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汹汹

[qì shì xiōng xiōng]
汉语成语
收藏
0有用+1
0
气势汹汹,汉语成语,拼音:qì shì xiōng xiōng,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使人害怕。 [3]出自先秦·荀况《荀子·天论》。 [1]
中文名
气势汹汹
拼    音
qì shì xiōng xiōng
近义词
其势汹汹、气焰嚣张 [2]
反义词
心平气和、和蔼可亲 [2]
注    音
ㄑㄧˋ ㄕㄧˋ ㄒㄩㄥ ㄒㄩㄥ
出    处
荀子·天论
释    义
人对事或者人的不满情绪发泄的状态
用    法
谓语定语状语

释义

播报
编辑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2]

出处

播报
编辑
先秦·荀况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1]

例句

播报
编辑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任国忠装出气势汹汹的样子。” [2]
郭沫若金刚坡下》:就在这时候,从门外闯进了一位气势汹汹的中年农妇

成语用法

播报
编辑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