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主政治

鎖定
民主政治是在民主監督下少數派運用公共權力管理社會公共部門和服務公眾的行為。
中文名
民主政治
外文名
Democracy
核心內涵
1.選舉2.各政治主體的專門化、自主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制約化3.不同意見的合法化
詞    性
名詞

民主政治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有制憲丶政黨提名民主參選人。選舉制度和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基本內容

民主政治政治概念

民主政治,是民主制度的目標。要實現民主政治,需要先有民主入主議會組閣,而後才有民主政治,即先有民主而後有民主政治。奉行多數人統治的一種政治制度。與君主制寡頭制獨裁製相對立。作為一種比較完整的國家體制和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最初產生於古希臘的城邦國家。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過程中,擴大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礎,確立以普選制和議會制為中心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是最大多數人享有的最廣泛的民主
民主政治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民主政治反映國家的階級本質,不同階級統治的國家,民主政治的性質是不同的,並由此表現出特殊性和差異性;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又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實現其階級統治時必須遵循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則,如多數原則、確認和保護公民權利原則、代議制原則、有限權力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批判吸收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合理成分,為人類民主政治的發展開闢新的前景。

民主政治公共權力

政治,是人類共同體藉助公共權力(或特權),管理衝突並實現特定價值目標的方式和過程。首先,政治與衝突有關。人類共同體有很多人,人之間意見不一致,由此發生分歧和衝突;人類共同體要維持下去,就必須建構規則和秩序。政治就是以武力、説服、妥協等方式,解決分歧和衝突,並建立和維持秩序的方法、途徑和過程。從內容上看,分歧和衝突是由利益矛盾引起的,而利益矛盾是由利益的有限性與追求利益的無限性的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政治,就是將利益分歧和衝突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並使之秩序化,使追求利益的積極行為得以持續進行。政治現象又與公共權力有關。公共權力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合法的強制力。解決分歧和衝突,意味着規約人們的行為,而規約人們的行為必須依賴人們普遍認同的和必須服從的約束力。政治,就是藉助公共權力使解決分歧和衝突秩序化,其核心是支配和服從支配。人類管理衝突並建立和維持政治秩序的方式多種多樣,並且隨着生產方式的發展而發展。縱觀人類政治史,人類的政治生活方式經歷了神權政治、王權專制政治、權威政治和民主政治等。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中國政治理念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完善和發展。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必然要求。

民主政治核心內涵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是憑藉公共權力,和平管理衝突,建立秩序,並實現平等、自由、人民主權等價值理念的方式和過程。民主政治的核心內涵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選舉。現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是代議制,即民眾無法直接掌握和管理政權,只能選擇民眾中的少數精英分子代行權利。因此,選舉領導人是民主政治的第一個核心內涵。民主政治中的選舉,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首先是自由選舉,保障選舉人的自由意志,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強迫選舉人。其次,定期更換領導人。再次,選舉必須是選擇行為,即選舉人在兩個以上候選人中選擇一個人。只有一個候選人的選舉,只是推舉或擁戴行為,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選舉。這就意味着,兩名以上的候選人必須競爭同一個職位,選民從中選擇一名候選人。總之,選舉是體現“主權在民原理”的最為重要的環節。
第二,各政治主體的專門化、自主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制約化。從橫向上看,政黨、行政、立法、司法等政治機構是獨立機構,即專門化的、角色邊界清晰而明確的、互不相屬的結構。從縱向上看,不同層級的政治機構都是相對自主的機構,而不是隻聽命於上級機構的下屬機構。橫向的和縱向的各政治機構之間是相互制約的互動關係,而不是某一特定政治機構控制或支配其他政治機構的單向影響關係。
第三,不同意見的合法化。民主是共同體成員以普遍認同的程序和規則為依託,和平地解決利益衝突,使得各利益主體追求利益的積極行為得以持續進行的制度安排和實際行為過程。因此,按特定程序,自由發表任何不同意見是民主的根本。同時,不同意見的合法化,是自由、平等的選舉和各政治機構之間縱向的和橫向的制約關係得以實際運行的根本保障。

