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桂

鎖定
毛桂(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樟科,樟屬小喬木,高可達6米,多分枝,枝對生;枝條略芳香,一年生枝漸變無毛,老枝無毛,葉互生或近對生,葉柄粗壯,總梗纖細,花白色,花絲被疏柔毛,花絲無腺體,花柱粗壯,未成熟果橢圓形,花果期4-8月。
樹皮可代肉桂入藥。木材作一般用材,並可作造紙糊料。
中文名
毛桂
拉丁學名
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 [4] 
別    名
假桂皮
山桂皮
土肉桂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樟目
樟科
樟屬
毛桂
命名者及年代
Schewe.,1924

毛桂形態特徵

毛桂
毛桂(7張)
毛桂是小喬木,高4-6米,胸徑達8釐米,極多分枝,分枝對生;樹皮灰褐色或欖綠色。枝條略芳香,圓柱形,稍粗壯,當年生枝密被污黃色硬毛狀絨毛,一年生枝漸變無毛,老枝無毛,黃褐色或棕褐色,疏生有灰褐色長圓形皮孔。芽狹卵圓形,鋭尖,芽鱗覆瓦狀排列,革質,褐色,密被污黃色硬毛狀絨毛。 [1]  [5] 
葉互生或近對生,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至卵形或卵狀橢圓形 ,長4.5-11.5釐米,寬1.5-4釐米,先端驟然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革質,幼時上面沿脈上下面各處密被皺波狀污黃色疏柔毛,老時上面無毛,欖綠褐色,稍光亮,下面密被皺波狀污黃色疏柔毛,黃褐色,晦暗,兩面略呈牛皮狀皺紋,離基三出脈,側脈自葉基1-3毫米處生出,弧曲上升,貫入葉端,近葉緣一側有少數支脈,支脈在葉緣之內網結,橫脈及細脈多數,在下面多少明顯;葉柄粗壯,長4-5(9)毫米,腹平背凸,密被污黃色硬毛狀絨毛或柔毛。 [1] 
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條基部葉腋內,大多短於葉很多,長4-6.5釐米,具(3)5-7-11花,分枝,分枝長約0.5釐米,總梗纖細,伸展,長1-1.5(2.5-3.5)釐米,與各級序軸被黃褐色微硬毛狀短柔毛或柔毛,苞片線形或披針形,長2.5-3毫米,寬0.7毫米,兩面被柔毛,早落。花白色,長3-5毫米;花梗長2-3毫米,極密被黃褐色微硬毛狀微柔毛或柔毛。花被兩面被黃褐色絹狀微柔毛或柔毛但內面毛較長,花被筒倒錐形,長1-1.5毫米,花被裂片寬倒卵形至長圓狀卵形,先端鋭尖,長3-3.5毫米,寬約2毫米。能育雄蕊9,稍短於花被片,長2.5-3.5毫米,花絲被疏柔毛,第一、二輪雄蕊花葯長圓形,與花絲等長,4室,室內向,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花葯長圓形,4室,室外向,花絲中部有一對無柄的心狀圓形腺體。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長1.3-1.7毫米,三角狀箭頭形,具短柄,柄被柔毛。子房寬卵球形,長1.2毫米,無毛,花柱粗壯,柱頭盾形或頭狀,全緣或略具3淺裂。 [1] 
未成熟果橢圓形,長約6毫米,寬4毫米,綠色;果託增大,漏斗狀,長達1釐米,頂端具齒裂,寬7毫米。花期4-6月,果期6-8月。 [1] 

毛桂分佈環境

產自中國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省區。生於山坡或谷地的灌叢和疏林中,海拔(350)500-1400米。 [1] 

毛桂生長習性

桂花屬長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陽光和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土壤要微酸,PH5.5-6.5。忌鹼土,怕積水和煤煙。北方需盆栽,低温温室越冬,0℃左右的温度對盆栽的桂花不會有害。 [2] 

毛桂繁殖方式

毛桂播種

種子有後熟期,需沙藏半年左右方可播種。桂花屬長日照植物,一般採用條播法,即在苗牀上作橫向或縱向的條溝,溝寬300px、溝深75px;在溝內每隔6-200px播1粒催芽後的種子。播種時要將種臍側放,以免胚根和幼莖彎曲,影響幼苗的生長。在桂林地區,通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625px、幅寬10~300px,每667㎡ 播種20kg,可產苗木25 000-30 000株。
播種後要隨即覆蓋細土,蓋土厚度以不超過種子橫徑的2-3倍為宜;蓋土後整平畦面,以免積水;再蓋上薄層稻草,以不見泥土為度,並張繩壓緊,防止蓋草被風吹走;然後用細眼噴壺充分噴水,至土壤濕透為止。蓋草和噴水可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土壤板結,促使種子早發芽和早出土。 [2] 

