三調合一觀念的雛形。從研究氣功學術的角度在浩如煙海的中醫古籍中搜尋,記載和論述氣功療法內容最多的醫學著作是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由政府主持編纂《聖濟總錄》、清代沈金鰲的《雜病源流犀燭》。這些著作在理論、操作、應用諸方面對氣功療法均有建樹,可以説是中醫氣功學術的主要源泉。這四部古典醫籍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諸病源候論》,這部由隋代太醫令巢元方所著的討論疾病分類的著作也是一部醫學氣功的專著,因為其中對各類疾病的治療只用氣功療法,而未提及任何方藥。
當代中醫界重視氣功的醫家和學者也大有人在。早在20世紀60年代,秦伯未、任應秋等著名中醫學家上書衞生部提出中醫教學改革計劃時,即提出要及早開設氣功課。80年代以後,已有10餘所高等中醫院校開設了氣功課程,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還設立了氣功研究所。氣功進入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和建立科研院所,為中醫氣功學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切實的基礎。1994年7月,由全國10餘所高等中醫院校和科研院所協作編寫的《中醫氣功學》教材由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由多所大學和科研單位集體編寫並廣泛使用的中醫氣功學教材,是中醫氣功學學科建設邁出的標誌性步驟。1999年8月,《中醫氣功學》教材第二版問世,比第一版多有改進,代表了中醫氣功學的學術體系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自我成長和完善。《中醫氣功學》的第三版,被納入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從協編教材到規劃教材,這是中醫氣功學學科建設的又一進展,説明中醫氣功學的學術體系經過10餘年的錘鍊,已經日臻成熟,能夠與中醫藥學的其他學科比肩而立、並駕齊驅。
與氣功學術的總體相比較,中醫氣功學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徵。例如,在指導思想上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但因氣功現代研究的需要,也兼顧西醫理論和現代科學理論。又如作為一種療法,其目的是明確和限定的,即養生與治療,而古典氣功修煉的目的不僅與此。另應注意養生與治療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前者通常是指健康人的保健、抗衰老,後者是指對於疾病患者的治療。現代的中醫氣功學比較側重於治療,這與古代各家的氣功修煉也有所不同。此外,中醫氣功學在功法的選擇上博採眾家、不拘一格,除古代的醫家功法之外,凡能夠發揮養生和治療目的氣功功法,無論其起源於佛家、道家、儒家或其他各家,均予選用。
綜上所述,中醫氣功學是一門研究中醫藥學領域內氣功學術的歷史發展、基礎理論、操作技能及臨牀應用的學科。

