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腳鵟

鎖定
毛腳鵟別稱毛足鷺、雪白豹,是隼形目鷹科鵟屬中型猛禽。 [11-12]  成鳥頭、頸和胸部麻白色,綴以斑駁的褐色縱紋;上體暗褐色具淺色羽緣,翼棕褐色具深色橫斑,翅尖黑色;尾上覆羽白色帶褐色橫斑,尾羽白色,具黑褐色寬亞端斑;下體亞麻白色,帶褐色縱紋,胸脅部泛肉桂色,腿覆羽皮黃色帶褐色縱紋;虹膜黃色,鈎狀緣黑褐色,蠟膜和腳黃。幼鳥上體似成鳥而較淺,具寬的淺色羽緣;下體淡皮黃色微帶褐紋,胸部具有褐色縱紋,下胸純褐色。 [13] 
毛腳鵟的中國分佈於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陝西、江蘇、福建、廣東和台灣,在國外分佈於歐亞大陸北部苔原帶和針葉林帶的北部。 [14]  棲息於極北地區的苔原地帶,越冬於寒温帶至温帶的平原或低山地區,日行性,常單獨活動,通過翱翔或位立在高樹頂端伺機狗獵,捕食鼠類和小鳥,也吃野兔、炸雞等動物。繁殖期為5月末至8月初,築巢於苔原地帶的崖壁或台地上,窩卵數3-4枚,孵化期28-31天,維鳥晚成,經雙親餵養41-45天后可離巢飛行; [15]  野外壽命可達18年。 [16] 
但由於毛腳鷥體大,易遭捕殺,導致數量稀少,現已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7]  並對農林業生產有利,對生態平衡的維持具重要作用,具觀賞(可飼養)和科研價值。為黑龍江省內的冬候鳥,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猛禽。 [18] 
外文名
Rough-legged Buzzard
別    名
雪白豹
毛足鵟
中文學名
毛腳鵟
拉丁學名
Buteo lagop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隼形目
鷹科
鵟屬
毛腳鵟
亞    種
4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Pontoppidan, 1763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7] 

毛腳鵟形態特徵

毛腳鵟是中型猛禽。前額、頭頂直到後枕均為乳白色或白色,綴黑褐色羽幹紋。上體呈褐色或暗褐色,羽緣淡色,翅上覆羽褐色沾棕具棕白色羽緣。外側5枚中級飛羽端部軒褐色,外翈銀灰色,基部白色,其餘飛羽灰褐色。具暗褐色橫斑,腰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綴近白色的不規則橫帶。尾部覆羽常有白色橫斑,圓而不分叉,與鳶形成明顯差別。尾羽潔白,末端具有黑褐色寬斑。翼角具黑斑,頭色淺。有些淺色型普通鵟的尾也色淺,但翼下色也淺。
毛腳鵟的深色兩翼與淺色尾成較強對比。初級飛羽基部較普通鵟為白,與黑色翼角斑成對比。毛腳鵟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靠近北極地區,是較為耐寒的苔原針葉林鳥類,因此具有豐厚的羽毛覆蓋腳趾。 [3] 
雌鳥及幼鳥的淺色頭與深色胸成對比。幼鳥飛行時翼下黑色後緣較少。成年雄鳥頭部色深,胸色淺。頦部為棕白色,並有黑褐色羽幹紋。喉部和胸部為黃褐色,具有軸紋和大塊軸斑。腹部為暗褐色,下體其餘部分為白色。跗骨被羽。 [3] 
虹膜黃褐色;嘴深灰色,蠟膜、腳和趾黃色;爪角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650-925克,♀800-1100克;體長♂510-539毫米,♀542-604毫米;嘴峯♂20-23毫米,♀22-25毫米;翅♂397-427毫米,♀410-450毫米;尾♂220-256毫米,♀270-290毫米;跗蹠♂63-68毫米,♀68-69毫米。(注:♂雄性;♀雌性) [3] 

毛腳鵟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歐亞大陸極北地區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帶,是一種耐寒的苔原泰加針葉林鳥類。冬季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林緣地帶、稀疏的針闊混交林和原野、耕地等開闊地帶,並常和普通鵟一起活動。秋冬季節則多出現在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 [3] 

