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有三疾

鎖定
民有三疾,讀音mín yǒu sān jí,漢語詞語,三疾分別為“狂”(狂妄)、“矜”(忿戾)和“愚”(愚昧),指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社會狀況。
中文名
民有三疾
出    自
《論語》
分    為
三疾
例    句
古者民有三疾

目錄

民有三疾解釋

三疾分別為“狂”(狂妄)、“矜”(忿戾)和“愚”(愚昧),

民有三疾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至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四書章句集註》狂者,志願太高。肆,謂不拘小節。蕩則逾大閒矣。矜者,持守太嚴。廉,謂稜角穭厲。忿戾則至於爭矣。愚者,闇昧不明。直,謂徑行自遂。詐則挾私妄作矣。範氏曰:“末世滋偽。豈惟賢者不如古哉?民性之蔽,亦與古人異矣。”
孔子説,“古代的老百姓有三種毛病,現在或許連這些毛病也沒有了。古代狂放的人肆意敢言,現在狂放的人則放蕩不羈;古代矜持的人威嚴逼人,現在矜持的人則乖戾悖理;古代愚笨的人還很簡單憨直,現在愚笨的人則只是奸詐虛偽罷了。”
這句話是孔子對上古淳厚人心的讚頌,也是對於當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社會狀況發出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