氣功學二、中醫氣功學的學術體系

從目前形成的框架結構及今後的發展方向看,中醫氣功學的學術體系大體包括以下幾個主要部分。本教材的內容即介紹中醫氣功學學術體系各主要部分的基本學術思想和操作技術。
(一)基本理論
研究中醫氣功的發展歷史、傳統氣功理論,以及建立在現代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現代氣功理論。全面、正確、系統地認識中醫氣功的發展歷史,探討其起源、形成過程及發展規律,是繼承和發揚中醫氣功學術的基礎。故中醫氣功的史學研究不可或缺。中醫氣功的傳統理論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精氣神等學説為主,並融入了一些道家、佛家的修煉理論。在學習這些理論學説的過程中,應注意中醫基礎理論在用於闡釋氣功學術時的變化與側重;對於其他各家的氣功理論,應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另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代科學對於氣功進行了多學科的、從現象到機理的研究,其中生理、心理、物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對於探討中醫氣功的臨牀療效與作用機理有重要作用,檢驗、評價、整理和應用這些已經取得的現代科學研究成果,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拓,正是氣功現代研究的任務。
(二)實踐技能
氣功的實踐技能包括三調操作與氣功功法。氣功功法是氣功學術承傳的載體和基本方式,而三調操作是氣功功法構成的基本要素。首先把握三調操作的基礎,在學練各種功法時就能夠提綱挈領,抓住重點,把握基本境界。故三調的基本操作是氣功實踐技能的基本功。在學習醫學氣功功法時,應全面瞭解其學術淵源、操作特點及臨牀應用,且以掌握三調合一的操作為中心。從古至今,各家各派的氣功功法種類繁多,良莠不齊,故學習氣功功法還應該注意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中醫氣功學》選取了10餘種醫學氣功功法作為教學的主體,此外,在臨牀治療部分還簡要介紹了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選用功法。
(三)臨牀應用
中醫氣功的臨牀應用包括養生和治療兩部分,《中醫氣功學》主要探討氣功治療的臨牀應用,養生問題擬另作專著,故基本未涉及。氣功作為一種療法在臨牀上與針灸、推拿並行。對氣功療法而言,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需落實為因人施功與辨證施功,施治的過程包括教功、領功、查功,並強調發揮患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故氣功臨牀工作常規與中醫的其他療法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目前中醫氣功的臨牀治療學術尚待發展,基本的臨牀治療模式和規律還在探索之中。《中醫氣功學》的臨牀治療部分包括了中醫氣功臨牀治療的適用範圍和工作常規,還介紹了多種疾病的辨治及氣功處方。
(四)古典文獻
氣功古典文獻是中醫氣功學發展的重要學術源泉。由於古代氣功有不同的學術流派,古典氣功文獻也散見於中國傳統文化許多領域。如醫學、宗教、哲學、天文學、考古、歷史乃至文學等古籍中均能查找到氣功的內容,既有學術專著,也有章節片斷。故氣功古典文獻的尋找、整理、評註、譯釋並非易事,而是長期和艱難的工作。氣功文物的蒐集與考證也屬於這一領域。氣功文獻的發掘與整理應注意與當代信息科學的進步相聯繫,儘早儘快地利用電子計算機等現代信息工具。考慮到中醫氣功學課程的學時安排,本教材將這一部分內容列為附篇,其中節選的文獻資料以古代醫家氣功為主,兼收各家,並予以註釋,以方便自學。

氣功學三、中醫氣功學的相關學科

如前所述,中醫氣功學是中醫學術與氣功學術相結合而產生的學科。由於中醫與氣功為現代科學所關注,都是現代科學中多學科研究的對象,故中醫氣功學的相關學科眾多。但現代科學的相關學科均從中醫氣功學自身的學術體系之外介入,屬外在聯繫,於此不擬探討。從學術體系的內在聯繫看,中醫氣功學的相關學科大致如下。
(一)中國古代哲學
中醫學術與氣功學術的哲學基礎均為古典哲學。為了更好地把握中醫氣功學術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能夠理解古人認識事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認識中醫氣功學術的本質內涵,具備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知識在所必須。
(二)宗教
醫與巫的關係、氣功鍛鍊與宗教修持的關係,決定了中醫氣功學與不同形式、不同時期的宗教有一定聯繫。從歷史上看,早在數千年前,中醫與氣功即已從宗教的影響中脱離出來,形成了獨立的學説。瞭解中醫氣功學與宗教學的關係,有助於認識中醫氣功學術的發展從迷信走向科學的歷史進程。
(三)針灸推拿
作為一種療法,氣功與針灸、推拿在中醫學中的學術地位相當,而且與它們有密切的聯繫。針灸療法與推拿療法,尤其是針灸,離不開經絡,而古人認為經絡的發現與氣功直接相關。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就説過:“內景隧道,唯返觀者照察之。”此外,針刺需要“得氣”,推拿需要練功培育內力,也都與氣功學術有深刻的內在聯繫。反之,針灸與推拿療法也能夠給氣功療法以借鑑和支持,例如温灸或點按某些穴位可以養育、增強內氣。臨牀上如能夠將針灸、推拿、氣功結合運用,使氣機溝通內外,可以增強療效。
(四)體育
前面論述氣功的操作定義時,已談到了氣功鍛鍊與一般體育鍛煉的區別。即前者是三調合一,後者是三調分立。由此引申,前者旨在進入特定的境界,後者則主要是肌體運動。氣功鍛鍊中的動功與體育療法的一些項目看上去相似,但只是形似而非神似。相對而言,氣功療法較注重內在,體育療法較注重外在。因此,二者的治療範圍及效果均有一定差異。
(五)心理治療
氣功療法具有心理療法的某些因素,但不侷限於心理療法。心理療法旨在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其中常用的認知治療、行為治療等方法,特別是催眠治療,與氣功療法有一定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主要體現在調整心理狀態的某些技巧上。但氣功療法不僅僅有調心的內容,還包括調息與調身,更要求進入三調合一的境界。故氣功療法的內涵要寬於心理療法。此外,心理療法中一般病人是被動的,例如在催眠術中大都是醫生為病人催眠。氣功療法的特點則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自我鍛鍊而恢復健康。
(六)自然療法
氣功療法是自然療法的一部分。自然療法的範圍很廣,包括許多非藥物性療法,例如飲食療法、森林療法、花香療法、音樂療法、温泉療法等等。這些療法大都起源於民間,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簡便易行,除有保健作用之外,還常對特定的病症有較好療效。從自然療法的角度看,氣功療法是開發和利用自身自然潛能的康復方法,可以與其他自然療法結合應用。

