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分

鎖定
氣分一詞在中醫中主要有三處代指,一是指屬氣的範圍的功能及活動,泛指屬於氣的範圍的功能活動及病變,常相對於血分而言,如邪在氣分、氣分濕熱等。二是衞氣營血辯證中氣分證的簡稱,温熱病衞氣營血辨證的實熱階段。以中焦陽明為主,包括肺、膽、脾、胃、大腸等臟腑,範圍較廣。三是《金匱要略》中氣分病的簡稱。指寒氣乘陽之虛而結於氣分之病。《諸病源候論·氣病諸候》:“夫氣分者,由水飲搏於氣,結聚所成,氣之流行,常無壅滯,若有停積水飲搏於氣,則氣分結而住,故云氣分。”
中文名
氣分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氣分解讀

一、氣的範圍的功能活動及病變之氣分。
“氣”的意義,在中醫理論概念中,頗為廣泛。根據《內經》所述“氣”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如“谷氣”、“宗氣”、“元氣”等;二是指臟腑的功能活動,如臟腑之氣(即胃氣、脾氣、肺氣等),經脈之氣(即經絡的功能活動種種)。前者(精微物質)是後者(功能活動)之物質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現。《靈樞·決氣篇》所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乃指物質之氣而言。《素問·經脈別論》所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津,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其中的“脾氣”係指功能活功之氣而言。
二、衞氣營血辯證之氣分
同氣分證,是温熱病熱盛期階段。以發熱不惡寒、口渴、舌苔黃為特點。多從衞分證轉來,亦有初起即見氣分證,其病機有新感和伏熱內發兩種。氣分以中焦陽明為主,也包括肺、胃、脾、膽、大腸等臟腑。其熱邪鬱於肺則症見鼻煽氣促,咳嗽痰黃;熱結於胃腸則症見口渴引飲,大便秘結或下利;濕熱交困於中焦則症見胸悶脘痞,舌苔膩滯;或熱毒壅盛,或邪傳少陽,邪留三焦等均是。
三、《金匱要略》之氣分
出自《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30條:“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衞不利;營衞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衞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本條於脈證、治法之後,得出“名曰氣分”。然何謂“氣分”?原文並未明言。文中“大氣”指什麼?何謂“陽前通”、“陰前通”?“實則失氣,虛則遺尿”意義何在?皆為難點,關於何為氣分,列舉歷代醫家註解如下:
1、氣血俱虛説。《醫宗金鑑》曰:“寸口脈遲為寒,脈澀為少血;趺陽脈微為乏氣,遲亦為寒。是則氣血俱虛,為寒氣所幹,營衞不利,陰陽不通,故身寒骨疼,手足逆冷,腹滿腸鳴,惡寒麻痹,失氣遺溺也。此氣血俱虛,寒氣內客之氣脹,故曰氣分。”
2、寒結陽虛説。尤怡(《心典》)指出:“曰氣分者,謂寒氣乘陽之虛而病於氣也。”還進一步強調,“氣分,即寒氣乘陽之虛而結於氣者,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其勢亦已甚矣。”
3、大氣不轉説。徐彬雲:“仲景於論正水後,結出一血分,於論黃汗後,結出一氣分,何也?蓋正水由腎受邪,發於下焦,下焦血為主用,故論正水而因及於經血不通;黃汗由心受邪,發於上焦,上焦氣為主用,故因黃汗而推及於大氣不轉。”其結論為:“病之所以成,所以散,實一氣主之,故曰氣分。”
4、氣不及血説。黃樹曾言:“此病之所以成及其所以散,皆由於氣而不及血,故名曰氣分。”