毛桂扦插

在春季發芽前進行,選一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內,上面覆蓋塑料薄膜,放在蔽陰處養護,立秋後即可生根。
  1. 扦插時間。5月中旬到6月下旬為最適時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認為桂花早春就萌發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進行扦插,實踐證明,那時插穗木質化程度雖然較高,但氣温地温均較低,扦插後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爛變質。
  2. 插穗的選擇與處理。用當年萌發的嫩梢進行扦插。為使插穗健壯飽滿,在冬季必須對採穗母樹進行肥水管理。在採穗前1-2個月施2-3次速效肥料進行催條,如春季乾旱還應注意灌水,實踐表明:飽滿和組織充實的枝條容易形成根的原始體,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條則相反。插穗的長度8-10釐米。剪取的插穗應迅速放入室內通風陰涼處,並及時噴霧狀水,濕潤葉面,保持插新鮮狀態。整修插穗時應保留頂葉5-6片,為避免扦插時過於擁擠以及防止葉片互相嵌合,可以將葉子剪半。據觀察,桂花插穗大多在節上生根,而在節間生根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個節,如插穗末端剛好在節上那對生根更為有利。有萘乙酸處理插穗是促進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萘乙酸快浸比不處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3.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釐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後即移出,即把插牀當作中間過渡,則密度還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營養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礎。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體,而後長出不定根,其插穗髮根不是在癒合組織部位而是集中在節上,少數在節間的皮層部位。據觀察,平均每株產生側根19條,其中在節上生根13條,在節間皮層部位生根6條。如有二節生根,其中以下節生根較上節生根為多。據外形觀察,桂花也和其他樹種一樣都形成癒合組織。癒合組織位於插穗在末端,在皮層部位與木質部之間形成瘤狀突起,並於插後15-20天形成,如果未經萘乙酸處理,癒合組織的形成還可能推遲。形成癒合組織大約穩定7-10天便開始產生新根。 [2] 

毛桂嫁接

桂花樹嫁接的砧木一般為女貞或水蠟,多采用腹接、靠接法或撕接法。撕接法操作簡單,成活率可達93%左右。具體方法是:在春芽未萌發前,從母樹上取健壯的一年生枝條,剪去一些葉片,置於低温、濕沙中貯藏,待砧木萌動時進行嫁接。嫁接時先將砧木在離地面10cm處剪斷,選光滑面將樹皮劃成“Ⅱ”型,長約2-3cm,寬3-4mm,撕開“Ⅱ”處樹皮,再把削成不等邊楔形的接穗插入砧木“Ⅱ”處,用薄膜帶包紮。當接木新梢長到10-15cm長時,將砧木上的萌芽枝櫱全部剪除。6-8月注意抗旱、追肥和除草。盆栽桂花可用靠接法。先將砧木在盆中養活,6-7月梅雨季節選與砧木粗細相近的兩年生桂花枝連盆靠接,成活後於“白露”前剪下即成新株,當年就能開花。 [2] 

毛桂壓條

有高壓和地壓兩種方法。
  1. 高壓繁殖:在“清明”至“立夏”之間的晴天進行。選擇2-3年生、手指粗的徒長枝、密生枝做壓條。將枝條在離分枝處10-12cm處環切一刀,再在其上方3cm處環切一刀,然後用刀將兩道環割線之間的皮層完全剝掉,露出木質部。包紮前先配製培養土:沙土或肥沃菜園土(無宿根類雜草)、鋸木屑、青苔按1∶0.5∶0.5的比例混合,切忌拌入化肥或未腐熟的有機肥,濕度以手捏成團,略現濕印即可。同時備好長40-50cm、寬33-40cm的塑料薄膜(每1kg薄膜可壓50-60株)及塑料帶,最好用50%萘乙酸2000倍液拌黃土調成糊狀塗於環狀剝皮傷口,以誘發不定根。包紮時先將薄膜圍繞環狀剝皮的下方4cm處,用塑料帶將薄膜下端捆定在樹枝上,然後將培養土捏成1kg重的土團,包於整個切口(上至上環割線3cm),再將薄膜反轉蓋住土團,用手將薄膜與土團包成直徑為10cm的橄欖形的土球,再在緊靠土球上端紮緊薄膜,薄膜接頭必須重疊,以防止土團水分蒸發。壓條後15-20天進行檢查,若發現傷口黴爛,應及時改壓。8月上旬至9月上旬,從薄膜外部能看到多條不定根時,即可將壓條苗離樹假植。壓條苗離樹時應輕剪、輕放、輕搬,不可用刀砍,搬運時防止土球碰撞,以免振斷不定根。假植時先開深30cm的穴或溝,穴(溝)內施腐熟堆肥或沼渣,與土拌勻,然後剪開壓條苗的土球薄膜、剪斷塑料帶,蓋土沒土球,灌足壓蔸水,最後覆土,大苗打好支撐柱防止風搖。乾旱時注意澆水保持假植溝濕潤,冬前可長出大量根系,開春即可起苗定植。
  2. 地壓繁殖:即採用伏枝壓條,在“清明”前後,選擇母株上1-2年生的健壯萌櫱枝條,就地攀壓埋入土中或盆土中,將入土部位枝條的葉片剪除並環狀剝皮,壓實埋土,留梢端在外,到秋季或翌年春季與母株分離為新植株。 [2] 

