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歌的鳥兒

鎖定
這篇小啓發表在哥本哈根1865年出版的《丹麥大眾曆書》上。“民歌的鳥兒”在這兒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化的代名詞,代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優良傳統,歌唱英雄的業績和甜蜜的、温柔的、豐富多樣的愛情以及純樸的風氣;還可以用字句和歌調講出許多故事。這樣,“民歌的鳥兒”“就使我們能夠認識我們的祖國”。
中文名
民歌的鳥兒
分    類
童話小説
作    者
安徒生
發表國家
哥本哈根
出    自
《丹麥大眾曆書》
含    義
象徵性的形象化的代名詞
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年出生于丹麥一個鞋匠家庭,年輕時當過學徒,學過裁縫,也曾在濟貧學校上過學,1828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
安徒生寫過小説、劇本、遊記、詩歌,但他最大的才能表現在童話創作上。他的第一本童話故事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發表於1835年。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閲讀着安徒生的《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白雪公主》、《醜小鴨》、《豌豆公主》等經典童話度過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一生共寫了160多篇童話故事,作品被翻譯成80多種語言。他的作品以奇妙的幻想,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諷刺反映窮人的悲慘生活,諷刺統治者及其附庸的昏庸和阿諛醜態,嘲笑富人無知和嬌柔,歌頌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百餘年來一直為世界各國的小孩和大人所喜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