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葉草

鎖定
毛葉草為爵牀科植物粘毛假尖蕊的全草, 產四川、雲南海拔2000-4000米高處的山岩石縫中。主要具有益氣補血、清熱,解毒,消腫。治咽喉腫痛,乳蛾,痄腮,風火牙痛,癰腫瘡毒醫療功能。
中文學名
毛葉草
植物界
爵牀科
杜鵑屬
毛葉草
分佈區域
分佈於貴州、雲南等地。

毛葉草形態特徵

毛葉草
毛葉草(5張)
粘毛假尖蕊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70-100cm。全株密被腺毛,分泌大量粘液。單葉對生;無柄;葉片長卵形,長4-9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疏淺齒。總狀花序着生於莖枝上部,花對生;苞片葉狀;花紫色;萼5裂;花管狀,先端5裂;雄蕊4,二強,花絲基部有薄肼質相連,花筒內面有2行短毛。蒴果有角。

毛葉草生長環境

毛葉草
毛葉草(5張)
毛葉草生於山岩石縫中。

毛葉草分佈範圍

毛葉草分佈於貴州、雲南等地。

毛葉草藥用

【拼音名】Huánɡ Huā Shēn
【別名】毛葉草,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氣補血。主形體虛弱;頭暈目眩;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1] 

毛葉草相關選方

①治傷風頭疼發熱:芸香草一錢,蘇葉一分,白芷三分,川芎一錢。姜皮為引,煎湯服。②治小兒外乳蛾,乍腮紅腫疼痛,熱核:芸香草二錢,白頭翁二錢,亦芍二錢。水煎點酒服。③治陽明實火,牙根腫痛,風火蟲牙:芸香草三錢,花椒十五粒。煎湯頻頻漱口,或點酒服,或噙牙上。④治癰疽紅腫,有膿者潰,無膿者散:芸香草不拘多少,煎水點水酒服。⑤治小兒急驚,角弓反張,發搐,手足蹬搖:芸香草水煎,點水酒服;或加硃砂一分,蚯蚓二條,點水酒服。(①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⑥治陰瘧:挖耳草、野棉花頭、魚鰍串。煎服。(《四川中藥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