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枝柯

鎖定
毛枝柯為喬木。葉近革質,萌生枝及營養枝上的葉為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結果枝上的葉常兼有橢圓形,全緣。雌花序長達30釐米;小苞片卵形至披針形,雄花序為圓錐花序。殼鬥甚扁圓形,全包或幾全包堅果,殼壁較厚;堅果扁圓形,無毛,果臍淺凹陷。花期9-10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產越南及中國廣西和雲南。生於海拔 900-1200米坡地常綠闊葉林中。 [1-2] 
中文名
毛枝柯
拉丁學名
Lithocarpus rhabdostachyus (Hickel & A. Camus) A. Camus subsp. dakhaensis A. Camu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山毛櫸目
殼鬥科
柯屬
毛枝柯
中國植物誌
22:162

毛枝柯形態特徵

毛枝柯線稿圖 毛枝柯線稿圖 [3]
喬木,高8-15米,當年生枝、葉柄、嫩葉兩面及花序軸均密被鏽褐色分枝及不分枝的柔毛,葉面的毛較纖細,捲曲,早脱落。葉近革質,萌生枝及營養枝上的葉為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結果枝上的葉常兼有橢圓形,長16-30釐米,寬4-10釐米,頂部短突尖,基部寬楔形或楔形,全緣,中脈在葉面凸起,側脈每邊11-17條,在葉面凹陷,在葉緣附近急彎向上,位於上部的有時與鄰脈相連接,支脈纖細,彼此近於平行;葉柄長1-2 釐米,新出嫩葉的葉柄較短,粗壯。花序與滑皮柯的相同,但雌花序長達30釐米;小苞片卵形至披針形,長7-15毫米,較遲脱落,雄花序為圓錐花序。殼鬥甚扁圓形,高15-20毫米,寬25-30毫米,全包或幾全包堅果,殼壁較厚,小苞片卵狀三角形,緊貼,覆瓦狀排列,被微柔毛;堅果扁圓形,寬22-27毫米,高15-18毫米,無毛,果臍淺凹陷,口徑15-18毫米。花期9-10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2] 

毛枝柯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 900-1200米坡地常綠闊葉林中。

毛枝柯分佈範圍

分佈於毛枝柯產廣西西部(那坡)、雲南東南部(河口、馬關)。越南中部以北也有分佈。 [2] 

毛枝柯該種提示

由泥柯至毛枝柯組成一個較大的自然羣,其中泥柯、瓊中柯、龍眼柯、金平柯和滑皮柯幾種的殼鬥較薄,且上下的厚度都較均勻,幹後脆殼質,易折碎;其餘的種具有較厚的殼壁,且殼壁的上下部厚度明顯有差異,殼壁的基部因增厚而近於木質,不易壓碎,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殼鬥通常全包堅果,少有包着堅果的大部分;堅果的果臍位於底部,淺凹陷或近於圓,堅果既無毛又無白色粉霜,滑皮柯和毛枝柯的芽鱗甚大且較遲脱落,葉片的最寬處通常在中部以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