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位於深圳中軸線,東接龍崗區坂田街道,南鄰羅湖區清水河街道與福田區梅林街道,西靠南山區桃源街道,北連大浪、龍華街道,是龍華區與南山、福田、羅湖、龍崗四區的交會處,與福田中心區僅一山之隔,轄區總面積29.26平方公里。
[1]
截至2017年,民治街道總人口約68.36萬人,其中户籍人口15萬人。
[2]
民治街道下轄共12個社區工作站。
[25]
- 中文名
- 民治街道
- 行政區類別
- 街道
- 所屬地區
- 深圳市龍華區
- 地理位置
- 深圳市中部
- 面 積
- 29.26 km²
- 電話區號
- 0755
- 郵政編碼
- 518131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
- 68.36 萬(2017年)
- 著名景點
-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民治村史館 - 火車站
- 深圳北站
- 車牌代碼
- 粵B
民治街道歷史沿革
編輯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部分客家人由梅縣、東莞等地遷至龍華,併發起建圩,龍華遂逐漸繁華起來。
民國時期,龍華設有鄉公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龍華地區設龍華,民治等鄉。
1950年4月,寶安縣改鄉為區,龍華屬第三區(1955年秋改稱為觀瀾區)。
1958年3月,觀瀾區一分為三,分置觀瀾鄉、龍華鄉和石巖鄉。
1958年10月,龍華鄉與觀瀾鄉合併成立紅色人民公社,後更為觀瀾人民公社,社址設在觀瀾圩。
1961年7月,龍華從觀瀾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龍華人民公社,社址設在龍華圩。
1963年1月,又合併到觀瀾人民公社。
1975年7月,再分出。
1983年7月,改稱龍華區。
1986年10月,撤區設鎮。
2006年4月29日,民治街道由龍華街道析出。
[9]
民治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民治社區 | 民新社區 | 民樂社區 | 民泰社區 | 上芬社區 |
龍塘社區 | 新牛社區 | 北站社區 | 民強社區 | 大嶺社區 |
樟坑社區 | 白石龍社區 | / | / | / |
民治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民治街道位置境域
民治街道氣候
民治街道人口
編輯民治街道經濟
編輯民治街道交通運輸
編輯民治街道交通四通八達。梅觀高速、南坪快速、布龍公路、龍華大道、新區大道、民治大道、平南鐵路貫穿全境,深圳地鐵4、5、6號線(龍華線、環中線、光明線)穿插而過,將深圳中心區與龍華區全線,深圳北站也坐落於此。
[4]
深圳北站(5張)
民治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民治街道教育事業
民治街道文體事業
2018年,民治街道組織參加各類文體賽事,獲省級銅獎1個,市級金獎10個、銀獎4個。高標準打造了全市首家傳統文化體驗中心。羣團活動紮實開展,組建企業工會35家,在全市率先試行婦女代表常任制,成立全市首家婦女代表工作室;街道團工委被評為“2018年深圳市紅旗團委”。北站社區通過“深圳市學習型社區”評估,成績名列全市首位。計生、扶貧、徵兵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12]
開心麻花等專業藝術團隊進駐紅山演藝中心,原創大型兒童歌舞劇《望天湖的傳説》受到社會各界好評,36項文藝精品獲省、市大獎。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26]
民治街道人居環境
2018年,民治街道建成白石龍音樂公園、逸秀公園,改造提升街心公園3個;完成民豐路花漾街區、民福路花道打造工程;民治大道特色商業街改造工程完成約70%;完成布龍路立交等4處重要節點綠化提升;完成北站周邊、梅龍路燈光景觀工程;完成12座公廁和10座垃圾轉運站改造工程。轄區PM2.5濃度明顯下降,空氣質量排名全區各街道首位。
[12]
民治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民治街道紅色文化
白石龍文化名人營救紀念館(4張)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旋即攻佔香港,當時在香港開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大批內地文化人士和知名民主人士被困“孤島”,處境十分危險。根據中共中央與南方局書記周恩來的指示,在中共廣東地方組織、香港中共地下組織和東江人民抗日遊擊隊的周密部署下,鄒韜奮、茅盾、張友漁、胡繩、戈寶權、喬冠華等800多名進步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靜悄悄地從日軍封鎖下的香港神秘“失蹤”,逐批出現在白石龍村,並住進抗日羣眾搭建的草寮招待所。
[13-14]
民治街道方言
民治街道風景名勝
編輯民治街道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展覽面積826平方米,有電子地圖、LED牆、沉浸式投影、弧幕影院、幻影成像、名人綜合查詢大屏、圖文掃碼下載平台等。紀念館共設三個展廳,分別為一號、二號展廳和白石龍會議舊址。截至2019年7月,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展示文物92件組,歷史照片287幅,場景3處,油畫、國畫、版畫共21幅。
[17-18]
2010年11月,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被授予“廣東統一戰線基地”。
[16]
2020年8月,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入選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名錄。
[19]
2020年9月1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20]
民治街道民治村史館
民治村史館位於龍華區民治沙元埔村,佔地面積7455平方米,展示了民治人民的革命鬥爭史、民治村的歷史變遷以及他們在“香港大營救”中的巨大貢獻。民治村有着光榮革命傳統,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民治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動,威震華南的東江縱隊總部就設在民治村。
[21]
