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澤東去安源

鎖定
《毛澤東去安源》是由瀟湘電影集團製作的98分鐘歷史影片。該片由康健民陸小惠聯合執導,王霙郭連文彭博等主演,於2003年12月8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週年而製作,講述了在南方紅土地上,年輕的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憑着他們的信念、理想和特有的青春激情,成功發動、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故事 [1] 
中文名
毛澤東去安源
類    型
歷史片
出品公司
瀟湘電影集團
製片地區
中國
導    演
康健民
陸小惠
編    劇
顏梅魁
主    演
王霙
郭連文
彭博
片    長
98 分鐘
上映時間
2003年12月8日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出品時間
2003年

毛澤東去安源劇情簡介

1921年9月,毛澤東根據黨的“一大”精神,秘密回到湖南展開工人運動。
毛澤東通過在安源路礦任工段長的族叔毛紫雲的介紹,以謀求工作為由來到安源。路礦工人解華德、祝小連誤認為毛紫雲剋扣工薪,要刺殺毛紫雲和毛澤東。被毛紫雲手下的職員擒俘毛澤東在倆人身上看到了安源工人的革命性,便勸説毛紫雲演繹了一出《張公百忍》,放掉了解華德、祝小連。毛澤東又深入礦井宣傳革命重點爭取解華德、祝小連、胡老三等路礦工人。
為了加強黨對安源工人運動的領導,毛澤東帶領李立三到安源,並讓李立三以校長兼教員的身份做為掩護,留在安源開展工人運動。為了順利開展工作,毛澤東和李立三主動結識煤礦礦長林之軒、洪幫老大陳世儀。在毛澤東和李立三的精心策劃下,5月1日,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
劉少奇受黨中央委派回到湖南工作。毛澤東讓劉少奇到安源和李立三一起領導工人運動。
洪幫幾名弟子因為進工人俱樂部的消費社購買商品,被陳世儀抓走。陳世儀要對這幾名洪幫弟子開山堂問罪。毛澤東以大無畏精神,帶領解華德等工人前去解救。
為鎮壓工人運動,副礦長蘇泰指使礦警隊暗殺劉少奇、李立三和解華德等人。關鍵時刻,胡大妹為掩護解華德中彈倒下了。
蘇泰迫使縣公署發出改散俱樂部的訓令。毛澤東決定以“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為口號組織大罷工,並指定劉少奇作為工人全權代表負責與路礦當局談判。李立三退到幕後指揮。
汽笛長鳴,總罷工開始。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長沙等地紛紛策應。劉少奇單人獨騎與礦方代表蘇泰等人談判。敵人不甘心失敗想方設法進行破壞,他煽動數名失業工人上班,解德華率領糾察隊員上前攔阻。礦方收買了軍警武力威脅,罷工工人列方陣對抗。軍警策馬企圖衝散罷工工人,劉少奇挺身而出,勇阻軍警,保衞罷工。
楊開慧即將分娩,極需要毛澤東的照顧。但為了革命事業,毛澤東放下個人感情,不顧自身安危,代表長沙各界勞工會與趙恆惕省長談判最終獲得了成功。迫於各方壓力,路礦當局不得不坐下談判。安源大罷工,未傷一人,未敗一事,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成為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里程碑 [2] 

毛澤東去安源演職員表

毛澤東去安源演員表

    • 笑君 飾 解華德
    • 張亞昆 飾 祝小連
    • 郭連文 飾 劉少奇
    • 吳燕京 飾 蘇泰
    • 倪土 飾 趙恆惕
    • 王喜元 飾 胡老三
    • 王楠 飾 秀姑
    • 高放 飾 楊母
    • 張雨婷 飾 細妹子
    • 周光大 飾 陳世儀
    • 王鳴 飾 王鴻卿
    • 陳鳳桐 飾 縣知事
    • 楊振泰 飾 商會會長
    • 梁春雷 飾 警察局長
    • 田既安 飾 執法師

毛澤東去安源職員表

監製 李江、陳安眾、魏委、歐陽常林、周丕學
導演 康健民、陸小惠(執行)
副導演(助理) 趙衞遠、王鳴
編劇 顏梅魁
攝影 王希裏、葉南秋(副)、魯建新(副)
配樂 杜鳴
剪輯 袁方
道具 戴新民
美術設計 李濤、何晶(副)、趙道紅(副)
造型設計 賀亞琳
服裝設計 劉念、鄧憶
燈光 方小殿、劉小雪
錄音 黃明光、邵希翎(副)
場記 吳宏
佈景師 慄捷紅、甘勝喜
展開
總策劃:鍾萬民、丁來文、魏文彬、張學民
總製片人:周丕學
製片人:黃河
策劃:龔政文、何署坤、高年士
製片:黃四野、馮克湘
製片主任:李華清
文學編輯:高年士
煙火:王芄
擬音:韓登起
指揮:杜鳴
演唱:李迪輝、袁雙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3] 

毛澤東去安源角色介紹

  • 毛澤東
    演員 王霙

    無產階級革命家,“安源大罷工”領導者。1921年9月,他根據黨的“一大”精神,秘密回到湖南展開工人運動。他領導的安源大罷工,未傷一人,未敗一事,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成為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里程碑。