毛桂栽培技術

毛桂育苗

圃地選擇。圃地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輕壤土為好。土質太粘宜適當摻些砂土以調節土壤質地。為防止立枯病及根腐病的發生,還應在作牀時噴灑農藥進行土壤消毒。插牀宜梢高,排水一定要通暢,實踐證明,雨後積水,最易使穗腐爛,尤其是在插穗生根之前更應及時注意排澇。 [2] 
塑棚與蔭棚的設置。封閉育苗簡言之就是棚套棚,即蔭棚套塑棚。插牀寬度1.10米(實際利用率為1.0米),用兩端削尖的竹片呈弓形的插下,從牀面到弓頂為0.5米,為使弓形竹片拉緊,弓與弓之間應用細竹扎縛,塑膜棚兩側用泥土壓緊,不能留有空隙,但塑棚兩端不必封死,可以自由啓閉,以防透氣漏風。在塑膜棚上面要蓋雙層蘆簾,蔭棚高度1米,這樣塑棚與蘆簾之間有50釐米的空間,便於空氣流通,降低塑棚內温度。此外塑棚四周還應圍蓋單層簾子,以防側方陽光照射。 [2] 

毛桂地栽

地栽桂花多於早春進行。栽植地點要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地方。栽前先挖個大穴,多施有機肥料,同時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帶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後充分灌水。成活後施一次液肥。7-8月間現施1-2次水肥。臨冬之前現施以腐熟堆肥。以後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鉀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時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這樣便可加速生長,年年開花繁茂,花多味香。 [2] 

毛桂盆栽

要讓桂花多開花,氣香,需要抓住選好盆土、適時澆水、巧施追肥、適當修剪、防治病蟲等五個主要環節。
  1. 桂花喜歡微酸性土壤。盆栽可選用山泥或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沙土2份混合調製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作培養土。
  2. 澆水要適時。澆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發生前少澆,陰雨水少澆,夏秋乾旱天氣需多澆。平時澆水以經常保持盆土50%左右含水量為宜。特別是秋季開花時如果盆土過濕,容易引起落花。陰雨天要注意檢查,盆內如有積水,需及時側盆倒水以免時間長了造成爛根。
  3. 巧施追肥。桂花春季發芽後約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促使萌芽發枝。7月份以後施以稀薄的腐熟雞鴨糞水或魚雜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5%過磷酸鈣,促進發芽分化。9月初施最後一次以磷肥為主的液肥,則桂花生長茂盛,開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別是磷肥不足,則分枝少,花也少,而且不香。
  4. 適當修剪。桂花根系發達、萌發力強,成年的桂花樹,每年春、秋季抽梢兩次。因此要使桂花花繁葉茂,需適當修剪,保持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生理平衡。所以在秋季開花後需進行一次修剪。根據植株生長勢,除把過密枝疏剪外,還要把夏秋徒長枝剪去,使每個側枝上均勻留下粗壯短枝。第二次修剪是在早春萌芽前進行,把桔枝,細弱枝,病蟲枝剪去,以利通風透光,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飽滿的花芽。生長期要經常將萌枝剪除,以利養花集中,則開花繁茂。此外,盆栽桂花宜選擇株型矮壯,枝葉緊湊,主幹較粗的植株。每隔1-2年於早春換盆一次。北方於晚秋需將桂花移至0℃以上冷室內越冬,保持盆土略濕潤,使其充分休眠,有利來年開花,第二年清明節後移到室外通風向陽處養護。 [2] 

毛桂病蟲防治

病蟲防治。桂花常易發生炭疽病、褐斑病、灰色膏藥病、枯斑病、藻斑病、煤煙病和黑刺粉蝨、介殼蟲、蓑蛾、刺蛾、蚱蟬、桂花葉蟬等病蟲為害,需及時噴藥防治。 [2] 