民主政治具體釋義

民主政治系統簡介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方式的高級形態,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複雜的和完整的系統。
在第一個層面,民主是原理體系。如,人的尊嚴原理、平等原理、自由原理、主權在民原理等。
人的尊嚴原理,是指不論性別、地位、貧富,人的自身價值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價值。人的尊嚴是人類社會的最高終極價值目標,民主主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的尊嚴。
平等原理,是指人生而平等,應擁有相等的權利。現實生活中,每個人能力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不可能享受絕對平等的權力,所盡的義務也不可能是絕對平等的。但就人的價值而言,人之間應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自由原理,是指人自主地支配自己,而不受他人的強制和支配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自由不是絕對的,是在相應的法規制度之下的自由。首先,一個人的自由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其次,為每個人都能獲得儘可能多的自由,每個人都必須讓出一部分自由給國家,由國家以制度、規則等形式制約人的行為,以保障更多的人享受更多的自由。
主權在民原理,是指國家權力來之於人民,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因此,由人民授權產生政府,政府必須遵從人民的意願。主權在民這個思想,起源於西方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並在啓蒙運動中得到體現。

民主政治原則體系

在第二個層面,民主是一系列的原則體系。如,討論原則、妥協原則、多數原則等。
討論原則。首先,討論原則以異議、意見、反對派的存在為前提,並以討論的方式交流各自的不同意見,求大同存小異,制定同一政策的方式和途徑。其次,討論是和平地解決分歧和衝突的方式和途徑。再次,討論是公開地交流不同意見,讓公眾瞭解並參與政策制定過程的方式和途徑。
妥協原則。是指為達成具體的目的,意見相異或對立的各方調整各自的意見,以達到相對一致的方式和過程。首先,妥協的目的是為制定出更為創造性的政策。其次,妥協是相互瞭解和理解對方的意見的過程,而不是各方只顧堅持自己的意見。再次,妥協是各方反省自己的意見,以發現和創造共同點的過程,而不是一方盲目地、絕對地順從另一方。
多數原則。妥協原則和多數原則是將討論原則現實化的途徑和方法。討論原則是民主主義的根本原則,即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分歧和衝突的方式。妥協原則是討論得以和平地進行所必須的原則。而多數原則,則是將討論引向決策的方法,即少數服從多數。

民主政治遵守規則

在第三個層面,民主是寬容的心態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寬容的心態有兩層含義:一是承認自己的能力的有限性;二是承認他人的存在。遵守規則的習慣,是指人的行為比較理智,不輕易用感情支配行為。人類共同體有序化所必需的各種規則,自覺而普遍地得到遵守。
寬容的心態和遵守規則的習慣是民主的社會基礎,是身份和習慣上的平等,是一個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是一種社會狀態和風氣。誰也不否認社會民主作為民主政體不可缺少的基礎的重要性,也不否認基層的初級民主可能比民主的任何方面更有價值。
在第四個層面,民主是一系列的制度。制度,主要規定各政治主體的產生方式、行為方式及其相互之間的穩定的關係模式。最基本的制度有代議制度、政府制度、政黨制度、司法制度、輿論制度等。
在第五個層面,即實踐層面,民主是一系列的行為過程。如選舉行為過程、決策行為過程、參與行為過程等。在實際政治過程中,只有以具體而詳盡的程序和規則來規範制度運行的每一個具體環節和各政治主體的每一個具體的行為環節,政治制度才能得以現實化。不然,政治制度將是一紙空文。從這個意義上講,民主,又是一系列的程序和規則。
綜上所述,民主是由多個因素構成的完整的系統,各因素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各因素不可缺少。

