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蚶

鎖定
毛蚶是蚶目蚶科毛蚶屬貝類, [7]  俗稱毛蜆子、泥蚶、麻蚶子。 [8]  貝殼中形,兩殼膨脹,左殼大於右殼;殼頂部膨大,位於背部中央之前;殼的前部短,殼表有31-34條規則的放射肋,肋平,肋間溝有生長刻紋;左殼的刻紋較粗糙;殼表被以毛狀棕色殼皮,在邊緣處的肋間溝內更明顯;殼內前肌痕近菱形,後肌痕略呈扇形;殼內緣有粗的缺刻;鉸合部直,鉸合齒,前後端者大;韌帶面呈菱形。 [7] 
毛蚶分佈於朝鮮半島、日本及越南。在中國渤海(河北,唐山,秦皇島,天津一帶)、黃海(山東半島沿海一帶)及東海(浙江舟山寧波沿海一帶)也能看到其身影。棲息於潮間帶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淺水區, [7]  尤喜於淡水流出的河口附近,以4-8米居多。 [9]  其用鰓絲過濾海水中的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 [7]  生殖腺包在消化腺(內臟團)的周圍,性成熟時雌體性腺呈(紫)紅色,雄體呈黃白色,卵在海水中受精孵化。生活在渤海遼東灣的毛蚶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產卵。個體一次排卵量可達200萬-300萬粒,產卵水温多在25-27℃間。 [9] 
毛蚶是蚶科中重要的經濟種,也是中國北部沿海主要的經濟貝類之一,已開展較大規模的人工養殖。 [7]  在2007年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10] 
中文名
毛蚶 [1] 
拉丁學名
Scapharca subcrenata
別    名
毛蛤
麻蛤
麻蚶
瓦楞子等 [2]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列齒目
蚶科
毛蚶屬
毛蚶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Lischke,1869

毛蚶形態特徵

毛蚶貝殼中等大小,殼長40-50毫米。殼質堅厚,雙殼膨凸,背側兩端略顯稜角,腹緣前端圓,後端稍延長,通常兩殼大小不等,右殼稍小,殼頂突出並向內捲曲,位置偏向前方。殼面放射肋突出且較密,有30-34條放射肋,肋上有方形小結節,狀似瓦壟,在左殼尤為明顯,腹側有明顯的生長紋。外殼覆蓋着一層深褐色絨毛,殼面和殼內均為白色。前閉殼肌痕小,近馬蹄形;後閉殼肌痕大,近方形。鉸合部呈直線形,齒密而小,約50枚。 [2]  [4] 

毛蚶近種區別


毛蚶
體量
殼長40-50毫米
/
特徵
貝殼中形,兩殼膨脹,左殼大於右殼;殼頂部膨大,位於背部中央之前;殼的前部短,殼表有31-34條規則的放射肋,肋平,肋間溝有生長刻紋;左殼的刻紋較粗糙
貝殼小型到大型,似不規則四邊形到橢圓形,不等殼或偶爾等殼。殼表有明顯的放射肋。內側腹緣有細齒狀。絞齒盤薄而筆直,有許多細齒
圖片
毛蚶 毛蚶
大毛蚶 大毛蚶

毛蚶棲息環境

毛蚶是一種廣温廣鹽性的埋棲型貝類,其適應能力較強,一般情況下能抵禦棲息環境的變化。常生長在潮下帶、潮間帶、近岸及河口地區水深20米以內的泥質或者沙泥質底質中。有適量淡水流入的內灣是最適宜的棲息水域,鹽度在21.0‰~28.8‰,水温為18~28℃。潮下帶毛蚶的棲息狀態為三分之一左右的殼體卧於泥中,兩殼略開;而潮間帶分佈的毛蚶具有較強的滲透壓調節及抗幹露的能力,其整個軀體卧於泥中,表面形成略長形的出入水口。
毛蚶稚貝的棲息方式不同於成蚶,其需要經歷一個時期的附着生活。稚貝通常以活體為附着物,有時也附着在一些固定懸浮的物體上。