  • 李立三
    演員 彭博

    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加強黨對安源工人運動的領導,毛澤東帶領他到安源,並讓他以校長兼教員的身份做為掩護,留在安源開展工人運動。在毛澤東和他的精心策劃下,1921年5月1日,安源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

  • 劉少奇
    演員 郭連文

    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受黨中央委派回到湖南工作。毛澤東讓他到安源和李立三一起領導工人運動,並指定他作為工人全權代表負責與路礦當局談判。總罷工開始後,他單人獨騎與礦方代表蘇泰等人談判。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2] 

毛澤東去安源音樂原聲

類型
歌曲名
演唱者
參考資料
插曲
《勸君莫來安源山》
袁雙
[3] 
《勞工記》
李迪輝

毛澤東去安源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04年8月28日
第10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優秀故事片獎
《毛澤東去安源》
獲獎 [4] 

毛澤東去安源幕後製作

《毛澤東去安源》是中共中央辦公廳為毛澤東同志誕辰110週年紀念活動批覆同意拍攝的唯一的電影作品。影片於2003年8月1日在湖南長沙開機,在長沙拍攝50個場景後,於8月24日轉場到江西萍鄉,在萍鄉拍攝80個場景,9月18日在萍鄉安源封鏡 [5]  ,10月在北京進行影片後期製作 [6] 
影片拍攝正值7、8月份酷暑之時,氣温非常高,地面温度甚至達到40多℃。劇組許多工作人員都曬得中了暑,由於拍攝時間相當緊迫,劇組經常晝夜連軸轉 [6]  。8月16日,影片中楊開慧在湘雅醫院生毛岸英的場景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拍攝,由一間辦公室改裝成的“產房”,因為天氣較熱,還要蓋上厚厚的被單,阮丹寧的衣服都汗濕了,一分鐘的戲拍了十多次才通過 [7]  。9月拍攝片中最大的場景時,共招募了5000名羣眾演員扮演煤礦工人,外景則選在安源煤礦工人大罷工的舊址。拍攝軍警馬隊與劉少奇對陣的戲,因為馬的烈性難改,在幾千人面前有些不聽使喚,僅攔馬這一動作就重複了8、9次,身材魁梧的郭連文使盡了渾身解數,才將駿馬擋住 [8] 
導演康健民拍攝影片時強調“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是安源大罷工的主題,也是影片的主題 [9] 

毛澤東去安源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4張)
《毛澤東去安源》不是就罷工而寫罷工,而是既堅持着罷工鬥爭歷史進步的價值理性,又守望着人文關懷這塊生命的綠洲。因此,影片使罷工鬥爭這一革命歷史題材富有時代的內涵和活力。
影片無論在場面設計還是情節安排上都體現了這一雙重光束的燭照。作品中工運場面如火如荼、氣勢磅礴,人文關懷則催人淚下、意藴深遠,湧動着一股股人性的暖流。影片情節既理性含蓄又感人至深:工人王海南全勤下窯,卻領回三元四分的工資,他卧軌自殺的消極反抗,換來的只是家人的慟哭。走進工人家裏,看着青菜湯上漂浮的幾顆米粒,毛澤東啓發道:“要填飽肚子,就得鬥爭,也就是革命。”面對渾身是恨的青年工人,毛澤東以踢石子的比喻曉之以深刻的道理:“小石子,好比個人,大石頭,好比抱成團的安源礦工,就很難踢動了。”胡大妹慘死,數十名礦工遇難,送葬隊伍中,隨着毛澤東用長衫一揮而就“冤啊”挽幛的出現,安源震怒了,長沙的工人覺醒了。影片以人的覺醒推動罷工的主題,又以鬥爭喚醒人的價值。整部影片似一部大氣磅礴的民族交響詩,波湧濤起,雄渾壯觀。
歷史與人文的燭照在人物形象上的聚焦,則是影片對崇高和英雄的謳歌。影片讓觀眾感動的就是革命領袖對勞苦大眾的深沉的愛及由此迸發的敢於鬥爭和善於鬥爭的人格力量。作品立足與當代青年的共鳴,以3位領袖所洋溢的正氣、才氣和豪氣來展現他們的精神風範、政治品格和鬥爭藝術。毛澤東、李立三在林公館的出口成章、以才氣征服霸氣;面對洪幫,毛澤東毫無懼色,以其逼人英氣威振四座;與趙恆惕的鬥智鬥勇,盡顯政治家之本色。劇中李立三剛烈爽直、能文能武,劉少奇感情濃烈熾熱,沉着深切。三位領袖既有“你寫本我演戲”對敵鬥爭的默契,也不乏私下毫不相讓的爭辯,還留下火宮殿裏身無分文的尷尬。影片將可親可敬的一代革命領袖立體地推到現代觀眾的眼前。
歷史規律的揭示與悲天憫人的獨特視角,使影片遵循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劇中楊開慧與毛澤東的愛情線不僅具有結構上的意義,它使安源———長沙工運連為一體,更具有深層的象徵意藴。安源罷工鬥爭與武裝鎮壓一觸即發,長沙的談判正呈白熱化狀態,此時楊開慧孕育的新生命即將誕生。創作者用電影特有的蒙太奇手段,將罷工鬥爭比喻為新生命的誕生,影片這些耐人尋味的場景,隨着影像畫外空間的延伸,觀眾感受的是一種人性的藴藉和詩意的昇華 [9] (《人民日報》何祖健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