民主政治發展途徑

民主政治研究
認真總結多黨合作的實踐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創造了許多重要的經驗:一是明確指導思想,鞏固思想基礎,多黨合作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指導思想是靈魂,是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多黨合作才有共同的目標和理想。二是堅持一致性與多樣性的統一,多黨合作才有存在和發展的根據。在多黨合作中,一致性集中體現為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多樣性則表現為承認和照顧同盟者的具體利益。一致性是包容着多樣性的一致性,多樣性是在一致性基礎上的多樣性。三是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多黨合作才能保持寬鬆穩定、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四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進行理論和實踐創新,多黨合作才能與時俱進。加強參政黨建設,使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相互促進。民主黨派要搞好自身建設,充分履行基本職能,切實落實參政黨建設的目標和原則。長期以來,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為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完善作出貢獻。在新世紀新階段,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發揮民主黨派監督作用的總原則是:在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發揚民主,廣開言路,鼓勵和支持民主黨派與無黨派人士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各項工作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且勇於堅持正確的意見。民主黨派應適應新世紀新階段形勢發展的要求,按照參政黨建設的目標和原則加強自身建設。參政黨建設的目標是:建設成與中國共產黨長期親密合作、共同致力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參政黨。參政黨建設的原則是:體現黨的領導與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統一、體現進步性與廣泛性的統一、體現政治聯盟的特點。
擴大有序的政治參與,發揮參政黨作用。民主黨派的政治參與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利益表達,即在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廣大成員和所聯繫羣眾的利益。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上,充分反映廣大成員和所聯繫羣眾的意見建議,並向黨和政府提出政策性的意見建議。二是向廣大成員和所聯繫的羣眾進行政治教育工作,使他們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瞭解中國的政治規則,明確參政黨的政治責任,培育參政意識,從而積極負責地參與政治活動。只有通過有序的政治參與,才能真正反映廣大成員和所聯繫羣眾的意見,維護他們的利益。
重視中國特色政治文化建設。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相輔相成的。中國特色政治文化建設,要與中國政黨制度建設的要求相適應。應加強中國特色政治文化方面的教育,使中國特色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為公民所自覺遵從,形成比較穩定的、一貫性的政治傾向和心理。

民主政治重要意義

民主政治足跡

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非常重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十七大報告把“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為報告的十二個組成部分之一,是十七大報告的一個亮點。在十七大報告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個詞語共出現了10次,“民主”這個詞語共出現了69次(十六大報告出現了58次),“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詞語共出現了5次。

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本質

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評判是否民主的關鍵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期待、需要和願望,是否能夠給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不能光喊口號,而要看實效。 [1]  馬克思主義認為,民主是一種國家形態和國家制度,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實行民主制度。社會主義如果不具備民主的政治特徵,就是不夠格或不完全的社會主義。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順利進行。

民主政治必要條件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條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華民族的騰飛振興,既要靠物質文明的發展進步,又要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支持配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要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配套進行、協調發展,不能急於求成、盲目超前,但也不要消極滯後。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更好地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制定與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報告特別強調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要求“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第一次提出“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強調“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民主政治必然要求

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是法治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要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保障。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不能有效規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有可能變成封建制的、甚至奴隸制的市場經濟。在變形的市場經濟中,更容易產生腐敗和經濟混亂。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優點並遏制市場經濟的弊端,才能保證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才能有效遏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嚴重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才能為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民主政治重要體現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全面進步的關鍵環節。民主政治的發展程度與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民主政治的發展可以為社會文明的健康、理性、和諧、科學發展提供政治保障。

民主政治根本措施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措施。歷史證明,保持社會穩定,最根本、最靠得住的辦法是實行民主政治。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保證國家與社會的長治久安,才能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才能保持政權的穩定、政治路線和政策的穩定、經濟社會制度的穩定。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可以提高黨和國家的幹部的民主意識,從而對遏制腐敗、澄清吏治、反對官僚主義產生積極作用。