毛腳鵟生活習性

毛腳鵟屬於遷徙性鳥類。多單獨活動,多在開闊的原野和農田地上空翱翔,比普通鵟更常徘徊飛行。飛行時似大型鷂類。活動主要在白天。性機警,視覺敏鋭。善飛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空中盤旋滑翔,寬闊的兩翅左右伸開,並稍向上抬起成淺‘V’字形,短而圓的尾成‘扇’形展開,姿態極為優美。有時亦長時間的站立在電柱或樹梢上,窺視地面上獵物的活動。
主要以田鼠等小型齧齒類動物和小型鳥類為食,也捕食野兔、雉雞、石雞等較大的動物,捕食方式除在開闊地低空飛翔盤旋覓找和捕獵食物外,也通過埋伏在地上或站在電線竿和樹上等待,當獵物到來時再突然出擊的方式。叫聲似普通鵟,但更強而有力。 [3] 

毛腳鵟分佈範圍

毛腳鵟世界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格魯吉亞、德國、希臘、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意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韓國、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烏克蘭、英國、美國(佐治亞州)、烏茲別克斯坦。 [2] 
遊蕩:百慕大、塞浦路斯、法羅羣島、冰島、愛爾蘭、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士登、馬耳他、斯瓦爾巴羣島和揚馬延島、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突尼斯。 [2] 
產地不確定:阿富汗。 [2] 
毛腳鵟分佈圖 毛腳鵟分佈圖

毛腳鵟中國

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東北三省,西北部的新疆,西南部的雲南,以及東部的山東、江蘇、福建等省區。 [3] 

毛腳鵟繁殖方式

毛腳鵟繁殖期為5月末至8月初。通常營巢於苔原河流或森林河流兩岸懸崖峭壁上,或者乾涸的河岸懸崖上和潮濕苔原地上,有時也見在樹上營巢。通常在5月末雪還未完全融化時即開始築巢,巢的結構相當龐大,呈盤狀,主要由枯枝和乾草構成,每窩產卵通常3-4枚,在鼠類等食物豐富的年代有時多至7枚,在食物貧乏的年代通常為2-3枚。卵的顏色為灰白色或黃白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卵的大小為48-59毫米×40.5-46.5毫米。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有時雄鳥也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為28-31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共同餵養,到35天左右體羽已經基本長成,但一直到41-45天左右才離巢出飛,開始獨自覓食。 [3] 

毛腳鵟亞種分化

毛腳鵟(4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毛腳鵟堪察加亞種
Buteo lagopus kamtschatkensis
Dementiev, 1931
2
Buteo agopus lagopus
Pontoppidan, 1763
3
毛腳鵟西伯利亞亞種
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4
毛腳鵟北美亞種
Buteo lagopus sanctijohannis
Gmelin, 1788
[1]  [4] 

毛腳鵟保護現狀

毛腳鵟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2]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6] 

毛腳鵟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5] 
參考資料
  • 1.    Buteo lagopus (Pontoppidan, 1763) - Rough-legged Buzzard  .BioLib.cz [引用日期2018-05-01]
  • 2.    Buteo lagopus  .The IUCN Red List.2017-03[引用日期2018-05-01]
  • 3.    趙正階.《中國鳥類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6月:255-256
  • 4.    Rough-legged Buzzard (Buteo lagopus)  .IBC Bird Collection[引用日期2015-12-09]
  • 5.    Rough-legged Buzzard Buteo lagop  .BirdLife[引用日期2015-12-09]
  • 6.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1年第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2-18]
  • 7.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引用日期2022-04-09]
  • 8.    (法)弗朗索瓦·勒·瓦揚著;武曉偲譯. 非洲鳥類[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6.11:43.
  • 9.    趙欣如,趙碧清主編;央美陽光繪. 鳥類圖鑑[M]. 青島:青島出版社, 2019.03:81.
  • 10.    朱兆泉. 湖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圖鑑[M].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11:86.
  • 11.    曲偉主編,中國自然資源通典,黑龍江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9,第330頁
  • 12.    趙正階編著,中國鳥類志上,非雀形目,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06,第255頁
  • 13.    趙欣如,趙碧清主編;央美陽光繪,鳥類圖鑑,青島出版社,2019.03,第81頁
  • 14.    旭日干主編,內蒙古動物志,第3卷鳥綱非雀形目,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3.06,第265頁
  • 15.    趙欣如,趙碧清主編;央美陽光繪,鳥類圖鑑,青島出版社,2019.03,第81頁
  • 16.    阿利·阿布塔裏普編著,甘肅西部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志,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9,第276頁
  • 17.    鳳凌飛主編,內蒙古珍稀瀕危動物圖譜,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1.07,第44頁
  • 18.    曲偉主編,中國自然資源通典,黑龍江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9,第330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