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無信不立

鎖定
民無信不立是孔子説的話,意思是“民無信,則相欺相詐,無所不至,形雖人而質不異於禽獸,無以自立於天地之間,不若死之為安”。引申出“故為政者,寧死而不可失信於民,則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矣”。從這句話還可以看出誠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説,如果你想要在這個世界上得到人們的信賴與支持,就必須以誠待人,以信交友,否則縱使你有過人的天賦,也會寸步難行。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受到一些對自己學習也是對誠信的考驗。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會上立足,説明了誠信的重要性。
中文名
民無信不立
出    處
論語 · 顏淵》
作    者
孔子
時    代
春秋
發    音
mín wú xìn bú lì

民無信不立語句出處

民無信不立原文

這句話出自《論語 · 顏淵》,是孔子所言。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民無信不立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説,“使糧食充足,使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執政者。”子貢説:“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在三項中會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説:“去掉軍備。”子貢説:“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説:“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這個國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可見,在孔子看來,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麼都重要。

民無信不立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魯哀公所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説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税斂“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註》)《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一個人需要有一種精神,一個民族更需要有一種精神。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光輝歷史,孕育了無數閃耀着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光芒的不朽之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意識,為千古傳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高風亮節,被世代景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之情,令萬眾利贊,這是一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不竭的進步之源。
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培養,既是全民族的神聖職責,也是青年一代的神聖職責。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富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面對世界範圍廣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又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魯迅先生曾説過:“惟有民魂是值得自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青年學子們血氣方剛,精力充沛,在昂揚向上的崇高民族精神薰陶下成長起來,又能化精神為力量,成為今後民族復興大業的生力軍。在當今世界,每一國家都不可能閉目塞聽,形形色色的思潮令人目不暇接,在這種情況下對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型,判別力、鑑賞力有待提高的中學生來講,進行民族歷史、民族特點民族風格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靈魂、民族氣節等方面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中學時代的誠信教育更是對民族精神培養的關鍵內容。
對於“誠信”的含義,中國的古至先賢曾有自己的詮釋:〈禮記.樂記〉中曾有記載“著誠去偽,禮之經也”;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儒家學説則把“仁、義、禮、智、信”作為“立人”五德。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有“人無信而不立”的説法,從商鞅轅門立木到曾子殺豬教子,“言必行,行必果”作為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誠信,可從詮釋為:誠實、誠懇、信用、信任。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從信用取信於人;二是對他人要給予信任。只有忠誠者實,誠懇待人,才會取得信任;只有講信用,你才會有信譽。民無信而不立。做人,首先是要誠實。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
是否誠實守信,不僅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品質道德覺悟,反映了一個團體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也影響到一個人的前途和發展。一個表裏不一、言而無信的人,可能矇混乃至得勢一時,但決不會長久,到頭來還是讓虛偽害了自己。歷史證明:不講信譽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人,不講信譽的民族是墮落的民族,不講信譽的社會是混亂的社會,不講信譽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國家。

民無信不立有關事例

民無信不立立木取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商鞅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民無信不立烽火戲諸侯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
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無信不立誠信格言

民無信不立——孔子
解釋: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這樣的國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解釋: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
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解釋:説話不講信用的人,做事不會有結果。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解釋:講誠信的人,不論任何人都會於他結交!
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
解釋:做小事情講信用,就能夠建立起很大的信用!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解釋:人不守信用,説過的話做不到.名譽,信譽,在別人眼裏就一文不值。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解釋:人如果不講忠誠,信義,那麼他將無法在世界上立足!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説之
解釋:一個人不講信用,在社會上是不能立足的;一個人不講誠信,也是走不遠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