民主政治基本特徵

民主政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中國的民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人民民主,這是被歷史證明的客觀事實。中國人民當家作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實現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建的。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根本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的民主是由最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在中國,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就從經濟基礎上決定中國的民主不受資本的操縱,不是少數人的民主,是最廣大人民的民主。在中國,享有民主權利的人民範圍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中國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可靠保障的民主。人民民主專政,一方面要求在人民內部實行最廣泛的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證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為人民服務;另一方面要求對破壞社會主義制度、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貪污賄賂和瀆職等各種犯罪行為,依法使用專政手段予以制裁,以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國家政權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原則。實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發揚民主,集體議事,使人民的意願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和反映,在此基礎上集中正確意見,集體決策,使人民的意願和要求得以落實和滿足。實行民主集中制,還要求“尊重多數,保護少數”,反對無政府主義的“大民主”,反對把個人意志凌駕於集體之上。

民主政治優越性

第一,既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又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在中國的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處於領導核心地位,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都自覺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在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作用的過程中實現領導權。
第二,既有集中,又有民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有利於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合作,通過民主協商形成科學決策,集中力量辦大事;又有利於避免多黨競爭、互相傾軋造成的政治動盪和一黨制的種種弊端
第三,既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顧各方面的具體利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根本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的階層、羣體有不同的具體利益和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體現一致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第四,既有共同的政治基礎,又“和而不同”。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同時,各民主黨派又有各自的特色,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民主政治深化民主的設想

民主政治現代民主誤區

提起民主,人們就直接想起“選舉”,彷彿通過“選舉”就能實現人民主權、就能實現多數人統治,但是實際上人們還會感到自己的權利常常被侵犯,會感到社會環境不安全、缺陷比較大,而這些問題卻會長期無法解決。這是我們一貫的認識上的偏差造成的:在社會矛盾衝突激化的時候,社會內部反抗的矛頭總會指向社會最上層,彷彿社會最上層應該對這一切負全部的責任,這樣當然能給社會最上層施加壓力,促使社會最上層不斷關注老百姓的社會生活,但事實上整個社會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解決社會下層管理的問題是民主最終的目的,而最瞭解社會下層管理的人只能是社會下層勞動者和他們的直接管理者。
社會上層例行選舉制度,但是每個生產單位的管理都是“獨裁”的。這樣的情況下當然老百姓難以認為自己真的可以行使主權,總會感到對自己面臨的問題無能為力。這種狀態和整個社會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有關,每個生產單位的內部管理中合理存在商業機密,一切管理活動都圍繞經濟效益展開,而生產管理的各項規則常常會成為形式主義。政務公開是一種很好的管理方式,企業內部也鼓勵信息合理分享,但是在一切管理活動圍繞經濟效益展開的大環境下,政務公開、信息分享的地位也會低於經濟效益,使這些工作維持在一個非常勉強的水平。
提高信息管理者的地位能解決上面談到的問題,當信息管理者不再被生產管理者所掌握,政務公開和信息分享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能實現信息的實時分享,有助於減少缺陷、不斷優化流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每個生產單位能自然而然的獲得經濟效益,惡性掠奪和競爭會在流程優化的過程中被過濾,實現“每個生產環境的民主”。當所有這些生產管理信息上傳和彙總,就能實現真正的計劃經濟,這樣人們的切身利益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面臨的問題能得到最好的解決,實現“大的社會環境的民主”。
這樣的過程能直接防止腐敗現象。商品經濟和以前的自然經濟狀態下的社會管理都缺乏有效的信息控制,在自然經濟時期,地方在違背朝廷意願的時候,會用到“天高皇帝遠”這個詞,會考慮自己是否在“天子腳下”,言下之意,距離朝廷較遠的地方居民或者官員可以比較容易得違背朝廷意願,因為朝廷難以知道這些信息。這種狀態下的管理依靠每個管理者的責任心、能力和手中的權力,而每個管理者也同樣面臨無法掌握下屬、同事和社會環境中的所有信息的困境,這樣的狀態下,只能靠手中的權力做為“籌碼”,獎勵、提拔維護自己利益的人,懲罰、驅趕損傷自己利益的人。所以這裏面的關鍵問題在於對信息的控制和有效管理,如果每個領導者能全面瞭解社會生產環境的信息,這些信息能合理分享在這個生產環境中,生產過程中的獎勵和懲罰就能自然而然的按照人們普遍認可的規則發生,即便領導者手中的權力也無法逾越這些規則,否則他們直接會失去領導的力量,除非他們有能力利用手中的權力禁止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分享
信息高效、合理的分享在社會正式管理的信息系統中,人們有在官方管理的信息系統中説話的權利,這很自然就是一種民主的狀態,獨裁統治必然限制或禁止個人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再獨裁的統治者都不允許將錯誤和缺陷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否則一定會失去人們的支持。社會中隨便講話不是民主民主是和社會的有效的交流,這個交流離不開社會對信息的正式管理。在我們沒有找到有效管理社會的方法時,其實只能獨裁、必須限制言論,因為在沒有有效的管理辦法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抱怨“人性惡”,於是內部開始鬥爭,開始混亂,甚至引起內戰和分裂。