氣功學四、中醫氣功學的近期任務

倡導科學練功,完善辨證施功治療體系,以及探討學科建設所需的科研方法,是中醫氣功學的近期主要目標。
(一)倡導科學練功
科學練功的基礎在於科學地測定練功時產生的操作效應。現在應用於臨牀的氣功功法種類很多,每種功法中三調的組成搭配各不相同,科學地測定每種功法中每一姿勢動作、每一呼吸、每一意念對練功者產生的心理生理效應,進而科學地測定每種功法三調合一境界的心理生理效應,就可以使本屬於練功者主觀體驗的練功效應落實為可以客觀觀察的量化指標,從而使之得到科學的體現。而一旦練功效應的指標達到了客觀化、數量化的要求,科學練功就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能夠以具體指標衡量的操作規範。就目前的氣功科研狀況看,達到這樣的目標尚需時日,但為推進臨牀氣功療法的發展,科學練功的實現乃是基礎。
(二)改進辨證施功
辨證施功的治療體系自中醫氣功學建立之日就已經提出,但在初建之時,尚有模仿痕跡,未能從自身特點出發而有所創造。例如在疾病的辨證分型上主要參考中醫內、外、婦等各科疾病的分型方法,然後按疾病的分型選功。這種辨證施功的方式雖然在理論和邏輯上符合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但在臨牀上卻未必適用於氣功療法。例如,疾病的分型與否往往對功法的選擇無很大指導意義。本教材在改進辨證施功方面已經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但仍需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科學練功目標的實現是完善辨證施功的起點。有了對練功操作效應的客觀、量化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將氣功功法的操作效應與練功治病的療效相聯繫,就有可能針對每個患者的不同需要選擇或編排不同的三調內容,引導不同層次的氣功境界,以達到治療不同疾病的目的。辨證施功的模式最終可以具體的練功效應為取捨對象,靈活自如地選擇能夠產生所需效應的現有功法或編排新功法。確立了這樣的辨證施功治療體系,才能明確和發展氣功療法的優勢,使之在中醫臨牀的廣闊天地中開拓出有自身特色的領域。
在改進辨證施功治療體系的過程中,建立評價氣功療效的規範是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由於現代醫學診療技術的不斷髮展,疾病診斷和康復的指標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嚴格,也越來越客觀,這對於鑑別一種治療方法療效的真偽十分必要。進行氣功治療的臨牀研究時,應儘可能吸收這些方法,以便使得出的結果更加可靠。同時,傳統的證候評定方法仍然有意義,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儘可能使之量化。
(三)探討科研方法
自古以來,中醫氣功學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形成了獨特的方法論體系,它有系統的理論,並注重練功者的實證。傳統的養生學、武術學等學科中也有許多可以汲取的方法。那種認為氣功只是一種經驗學説而缺乏科學研究的觀點是沒有説服力的。試問,如果沒有長期科研實踐的昇華,氣功理論和成百上千種氣功功法從何而來呢?不能因為古人的科研方法與現代不同,就認為古人不進行科研,也不能認為現代的科研方法是唯一的方法。故探討中醫氣功歷史上的科研方法,是建立當今科研方法的重要方面。
但同時也要認識到,由於歷史的侷限,傳統的氣功研究方法存在着明顯的不足。故進行學科交叉,學習和借鑑其他學科的科研方法,同樣是中醫氣功學科研發展的重要方面。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異常活躍,生物學、心理學、行為醫學、運動醫學、康復醫學、腦科學等都有程度不同的發展,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都對中醫氣功學的科研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和啓發。中醫氣功學的科學研究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隨着時代的發展而汲取新的營養,才能始終充滿活力。

