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合村

(黑龍江省志廣鄉下轄村)

鎖定
民合村是黑龍江省志廣鄉下轄的村,位於五常市志廣鄉所在地西部4.5公里處,常年有效積温2700℃,無霜期140天左右,年降水量650-680毫米。地勢南高北低,兩崗夾一溝,丘陵起伏,崗上土地瘠薄,溝下筏土冷漿低產,收入甚微,生活十分貧困。
中文名
民合村
地理位置
五常市志廣鄉所在地西部
年降水量
650-680毫米
耕地面積
耕地面積

民合村鄉村概況

據相關網站統計,全村8個自然屯650户,2776人,其中貧困户163户,貧困人口615人;勞動力總數1014人,其中貧困户勞力241人。幅員面積17916畝,耕地面積11190畝,其中水田3100畝,旱田8090畝,林地面積6376畝,水面面積350畝。

民合村經濟狀況

據相關網站統計,全村人均耕地4.03畝,水稻、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分別佔播種面積的27.8%。45.5%、27.7%。2000年全村糧食產量2355.5噸,人均產糧849公斤。村級沒有企業,養殖業沒形成規模,畜牧業收入6萬元,副業收入3萬元,勞務輸出收入4萬元,現有村部一處,糧食平均畝產210.5公斤,全村人均純收入922元。糧食產量和純收入較低,村級債務162萬元,村級債權133萬元。醫療衞生條件滯後。村民最基本的初級醫療保健得不到保障。

民合村扶貧工作

【貧困原因分析】
通過深入農户調查分析,造成民和村貧困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幾點,一是全村有70%的土地是丘陵。黃土成份大,十年九旱。二是由於是旱作區絕大部分旱田,產量低,收入少,長時間低於全鄉平均生活水平。三是應用科學技術差,種植結構不合理,廣種薄收,年年靠抬款借錢過日子。四是有相當一部分農户人口多,收入少,長期患病,缺少勞力,子女升學,孩子成家,蓋房等造成負債過多。
【扶貧發展目標】
1、產業化結構調整合理優化,大力改造中低產田,變旱田為水田5500畝。糧食作物實現品種優質化。特別是水稻以“五優稻一號"為主栽品種,實現食品綠色化。全村建缽育苗大棚405棟,移栽面積
8100畝。建蓄糞池16個,積造農家肥,栽培A級綠色水稻5000畝,既增產又增收。大牲畜存欄達到350頭。牛、生豬、羊、家禽出欄達到150頭、1000頭、200只、5000只。畜牧業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8%。
2、夯實基礎,抓好以農田水利建設為主的基礎建設,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變,全村水田面積達8600畝。水田面積佔全村總面積的76.9%。實現村屯、田間道路林網化。
3、教育、醫療設施水平得到提高,認真貫徹落實"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採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使全村兒童入學率、鞏固率達到100%。建成設備較為齊全,能夠治療常見疾病的村衞生所。
4、羣眾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03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50元,使50%的貧困户脱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