毛桂褐斑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葉片,初期為黃色小斑,發展為近圓形或不規則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徑為2-10mm,病斑外緣有黃色暈圈,葉片正面散生許多黑色黴狀小點,這就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連接成大斑後,導致葉片枯死,但不會擴長到葉脈。此病菌靠風、雨、澆水等方式傳播,3月開始生長、4-10月為發病期,10月以後病情減退。高温高濕有利於發病,老葉發病較重。一般丹桂比金桂、銀桂抵抗此病的能力強。
防治方法:
  1. 冬季清除病株殘體、病葉並及時銷燬,引入的苗木應剪除病葉,重病區苗木出圃時,可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藥劑防治參照桂花葉枯病。
  2. 加強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質肥料和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蒔養環境要通風透光,發病期不宜噴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積水。
  3. 及時防治介殼蟲、蚜蟲等刺吸式害蟲;秋末入室前噴兩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發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噴灑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嗪氨靈5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倍液。 [2] 

毛桂葉枯病

葉枯病又稱枯斑病,是桂花的一種重要病害。葉片受害多從葉尖、葉緣開始,小斑點淡褐色,後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時捲曲脆裂,病斑可相互連結達葉片的1/3至1/2,灰褐色,邊緣為綠色,後期病斑上產生小黑點。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引起葉片大面積乾枯,高温高濕、通風不良、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較重,一般為7至11月發病,經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1. 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葉,並集中燒燬或深埋,減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
  2. 苗木移栽或引進的苗木,要摘除病葉集中燒燬,必要時可於出圃前給苗木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消毒;
  3. 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經常鬆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結或積水,遇到高温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和噴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4. 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開始,每半月噴灑一次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連續3-4次,防治效果良好;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間隔期48天。 [2] 

毛桂煤污病

該病通常發生於高温、多濕的季節和悶熱、潮濕、隱蔽、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主要表現為葉面和乾枝上蒙有一層顏色深淺不一的灰黑色粉狀物,有時甚至結成黑膜狀。究其原因是由於蚜蟲、蚧殼蟲、粉蝨等昆蟲刺吸危害桂花時,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種真菌的寄生從而誘發了黑乎乎、灰濛濛的煤污病。灰黑色的煤污層,不僅影響了桂花植株的觀賞,而且會影響到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不良,並引起感病葉片變黃萎蔫後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
  1. 加強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確保植株內膛通風透光,促成植株生長良好;
  2. 發現蚜蟲、蚧殼蟲、粉蝨等昆蟲刺吸危害桂花時,及時進行有效防治,予以殺滅;盆栽植株,經常噴水淋洗葉面;
  3. 發病初期,用50%的甲·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份劑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液,噴灑枝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2] 

毛桂黃化病

該病為缺鐵性黃化病。由於PH值失調土質偏鹼、土壤裏面建築物殘渣清理不徹底,導致土壤中的鐵元素以難溶解的氫氧化鐵形態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從而使得桂花缺鐵。如果是輕度缺鐵,表現為幼葉的葉脈間失綠黃化,葉脈組織仍呈綠色;如果是重度缺鐵,則表現為新老葉全部黃化,幼葉慢慢停止生長,部分老葉出現黃褐色斑點,植株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嚴重影響到觀賞效果和採花收穫量。
防治方法:
  1. 輕度缺鐵,可根部澆施0.5%的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噴施0.2%的硫酸亞鐵溶液;
  2. 缺鐵嚴重時,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際周圍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螯合鐵[F-EDTA(乙二胺四乙酸合鐵)],同時用0.1%的螯合鐵溶液進行葉面噴灑;
  3. 春季新梢生長季節,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配製盆栽培養土時,可用0.5%的硫酸亞鐵溶液將其pH值調整到6.5以下。 [2] 

毛桂幹腐病

主要發生在較大大規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園林綠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於起挖時碰傷、長途運輸中劃傷、吊栽時勒傷、意外擊傷等原因,導致桂花植株的主幹或大枝外皮被嚴重損傷,或掀去大塊幹皮,未能及時加以妥善的保護,遇到雨水、污水感染傷口,誘發真菌(如木腐菌等)、細菌(如土壤野桿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傷口處腐爛、木質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嚴重時會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防治方法:
  1. 對於主幹或大枝上的小傷口,應及時塗抹傷口癒合劑;
  2. 對已發生局部或少量腐爛的較小傷口,可將其傷口局部清理乾淨,直至露出新鮮的木質部和韌皮部,再在其新鮮的創口上塗好傷口癒合劑,可促成其創口儘快癒合;
  3. 對於樹幹上韌皮部早已被破壞、木質部外露多年的陳舊大創口,可將已腐爛的外露木質部清理乾淨,可每年定期塗抹石硫合劑防腐或用雙組份"雲石膠"調色後快速塗抹在新鮮的創口上,保護效果會更好;
  4. 對主幹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將已腐爛的部分徹底清除乾淨,注意不要破壞已腐爛木質部與未腐爛木質部之間的隔離層,空洞內填充聚氨脂發泡劑。 [2] 

毛桂主要價值

樹皮可代肉桂入藥。木材作一般用材,並可作造紙糊料。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