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瘼

鎖定
民瘼,漢語詞語,拼音是mín mò,釋義是指人民的疾苦,出自《詩·大雅·皇矣》。
中文名
民瘼
拼    音
mín mò
近義詞
民隱 [5] 
解    釋
人民的疾苦
出    自
《詩·大雅·皇矣》
注    音
ㄇㄧㄣˊ ㄇㄛˋ [5] 

目錄

民瘼解釋

指人民的疾苦。

民瘼出處

《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
《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謠。”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宋史·魏了翁傳》:“戢吏奸,詢民瘼,舉刺不避權右,風采肅然”。 [1-3]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奏上時,朝廷准奏有旨,不但地方上的風俗責成他整頓,便那省的文武大小官員,但有不守官箴,不惜民瘼的,一併準他一體奏參。”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發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非得關心民瘼之員,竭力撫循,不足以資補救。” [4] 

民瘼示例

示例:身為政府官員,~當為本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