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和村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零陽鎮下轄村)

鎖定
民和村,位於張家界市慈利縣城東郊,距城區中心3公里,是零陽鎮下轄行政村。
中文名
民和村
所屬地區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
村域面積
6500畝
鄉村人口
1195人

民和村村情概況

民和村地理條件

慈利縣零陽鎮民和村位於慈利縣城東部,常張高速互通與S304省道交匯處,距縣城中心3公里,慈石公路縱貫全境。東與兩溪交界,南與中心、萬福相鄰,西與十板相通,北與仁和相接。由六灣、長峪、長灣、張家垸、王家台、水井灣、瓦窯崗、姚家峪、二五橋、張家橋、馮家橋、白羊灣、熱水坑等14個村民小組組成。總面積6500畝,耕地面積3000餘畝,水田390畝,森林覆蓋率達70%。

民和村自然資源

慈利縣零陽鎮民和村秀美村莊 慈利縣零陽鎮民和村秀美村莊
有小溪發源於橋子峪,流經全村。有兩座小二型水庫.20餘口山塘,近年修通了一條長3公里的引水渠,拓寬了村公路,改造開發了丘崗山地。柑桔、布朗李、金秋梨、杜仲等基地相連成片,初具規模。被定為“生態農業觀光園”來規劃發展。村民發展種養業,服務業隊伍日漸壯大。縣液化氣站落户該村。村小學有6間教室。主要姓氏有朱、向、張、褚、萬、牟、姚、吳等,村民少部分為土家族。全村359户,1195人,男592人,女603人。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紅薯、洋芋、小麥、大豆等,年均糧食產量達465噸,人均380公斤。 [1] 

民和村村莊建設

民和村基礎提升

建設縣城“後花園”,先後籌措資金300多萬元,圍繞建設縣城“後花園”的目標,致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新修公路5公里、硬化公路5公里,公路入户率達100%;修建村部300平方米、體育休閒廣場300平方米;對原5000平方米老壋峪水庫清淤護堤、塘邊綠化,修建成了休閒垂釣中心;積極治理白色污染:合理設置垃圾池14口,專人負責收集,專車定時清運,消除垃圾污染,營造整潔有序的農村環境。

民和村植綠增綠

打造綠色“金招牌”,自2006年始在全村開展“戴綠帽”工程,縣綠化委員會在老壋峪水庫周邊建立了80畝的義務植樹基地,栽植香樟柏樹近3000多株,同時在水庫周邊鋪設了青石台階、修建了涼亭、架起了鐵索橋,一個山水相連、四季如春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生態公園應運而生。全村範圍內開展了“三邊”( 山邊、屋邊、路邊)造林工程,實施退耕還林700畝、生態公益林2000畝;道路綠化4公里;全村農户四旁、庭院綠化率達90%。

民和村經濟發展

民和村招商引資

找準發展“新鑰匙”——“十年前,該村靠着兩口‘舊窯子’(磚廠)過日子,山剷平了,地少了,日子卻窮了。”村民感慨的説道。“不能靠着犧牲土地過日子”,村支兩委一班人積極探索發展新出路。2010年成功招商湖南東市置業有限公司落户民和,投資5億元,佔地1000畝,建成100萬平米大型傢俱、五金、電器批發市場“湘西東市” ,2012年成功舉辦了“第二屆湖南傢俱博覽會”。

民和村產業富民

充實農民“錢袋子”。推動旅遊服務業轉型升級,發展綠色農業旅遊經濟,是民和人近幾年“讚不絕口”的事。張家界東線旅遊核心景區“萬福温泉”坐落在民和村,每年接待遊客近10萬人,全村10家土餐館提質升級成為“農家樂”,2家農業示範基地升級成農業觀光園,解決就業人員近400人,做活做強了旅遊休閒產業文章。藉助“張家界”品牌優勢,創建了“張家界山下紅”蜜桔基地2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300畝,農民的收入不斷提高,2013年全村總產值達1.2億元,人均純收入達9100元。

民和村獲得榮譽

該村先後被授予“全國農業清潔示範村”、“全國綠色小康示範村”、“全國先進文明村”。2014年,該村納入了全省“秀美村莊”建設,一個保留田園風光、留住鄉村記憶的生態宜居村莊招手走來,民和村將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和生態文化建設力度,努力實現生態良好、鄉風文明、人與自然和諧,打造“政興民和”秀美村莊。 [2] 
民和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