氣功學五、中醫氣功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中醫氣功學需要學練氣功。關於學練氣功的方法,古今的許多學者都強調需要“悟性”。此悟性之説有理,但由於什麼是悟性很少被説明,往往使氣功的學習因此而蒙上某種神秘色彩。其實所謂悟性並非不可捉摸,它可以有不同的層面。就基本的認識過程而言,它指的是理解事物的間接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特點是非直接性,它要求通過各種比喻、借代、象徵等表達手法去領悟其中的弦外之音、話外之意。在學習氣功的實際過程中,這種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的確很常用。
眾所周知,語言是被表達事物的符號。日常外在的事物均可為人們的感官所感知,故人們只要約定了共同的指代符號,就可以通過符號的交流來表達所感知各種事物的經驗,從而相互理解。一般説來,語言的直接語義足以完成這類交流任務。然而,氣功學習中所需要的交流與日常有所不同,其需要表達的主要部分是氣功境界的各種經驗,這類經驗多為練功者的內在體驗。內在體驗與外部經驗不同,它只能是練功者的個人經驗,無法為旁人的感官所感知,這就引起了交流上的困難。例如,儘管不少人都可以通周天,但每個人都只能體驗自己的周天,無法體驗他人的周天,而不同個人所體驗到的周天是有差別的。為交流這類只屬於個人的感性經驗,間接表達的方式應運而生。這種表達往往借用人們已具有共同感性經驗的、外在可觀察的事物,來表達個體內在的感性經驗。例如,“周天”一詞即是運用古代天文學上的術語來説明練功的內在體驗。古今的氣功文獻中比喻、借代、象徵等表達手法比比皆是,其根本原因正在於此。學習氣功需要有從這些非直接表達的語句中去理解作者本意的能力,此時常規思考所用的邏輯推理方法往往派不上用場,需要結合自身的練功體驗,在推測與想象中領悟和理解,這就是基本的悟性。
掌握上述間接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對學習中醫氣功學確有助益,但這並非唯一要求。練功是中醫氣功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前面介紹基本概念時已經談到,氣功是技能性知識,掌握這類知識主要靠熟練的實際操作。氣功修習的理論來自於練功實踐,是對練功身心體驗和境界的描述、分析與總結。如果學習氣功理論時沒有自身練功的實踐基礎,對其理論的把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詞句和概念上;只有具備了實際的練功體驗,才可能真正理解氣功理論的內涵所在,反過來又用於指導練功實踐。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脱離了實踐的理論即使正確也只是“口頭禪”,只能用於誇誇其談。因此,練功是中醫氣功學學習的基石,如果不能熟練地掌握至少一種功法,中醫氣功學的學習必流於空泛。
學練功法需要選擇,古今氣功功法眾多,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掌握。中醫氣功學的教學主要教授醫學氣功,學者可以在全面學習本教材選編功法的基礎上,從中選擇一、二種作為重點,學深學透,長期鍛鍊。
此外,中醫氣功學還強調學習過程中心態的寧靜。儘管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切忌浮躁,但中醫氣功學尤其強調靜心。這首先是因為,練功的內在體驗大都細緻入微,是“恍兮惚兮,其中有精”的境界,其到來之初往往轉瞬即逝,如果心不靜,根本無法體驗和把握。而基於描述與分析練功體驗的理論也都很細微,如果不能靜下心來體味,只是像看小説那樣閲讀,其效果就是目光從字面上滑過,尚未理解一句話的深意,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了。《中醫氣功學》附篇中的氣功古籍就需要精心閲讀,而精心只能建立在靜心的基礎上。
總之,中醫氣功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均很強的應用學科,也是一門與多學科密切相關的邊緣學科和尚在建設中的新興學科。學習這門學科要求既掌握中醫、氣功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又需要掌握氣功的操作技能。故一方面應博覽羣書,勤于思考,掌握這門學科的基本理論,另一方面要刻苦練功,增強對氣功的感性認識,體驗氣功境界。此外,選讀若干古典氣功專著,瞭解一些現代氣功科研的方法及發展動態,對學好中醫氣功學也有切實的幫助。
[1-2] 
參考資料
  • 1.    劉國樑.《人體科學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05月
  • 2.    劉天君.《中醫氣功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