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候診斷

鎖定
根據氣候監測結果,對氣候變化、氣候異常的特點及成因進行分析。
中文名
氣候診斷
外文名
climatic diagnosis
相關術語
氣候預測
學科分支
氣候學

氣候診斷描述

20世紀70年代“診斷”一詞引入氣候學,主要是利用各類資料分析氣候變化和氣候異常的規律,通過觀測分析與理論研究結果,提高對不同圈層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過程和機理的認識,來揭示氣候變化和氣候異常的機制。隨着氣候研究資料、研究手段和研究內容的不斷豐富,氣候診斷的含義、內容和方法也不斷得到拓展。

氣候診斷主要內容

氣候診斷主要包含氣候變化的診斷、氣候變化成因的檢測、氣候異常的監測診斷和氣候異常機制的診斷等 [1] 
(1)氣候變化的診斷:主要是通過各種統計分析工具,研究區域性和全球性氣候變化的時空分佈特徵、演變規律以及氣候異常變化的程度。
(2)氣候變化成因的檢測:主要是利用各種統計分析工具、各類氣候模式模擬試驗,檢測氣候變化的原因。
(3)氣候異常的監測診斷:主要是通過一些統計指標判斷氣候狀態、氣候事件的異常程度。
(4)氣候異常機制的診斷:主要是通過各種統計動力分析、氣候控制試驗、氣候敏感性試驗等手段,研究氣候系統及其各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過程,揭示氣候異常形成的機制。

氣候診斷主要方法

氣候診斷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主要有:(1)統計方法:通過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對氣候變化和氣候異常及其成因做出合理的判斷,包括相關分析、正交函數分析、譜分析、小波分析、奇異值分解和神經網絡等;(2)氣候模式試驗:通過各種簡單及複雜氣候模式進行氣候控制試驗、氣候敏感性試驗,檢測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原因;(3)動力-統計結合方法:如隨機動力模式、平衡反饋方法等。
參考資料
  • 1.    繆啓龍,江志紅,陳海山,等.現代氣候學.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