毛蚶生活習性

毛蚶節律行為

毛蚶活動強度的季節變化主要是受水温的影響。毛蚶在初春活動較少,覓食強度弱,胃含物少,大部分是半胃。6月份以後活動頻繁,尤其是繁殖前期,由於需要大量攝食,此時毛蚶的活動強度最大。

毛蚶覓食行為

毛蚶為濾食性貝類,主要以圓篩藻、舟形藻等一些硅藻類浮游植物,橈足類附肢、雙殼類卵和浮游幼體等有機碎屑為食。毛蚶的濾食能力較強,一隻毛蚶每小時的濾水量可達5升左右。
毛蚶活動能力弱,不具備對餌料的追逐能力,只能憑藉水流經鰓濾食,對餌料生物種類的選擇性較差。毛蚶的鰓上着生有前纖毛、前側纖毛和側纖毛,食物顆粒的攝取是通過鰓與3種纖毛的組合運動來進行的,它可以保留粒徑在特定大小範圍內的顆粒,被選定的顆粒隨後被運送到唇瓣,不被選擇的顆粒由粘液包裹並以假糞的形式排出。在適温範圍內,温度越高,其攝食活動越強,新陳代謝越旺盛。毛蚶個體大小的差異並不引起食料組成的改變,主要食物組成成分比較穩定,其攝食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其生活環境中餌料生物的變化。

毛蚶潛沙行為

開始潛沙前,毛蚶自然撒落在底質表面並開始準備伸出斧足,此階段平均用時15~25分鐘,其間毛蚶基本保持靜止不動的狀態。
在潛沙階段平均用時10~20分鐘。毛蚶首先將貝殼緩緩張開,再伸出斧足,然後停留在底質表面,這種行為是毛蚶開始潛沙的標誌。之後,毛蚶開始豎殼,利用斧足與底質表面產生的摩擦作用將殼豎起,腹緣朝下,殼頂向上。殼豎起後,毛蚶出現集羣行為,原來零散分佈的毛蚶聚集後再開始下潛。下潛時,毛蚶以開閉殼的方式通過前後擺動逐漸潛入底質中。潛入底質後,毛蚶以殼的後緣在底質表面形成水孔,豎立埋棲在底質中,此時潛沙行為結束。

毛蚶移動行為

毛蚶為底棲貝類,移動性小,幾乎終生生活於固定區域內。與成蚶不同,稚貝具有較強的移動能力,其在泥層表面移動爬行時,可爬行20釐米以上;其在水泥池池壁爬行時,可爬行100釐米以上。此外,稚貝還具有一定的自行移動的調節能力。在光線直射條件下,附着在陽面的稚貝逐漸向背面移動。

毛蚶分佈範圍

毛蚶廣泛分佈於東亞的中國、日本、朝鮮沿岸,在中國以萊州灣、渤海灣、遼東灣、海州灣等淺海區資源尤為豐富,遼寧錦州、河北唐山、天津北塘、浙江象山港和山東羊角溝等均是毛蚶的重要產地。 [2] 
毛蚶分佈圖 毛蚶分佈圖