氣分中醫應用

一、氣的範圍的功能活動及病變之氣分。
1、氣的來源
以“氣”之來源而論,不外為天之大氣(從自然界吸入之氣)、後天之氣(水谷之精氣)、先天之氣(稟賦於父母之精氣)三者。由於人體氣的來源不同,其分佈與功能亦異,因而就有不同的名稱,如元氣(亦名真氣)、宗氣、營氣,衞氣等。總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亦是臟腑生理活動之表現。“氣”皆統於肺,《素問·五臟生成篇》分出;“諸氣者,皆屬於肺。”故“肺主氣”。氣的生理功能主要具省推動、温煦、防禦、固攝、氣化等作用。至於功能活功的“氣”,則隨臟腑不同而各異。
2、氣的分佈
“氣”之不同,其分佈亦不同。如“真氣”受於天,與谷氣並行於身,其氣發源於命門,通過三焦而布全身,為人體生命活動之原動力,諸氣之根本也;宗氣是由肺吸入的精氣與脾胃運化來的水谷之氣結合而成,集於胸中,為胸中之大氣也;營氣者,行於脈中,為血中之氣也;衞氣者,行於脈外,為衞外之氣也。《類經》説的極為清楚:“氣在陽分者即陽氣;氣在陰分者即陰氣;氣在表曰衞氣;氣在裏曰營氣;在脾曰充氣;在胃曰胃氣;在上焦曰宗氣;在中焦曰中氣;在下焦曰元陰、元陽之氣。”出此可知“氣”之來源不同,共分佈迥異,遂別其名稱而區別之。至於“氣”的不斷運動,流行於全身,完全依賴“升降出入”這種氣的基本運動形式,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説:“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氣”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機體的生命活動亦即停止。
二、衞氣營血辯證之氣分(證)
臨牀表現:身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口渴,舌紅苔黃,脈數有力。或見咳喘,胸痛,咳痰黃稠;或見心煩懊憹,坐卧不安;或見日晡潮熱,便秘腹脹,痛而拒按,甚或譫語、狂亂,苔黃乾燥,甚則焦黑起刺,脈沉實;或見口苦咽乾,胸脅滿痛,心煩,乾嘔,脈弦數。
證候分析:邪入氣分,其病機變化主要為正邪劇爭和熱擾氣機兩個方面。裏熱熾盛,邪正劇爭,故身熱亢盛,且不惡寒,反惡熱。邪熱逼津外越,則汗出;熱灼津傷,則口渴;熱盛則氣血湧盛,則舌紅苔黃,脈數有力。若邪熱內壅於肺,肺失清肅,故咳喘,胸痛;熱甚灼傷津液,故痰黃黏稠。若熱擾胸膈,心神不寧,則心煩懊憹,坐卧不安。若熱結腸道,灼津化燥,熱結成實,腑氣不通,故便秘腹脹,痛而拒按;熱擾心神,故譫語、狂亂;燥熱內結,故苔黃而乾燥,甚則焦黑起刺,脈沉實。若熱鬱膽經,膽氣上逆則口苦咽乾;膽氣鬱滯,經氣不利,故胸脅滿痛;膽熱擾心則心煩;膽火犯胃,胃失和降,則乾嘔;膽經有熱則脈弦數。
辨證要點:以發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口渴,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基本辨證要點。再根據兼見症狀之不同,進一步判斷何髒何腑受病。
三、《金匱要略》氣分病論治
1、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證
病機:陽虛陰凝,水氣停留
症狀:心下堅,大如盤,邊緣如旋杯,光滑清楚,手足逆冷,腹滿腸鳴,惡寒身冷,骨節疼痛。
治法:温陽散寒,行氣利水。
方藥: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桂枝、生薑、甘草、大棗、麻黃、細辛、附子。
2、枳術湯證
病機:脾虛氣滯,水飲痞結
症狀:心下堅,大如盤,邊緣如旋盤,光滑清楚,脘腹痞滿而脹。
治法:行氣散結,健脾化飲。
方藥:枳術湯,枳實、白朮。
[1-6]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
  • 2.    趙鳴芳、吳潔.《傷寒論·金匱要略》: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年
  • 3.    馬曉峯,試論《金匱要略》之“氣分”,天津中醫藥,2005年10月第22卷第5期
  • 4.    李湘雲.《温病學辭典》: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年
  • 5.    吳承玉.《中醫診斷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 6.    天津中醫學院主編.《衞氣營血辨證》: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