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葉老牛筋

鎖定
毛葉老牛筋(Eremogone capillaris (Poir.) Fenzl)是石竹科老牛筋屬多年生草本。本種的分佈從烏拉爾向東經西伯利亞、遠東、蒙古和我國東北部直至堪察加、薩哈林,過白令海峽至北美洲(加拿大哥倫比亞、美國華盛頓州)。
中文名
毛葉老牛筋
拉丁學名
Eremogone capillaris (Poir.) Fenzl [4] 
別    名
蚤綴,興安鵝不食,毛梗蚤綴,細毛蚤綴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石竹目
石竹科
老牛筋屬
毛葉老牛筋
分佈區域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

毛葉老牛筋形態特徵

毛葉老牛筋
毛葉老牛筋(19張)
多年生草本。莖高12-15釐米,老枝木質化,宿存枯萎葉基,新枝細而硬。 [5] 
葉片細線形,長2-5釐米,基部較寬,頂端急尖,邊緣細鋸齒狀粗糙,基生葉成束密生,莖生葉在基部成短鞘,抱於膨大的節上,淡褐色。
聚傘花序,具數花至多花;苞片幹膜質,卵形,長2-3毫米,寬約1.5毫米,基部抱莖,頂端長漸尖,具1脈;花梗細而硬,無毛;萼片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外面黃色,無毛,具3脈;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約7毫米,寬約3毫米,頂端鈍圓,基部具短爪;雄蕊10,與萼片相對者基部具5個腺體;子房卵圓形,花柱3,線形。果實未見。花期7-8月。 [1-2] 

毛葉老牛筋生長環境

毛葉老牛筋
毛葉老牛筋(5張)
生於海拔850米左右的山地陽坡草叢中和山頂礫石地。 [1-2] 

毛葉老牛筋分佈範圍

毛葉老牛筋 毛葉老牛筋 [3]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承德)和內蒙古(東勝旗)。
俄羅斯、蒙古、加拿大、美國也有。 [2] 
模式標本採自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 [1] 

毛葉老牛筋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Arenaria capillaris Poir.
【藥名】:毛葉老牛筋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石竹科植物毛葉老牛筋的根。
【功效】:退虛熱,清疳熱。
【主治】:用於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盜汗等證,小兒蟲積發熱、腹大、消瘦、口渴、眼紅等肝疳之證。
【性味歸經】:甘,微寒。肝、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別名】:線葉蚤綴、細毛蚤綴(《新華本草綱要》)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
【生藥材鑑定】:《新華本草綱要》:“遼寧省有的地區以本種的根混作‘銀柴胡’使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