毛蚶繁殖方式

毛蚶大多為雌雄異體,個別為雌雄同體,生殖腺包在消化腺(內臟團)周圍,性成熟時雌性性腺為桔紅色,雄性性腺為乳白色,生殖孔開口在後閉殼肌的腹面,左右各1個。生殖腺發育主要分為5個時期(增殖期、生長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或4個時期(生長期、成熟期、排放期、排盡期)。中國連雲港毛蚶性腺發育的5個時期分別為:增殖期(3-4月),生殖腺發育不明顯,肉眼不能分辨雌雄;生長期(5-6月),性腺發育明顯,肉眼可辨雌雄;成熟期(6-7月),性腺幾乎充滿整個內臟團並延伸到足的基部;排放期(7-9月),排放初期有少量排放,肉眼無法判斷是否已排放,大量排放後的性腺飽滿度明顯下降,肉眼很容易鑑別;休止期(10月-翌年2月),軟體部消瘦,性腺不明顯,不能分辨雌雄。 [2] 
毛蚶繁殖方式為卵生型,產卵量較大,殼長為3-4釐米的雌蚶一次可產卵250-300萬粒。繁殖期間,雌、雄個體分別將成熟精卵從生殖孔排出體外,在海水中完成受精,浮游一段時間後附着變態為稚貝,再進一步發育為成體。受水温、餌料等環境因素影響,不同海區的毛蚶繁殖期略有差異,但大都集中在7-9月,當水温達到22-24℃時開始產卵,水温為26.7℃左右進入繁殖盛期。中國遼東灣毛蚶的繁殖季節為7月上旬至8月末,此時水温為22-27℃,產卵盛期在7月15日-30日,水温為24-26℃。毛蚶生殖腺在繁殖期具有分批成熟、分批排放的特點,第一次排放量最大,高峯間隔約半個月,一般可排放3-4次。 [2] 
在水温為(26±1)℃時,受精卵在15-18、20-25分鐘先後排出第一、第二極體,完成第一、第二次成熟分裂;受精約30分鐘時,雌、雄原核形成;35分鐘時,雌、雄原核各自形成染色體組;40分鐘時,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成2個大小不等的卵裂球;55-60分鐘時,受精卵第二次卵裂成1大3小4個卵裂球。 [2] 

毛蚶保護現狀

毛蚶保護級別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5] 

毛蚶種羣現狀

20世紀60-80年代,毛蚶資源量和採捕數量都很大,僅渤海灣資源藴藏量就曾達數十萬噸,1976年河北省毛蚶產量達到最高水平4.1萬噸,不僅是漁業生產的重要捕撈對象,也是重要的出口創匯品種。進入20世紀80年代,受過度捕撈及生境破壞等因素影響,毛蚶資源和產量開始大幅度下降,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5] 

毛蚶致危因素

  • 過度捕撈:毛蚶除冰凍和酷暑季節外幾乎長年可以進行採捕。因蝦塘混養毛蚶的需要,刺激沿海地區的漁民和農民大量採捕毛蚶苗,致使毛蚶資源在蚶苗階段就遭到破壞。此外,由於人類大量翻動海泥捕撈毛蚶,致使毛蚶的數量減少,剩餘的毛蚶也因被海泥掩埋,時間過久而窒息死亡。
  • 環境污染:沿海地區有燒殼灰的習慣,吸殼船的大量作業,破壞了毛蚶的生態環境。另外,機動漁船拖網作業長期不斷地往返拖網,導致分佈區的灘塗底質組成遭到嚴重破壞,影響了毛蚶的附着和生活。

毛蚶保護舉措

  • 保護水產種質資源:中國在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遺傳育種價值的水產種質資源主要生長繁育區域建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如在浙江省建立象山港藍點馬鮫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毛蚶種質資源。
  • 增殖:日本根據毛蚶的生活習性和繁殖特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人工繁殖,提高毛蚶成活率。日本在淺水區養殖毛蚶,設計專門的收集裝置收集毛蚶的卵子,之後將卵子運送到育苗牀上,幼蟲在此孵化,因被捕獵的危險下降,因此幼蟲成活率較高。當幼蟲長到約10毫米時,就將其轉移到成蚶育苗牀上,一年即可收穫。
  • 放流:為遏制漁業資源衰退趨勢,改善沿海生態環境,中國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2020年中國遼寧省錦州市開展毛蚶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投放毛蚶幼貝苗種的規格為0.5釐米以上,共計投放毛蚶苗種6000萬粒,分兩次投放完成。

