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氟乙酰胺

鎖定
氟乙酰胺,俗名敵蚜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2H4FNO,有劇毒 [1]  ,是一種代謝毒物,能阻斷三羧酸循環,常用作滅鼠劑,已被國家禁用 [2] 
中文名
氟乙酰胺
外文名
2-fluoroacetamide
別    名
敵蚜胺
氟素兒
化學式
C2H4FNO
分子量
77.058
CAS登錄號
640-19-7
EINECS登錄號
211-363-1
熔    點
106 至 108 ℃
沸    點
259 ℃
水溶性
易溶
密    度
1.136 g/cm³
外    觀
白色針狀結晶
閃    點
110.4 ℃
安全性描述
S36/37;S45
危險性符號
T+;Xi
危險性描述
R24;R28
UN危險貨物編號
2811
PSA
43.09000
LogP
0.14150

氟乙酰胺理化性質

密度:1.136g/cm3
熔點:106-109℃
沸點:259°C
閃點:110.4ºC
折射率:1.362
外觀:白色針狀結晶
溶解性:易溶於水,易溶於醇、多數有機溶劑

氟乙酰胺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1
氫鍵受體數量:2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1
互變異構體數量:3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43.1
重原子數量:5
表面電荷:0
複雜度:44.9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1

氟乙酰胺用途

氟乙酰胺用於防治棉花、大豆、高梁、小麥、蘋果等蚜蟲、柑桔介殼蟲及森林蟎類等效果很好,尤其對棉花抗性蚜蟲特別有效,也用作殺鼠劑。被列入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的農藥名單。 [2] 

氟乙酰胺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大鼠經口LD50:19-33.12mg/kg;小鼠經口LD50:5.3-10.45mg/kg。
2、氟乙酰胺屬高毒農藥,具有內吸和觸殺作用。人類口服半致死量為2~10mg/kg。氟乙酰胺進入人體後脱胺形成氟乙酸,干擾正常的三羧酸循環,導致三磷酸腺苷合成障礙及氟檸檬酸直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神經及精神症狀。

氟乙酰胺中毒症狀

按症狀分為神經型、心臟型。潛伏期30分鐘~15小時,嚴重者能即刻發病。
輕度中毒:突起頭痛、頭暈、瞳孔擴大、視力模糊、對光反射遲鈍、疲乏無力、四肢麻木、肢體小抽動,噁心、嘔吐、口渴、上額部燒灼感、腹痛、竇性心動過速、體温下降等。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狀外,尚有分泌增多、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肢體間歇性痙攣性抽搐、血壓下降、心電圖出現低電壓、QT間期延長、ST低平、出現U波及心肌損傷表現。
重度中毒:出現昏迷、驚厥、強直、瞳孔縮小、腸麻痹、大小便失禁、紫紺、呼衰、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

氟乙酰胺診斷要點

1、潛伏期一般為 10~15小時, 嚴重中毒病例可在 30分鐘至1小時內發病。
2、神經系統是氟乙酸胺中毒最早也是最主要表現,有頭痛、頭暈、無力、四肢麻木、易激動、肌束震顫等。隨着病情發展,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及全身陣發性、強直性抽搐,反覆發作,常導致呼吸衰竭而死。部分患者可有譫妄、語無倫次。
3、消化系統一口服中毒者常有噁心、嘔吐、可出現血性嘔出物、食慾不振、流涎、口渴、上腹部燒灼感。
4、心血管系統早期表現心慌、心動過速。嚴重者有心肌損害、心律紊亂、甚至心室顫動、血壓下降。心電圖顯示Q-T間期延長、ST-T改變。
5、呼吸系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難。
6、實驗室檢查可見:① 血氟、尿氟含量增高;② 血鈣降低、血酮增加;③ 口服中毒患者,從嘔吐物或洗胃液中檢測出氟乙酰胺。

氟乙酰胺急救處理

1、皮膚污染者,用清水徹底清洗。更換受污染衣服。
2、口服中毒者立即催吐,繼之用 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清水徹底洗胃,再用硫酸鎂或硫酸鈉20~30g導瀉。為保護消化道粘膜,洗胃後給予牛乳或生雞蛋清或氫氧化鋁凝膠。
3、乙酰胺是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劑。成人每次用0.5~5.0g,每日2~4次肌注,首次量為全口量的一半。重症病人一次可給5~10g,一般給藥5~7日。
4、乙醇治療,在沒有乙酸胺的情況下,可用無水乙醇5mL溶於100mL葡萄糖液中、靜脈滴入,每天2~4次。
5、對症與支持療法重點是控制抽搐發作,可選用止痙藥物。昏迷患者應注意防治腦水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