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是实施民族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办学定位与教育资源分配均围绕服务少数民族学生展开。此类学校通过专项招生政策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农村户籍及边远贫困地区学生,并配备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4%的优质师资队伍。在政策支持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全覆盖,建档立卡户子女还可享受学费全免等专项帮扶。截至2024年,典型范例学校连续五年为"双一流"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且累计获得14项省部级教育荣誉 [1]。
- 办学性质
- 自治区直属公办普通高中
- 主管部门
- 桂林市教育局
- 专职教师
- 高级职称占比34%
- 示范级别
- 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 政策覆盖
- 国家助学金全员享有
- 最高荣誉
- 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
招生政策
播报编辑
2024年设置300人民族蒸档断班专项招生计划循钻,明确要求招生对象为少数民族户籍学生,其中优先录取农村户籍、边境地区及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户籍审核环节实行"三审三公示"制度,确保政策执行透明度 [1]煮朽凳签兵府巴陵放只。
录取过程中执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匹配原则,优设体举先录取少数民族农村户籍、边远贫困地区及脱贫户家庭子女,并设置户籍倾斜政策。对民族班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全覆盖 [1]泪船辣篮慨。
教育体系
播报编辑
课程设置突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三月三歌圩、铜鼓铸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 [1]。
配备165名专职教师组建民族教育教研组,其中高级教师56人。教学设施包含虚拟仿真民族村寨实验室、壮锦纺织实训室等特色功能教室,打造"课堂教学+文化浸润"的双轨培养模式 [1]。
扶持政策
播报编辑
在校学生100%享受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分为两档:农村户籍学生2000元/学年,城镇户籍学生1500元/学年。对农村建档立卡户子女实行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全免及3000元/年助学金 [1]。
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专项奖学金,对考入'双一流'高校者给予升学奖励。寒暑假期间组织免费文化课强化班,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薄弱学生开展辅导 [1]。
办学成效
播报编辑
近五年高考本科上线率稳定在92%以上,累计为中央民族大学等'双一流'高校输送436名优秀毕业生。2023年首届民族班毕业生中,68%考入重点院校,创该校历史新高 [1]。
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称号,相关办学经验被收录进《中国民族教育发展蓝皮书》。2021年承接东盟国家教育考察团来访,成为展示中国民族教育成果的窗口单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