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蜀雲

鎖定
毛徵(1843-1906),字蜀雲,又字叔雲,清四川仁壽人。泰安著名良吏。 毛徵光緒六年(1880)進士,“以詞林尹山左(山東)”(《毛老父台德政碑》),其中在光緒十八年(1892)、二十六年(1900)、二十八年(1902)三次出任泰安知縣。毛蜀雲居官正直,切心民疾,“興學決獄,振貧鋤盜”,皆為民所稱。而且其審時度勢,“遠識有足多者”。史稱毛公“三治泰安,泰安益治。” 巍巍泰山,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及眾多的文物古蹟,使“學問淵博”的毛蜀雲無比傾慕。對於泰山的歷史文物,毛蜀雲是加意保護。光緒十九年(1893),存於岱廟環詠亭的秦篆刻石突然失盜,為挽救這一價值連城的國寶,毛蜀玉聞報後立即下令泰安戒嚴,封鎖出路,“大索十日,石不得出境”,竊賊無奈,只好棄石於泰城北門橋下,倉惶而遁。毛蜀雲查獲原石後,移存岱廟道院,令人嚴加看護。這一珍貴石刻保存,主要應歸功於當年毛公的保護措施。
本    名
毛徵
蜀雲,又字叔雲
出生日期
1843年
逝世日期
1906年
和聖墓是春秋魯國名臣柳下惠葬地,在泰山南麓柳裏村附近(今新泰市天寶鎮)。毛蜀雲一任泰安,便前往聖墓拜謁,二任又至。毛蜀雲還查考史料,對和聖墓址作了考證。由於年代久遠,當時和聖真墓荒廢已甚“墓地向系平原,因山河改道,遂被衝齧”,“享堂祭田,均已廢失”。眼前所見,使毛公痛心不已,毅然以修復這一古蹟為己任。他全面勘察墓址,多方籌集資金,並設計工程藍圖。然而就在這時,毛蜀雲接到外任調令,只好匆匆離泰赴任,重修和聖墓之舉遂中途擱置。 “一官成底事,驅馬自年年”。毛蜀雲在宦途奔波中,仍念念不忘和聖墓的修復,光緒十九年(1903)他奉調三知泰安,終於一申舊願。毛蜀雲捐銀千兩,委派泰安士紳錢奉祥、楊玉成督工興修, “經始於壬寅(1902)十月,竣工於癸卯(1903)三月”(《德政碑》)。重修後的和聖墓,周圍砌以巨石,墓頂有灰土加固。墓園佔地二畝八分,四角皆立界石,南、北、西三面各築土堤。又在墓東臨河一面,修築石壩,用來抵禦河水沖刷。工竣,毛公親自題“ 和聖墓”三大字,刻石立於墓前。 [1] 
參考資料
  • 1.    人物  .山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