毛蚶主要價值

毛蚶生態價值

毛蚶是沉降物攝食者,可以將沉降下來的有機物重懸浮加以利用。毛蚶對沉降物的攝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有機物的積累,其將攝食的物質以組織生長、排泄物等形式重新分配,提高了生態系統物質利用效率。毛蚶代謝活動還可以排泄銨離子、碳酸氫根離子等廢物,增加水體中無機營養鹽的濃度。此外,毛蚶從水體中濾取大量的浮游物,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繁生而影響水體葉綠素含量和透明度。

毛蚶經濟價值

毛蚶的產量高、經濟價值大,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重要的經濟貝類。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幾個國家陸續開展了毛蚶半人工採苗、室內人工苗種繁育、稚貝中間暫養、毛蚶室內無附着基苗種繁育等相關繁育技術的研究。2006年,中國頒佈《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提出通過開展增殖放流工程以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到2022年,在中國遼寧省、天津市、浙江省等省市都相繼開展了毛蚶增殖放流活動,毛蚶的產量得到提高,在市場中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毛蚶營養價值

毛蚶的味道鮮美,營養成分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達64%,比文蛤、翡翠貽貝、牡蠣的都高,與美洲簾蛤、縊蟶、泥蚶的蛋白質含量相當,僅低於馬氏珍珠貝;糖含量達12.6%;微量元素含量較為豐富的是鐵、鋅、錳。另外,毛蚶中維生素B族含量豐富,在20世紀60年代,研究者就開始從毛蚶中提取維生素B12。但是毛蚶在食用時曾經引起人類甲肝病毒感染。

毛蚶藥用價值

毛蚶的殼肉均可入藥,作為中藥可以治療消渴病。由於毛蚶自身含有血紅素,一直被看作養生補氣的良品。1996年研究發現,毛蚶組織水解物不僅對於降低血糖血脂,治療乳腺增生有較好的功效,而且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從毛蚶組織中所提取的多肽成分,也對於抑制腫瘤發生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毛蚶體內的血紅蛋白不僅是一種攜氧的載體蛋白,更有抗菌抑菌的作用,該抗菌蛋白組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和四聯微球菌具有較強的抑菌活性。此外,毛蚶血淋巴中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如溶菌酶、凝集素、溶血素和防衞素等。