民主政治現代民主缺陷

  1. 由於民主選舉並不能直接解決人們面臨的問題,解決問題還是需要實際的方法,在找不到方法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在抱怨人性惡,抱怨政府、抱怨周圍的人。當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人們只能抱怨人性惡,其實這是方法和能力的問題,不是人性的問題。
  2. 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出現,在選舉過程中,選舉人根本不知道哪個被選舉人最合適,選舉人不知道被選舉人該如何實現自己的主張,甚至不瞭解或不認識被選舉人。
  3. 在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時候,民主選舉並不能使人們暢所欲言,人人自危的狀態會非常嚴重,由於信息不流暢,各個管理層內部的決策能力也會受到影響,而人性惡的觀點使溝通狀態更加惡化,導致人與人之間相互傾軋的狀態。
  4. 由於每個社會生產單位的管理是“獨裁”的方式,社會生產管理層面缺陷很高,會給政府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民主選舉本身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民主政治最佳民主狀態

  1. 依賴有效的信息分享環境,每個人都能不斷表達自己的相關觀點,以達到改善和解決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的目的。
  2. 依賴有效的信息分享環境,來自基層的各種信息能直接得到彙總和分析,來自基層的問題能得到最有效的解決和討論。
  3. 在各個生產環境和各個管理層建立有效的考核規則並嚴格記錄,合理分享,作為入職、升職或者參加選舉的依據。
  4. 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能按照當事人的意願合理的分享在社會中,以期待將來得到解決。

民主政治雅典式民主

民主政治簡介

雅典式民主(有時被稱為古典民主)是在公元前508年於古希臘城邦雅典(包括雅典的中心城邦及其周邊的阿提卡地區)發展出的一套民主體系。雅典也因此成為最早的民主政體之一。雖然其他的希臘城邦也設立了各式各樣的民主體制,其中大多數也借鑑雅典的模式,但它們沒有一個能如同雅典的民主體制一般有力、穩定且具備良好的明文規定。雅典民主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對直接民主制度的實驗——因為選民並非選舉民意代表而是直接參加對立法和行政議案的投票。

民主政治內容

雅典民主是一種公民自治,但它與現代民主制度的差異仍然是巨大的。首先,雅典民主的參與權並非如現代基於居民, 阿提卡的女性被認為是不完整的人,奴隸被認為是物品,不算人;其次,由於制度的不完善,它的政府的效率非常低。政治家們為了名利經常借演講互相詆譭,選民的民意會受在劇場中上演的政治諷刺戲劇的巨大影響都是無法忽視的事實。然而由於參與權有無的劃分與經濟上的階層無關,因此雅典民主的選民參與程度在那個時代來説已經非常高。這種制度為希臘文明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