民治街道白石龍音樂公園
白石龍音樂公園(3張)
白石龍音樂公園由主次入口區、音樂休閒區、互動休閒區、陽光綠地區、登山休閒區五個功能區組成。每個功能區設計充分融入音樂元素,雕塑、鋪裝、座凳、景牆等,均按五線譜、小提琴等音樂器材形狀設計。公園規劃建設公共廁所3座、垃圾中轉站1座、廣場景橋及特色廊架12座、室外停車場約60個車位。
[22]
民治街道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龍華區6個街道昨正式掛牌 .深圳都市報[引用日期2020-10-09]
- 2. 龍華年鑑--街道--民治街道 .廣東省情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10-12]
- 3. 2019年國家統計局統計用區劃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0-09]
- 4. 龍華新區今日正式掛牌成立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20-10-09]
- 5. 2019年民治街道黨工委工作報告 .龍華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0-10-09]
- 6. 三部委關於公佈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的通告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12-31]
- 7.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深圳市十九鎮簡志.深圳:海天出版社(深圳),1996年:84-92
- 8. 龍華龍崗昨日撤鎮(圖)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20-10-09]
- 9. 龍華一分為三新街道精彩亮相 .搜狐新聞[引用日期2020-10-09]
- 10. 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20-10-09]
- 11. 龍華區2019年秋季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指引--小學教育 .深圳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0-10-09]
- 12. 2019年民治街道黨工委工作報告 .龍華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0-10-09]
- 13. 深圳白石龍:“三龍”匯聚“小延安” .人民日報[引用日期2020-10-12]
- 14. 民治白石龍:紅色老村曾上演驚心動魄大營救 .深圳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10-12]
- 15. 寶安區志-下冊第三十編第一章方言(電子版第587頁,紙質版第1211頁) .寶安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0-10-09]
- 16. 探訪深圳龍華新區“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深圳頻道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0-12]
- 17.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 .龍華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0-10-12]
- 18.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深圳開館--深圳頻道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0-12]
- 19.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入選省黨史教育基地名錄--各區動態 .深圳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0-10-12]
- 20.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通知(國發〔2020〕11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0-12]
- 21. 民治村史館昨日開館(圖)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20-10-09]
- 22. 白石龍音樂公園 .龍華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0-10-09]
- 23. 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軍區關於命名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縣)、表彰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的決定 .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引用日期2020-12-22]
- 24. 廣西表彰全區脱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完整名單公佈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7-02]
- 25. 社區工作站 .龍華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1-10-15]
- 26. 民治街道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 年度工作計劃及總結 .龍華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1-10-15]
- 27. 聯繫方式 .龍華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1-10-15]
- 28. 民治街道獲評廣東省文明單位 .羊城晚報[引用日期2021-10-15]
- 29. 深圳市2022年五一勞動獎推薦評選結果出爐!產業工人佔比高達 .微信[引用日期2022-05-0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