毛蚶養殖技術

  • 養殖條件
  1. 稚貝來源:利用採自濱州無棣自然海域成貝、在日照新慧育苗場繁育出的毛蚶稚貝,規格為1.0-1.5毫米。 [6] 
  2. 池塘條件:工廠化育苗水泥池,單口面積25平方米和36平方米兩種,水深1.4-1.6米,池底坡度10%左右,斜向出水口,有進排水、加熱、控光和充氣設施,每池佈設16、20個散氣石。毛蚶苗種培育車間分東西兩個,東車間共26個池子25平方米(面積)×1.6米(深)、西車間一共52個池子36平方米(面積)×1.4米(深)。東車間以培育篩選的小苗為主,西車間以培育篩選的大苗為主。 [6] 
室外蝦池為面積1.5公頃左右的長方形土池4個,水深2米。 [6] 
培育用水:抽取的自然海水在沉澱池沉澱後,經過沙濾池沙濾注入蓄水池,蓄水池進水口使用200目篩絹網袋再次過濾。水温18-28℃、鹽度20左右。 [6] 
水位控制:培育池水位控制在40-60釐米。 [6] 
  • 室內水泥池準備
  1. 池塘處理:水泥池事先用30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浸泡消毒,反覆沖刷後注入用200目網濾的海水30釐米。 [6] 
  2. 附着物鋪設:選擇自然海區灘塗的表層海泥作為附着物,經曝曬風乾後備用。布苗和分池時使用的新池,應提前鋪設附着物。海泥稱好後在桶中加入開水沖泡0.5小時進行消毒處理,充分攪勻浸透後,用200目網袋過濾,然後按照100克/平方米將海泥均勻潑灑於培育池。潑灑海泥過濾液時,調大充氣量,以使其均勻鋪設於培育池中,潑灑結束後停止充氣,讓其均勻下沉。 [6] 
  • 室內培育期管理
  1. 水位控制:培育期間水位保持40-60釐米。 [6] 
  2. 布苗倒池:布池時間根據育苗場生產情況,一般在7、8月份。布池時掌握小規格稚貝(1.5毫米以下)密度控制在150-200克/平方米,大規格稚貝苗種(1.5毫米以上)布池密度在250-300克/平方米。隨着稚貝生長及時倒池疏苗,一般根據生長情況每隔10-15天倒池1次。倒池時將池水排幹,在排水口用目數適宜的篩絹網(20-40目)在出水口接住排出的毛蚶稚貝。 [6] 
  3. 光照調節:隨着稚貝生長,光照強度由500勒克斯逐步增加至2500勒克斯。 [6] 
  4. 充氧:苗種培育期間需連續充氣,前期微氣量,後期逐漸增大,氣量大小以水面不出現沸騰狀態為宜,既確保水體中溶氧充足,也避免將底泥攪起,給毛蚶創造穩定的生長環境。 [6] 
  5. 換水:前期每天換水2次,每次換水量60%,中後期每天換水3-4次,每次換水量70%-80%。 [6] 
  6. 餌料供給:在室外蓄水池施灑生物肥水素培肥水質,通過控制換水量調節池中餌料生物密度。根據池中貝類密度與重量、餌料密度等情況及時調整換水量。 [6] 
  7. 水質調節:定期對室外蓄水池和培育池塘水質進行檢測,主要檢測指標包括温度、鹽度、溶氧、pH、化學耗氧量、氨氮、亞硝酸鹽等。根據水質監測情況,及時採用潑灑微生態製劑、換水等方式進行水質調節。試驗期間水質各項理化指標控制在:pH值8.0-8.5,比重1.018-1.023,溶氧>4毫克/升,氨氮<0.5毫克/升。 [6] 
  • 毛蚶稚貝室外池塘培育
  1. 清池:進水前,徹底清除池底污泥和雜草,平整池底,壓實池沿,經20-25天曝曬,用漂白粉15-20毫克/升全池潑灑消毒。 [6] 
  2. 肥水:進水口設60目篩絹網,毛蚶苗入池前1周進水。前期進水40-50釐米,施氮肥3-5毫克/升、磷肥0.3-0.5毫克/升,水色呈淺黃綠色,透明度保持25-30釐米。毛蚶苗入池後7-10天逐步將水加至1.5米,入冬前將水加滿。 [6] 
  3. 移養:殼長大於5毫米以上即移養到室外池塘進行培育。移苗時避開暴雨等惡劣天氣,用小船將毛蚶稚貝均勻施撒在池塘中。 [6] 
  4. 移養密度:殼長5毫米左右的毛蚶苗種,放養密度為1500粒/平方米;殼長7毫米以上的毛蚶苗種,放養密度為800-1000粒/平方米。 [6] 
  5. 換水:根據池塘水色決定換水量,殼長<15毫米,日換水5-10%;殼長>15毫米,日換水15-20%。定期測量各項水質指標。 [6] 

毛蚶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毛蚶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35 千卡
蛋白質 15.9 g
脂肪 2.2 g
膽固醇 110 mg
脂肪酸 1 g
飽和脂肪酸 0.4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6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3 g
水分 66 g
碳水化合物 12.9 g
灰分 2.9 g
葉酸 11 μg
αE 2.5 mg
870 mg
41 mg
140 mg
55 mg
60 mg
1.39 mg
113 mg
0.13 mg
4.1 m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1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7 mg
煙酸(煙酰胺) 1.6 mg
泛酸 0.19 mg
維生素B6 0.04 mg
維生素B12 24.9 μg
維生素E 2.5 mg
展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