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晉

(明末藏書家﹑出版家、文學家)

鎖定
毛晉(1599年1月31日—1659年9月13日) [1]  ,原名鳳苞,字子久。後改字子晉,號潛在,別號汲古主人。江蘇常熟昆承湖七星橋(亦名曹家濱)人。明末藏書家、出版家、刻書家、文學家、經學家。
早年師從錢謙益。家藏圖書八萬四千餘冊,多為宋、元刻本,建汲古閣、目耕樓藏之。曾校刻《十三經》《十七史》《津逮秘書》《六十種曲》等書,流佈甚廣,居歷代私家刻書者之首。尤嗜好抄錄罕見秘籍,繕寫精良,後人稱為“毛鈔”。編著甚多,有《毛詩陸疏廣要》《蘇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毛詩名物考》《明詩紀事》《隱湖題跋》等。
別    名
毛鳳苞
子久、子晉
潛在、汲古主人
所處時代
明末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常熟
出生日期
1599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
1659年9月13日
主要成就
明末著名藏書家﹑出版家、刻書家。
主要作品
校刻《十三經》等,著《和古今人詩》等,輯《毛詩陸疏廣要》等
本    名
毛晉
屬    相

毛晉人物生平

毛晉少師事錢謙益,博學強記。並做過各個生計。天啓崇禎間屢試不就,家居讀書、藏書。父清,孝悌立田,精於農事,家資頗豐。他無意仕途,立志於藏書,蒐集善本秘籍遺書,不惜高價買書,別人出1000金,他出1200金,於是湖州書舶雲集於七星橋毛家門前。當時有“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yù)書於毛氏”的諺語。前後聚書達84000餘冊。建汲古閣﹑目耕樓。以高價購求宋代﹑元代刻本﹐對宋版元槧(qiàn),僱用高手以佳紙優墨影抄,字體工整,如同原作,遂以“毛鈔”書著名 [8]  。建有藏書樓名“汲古閣”、“綠君亭”,以藏精槧;另建“目耕樓”以藏通用本及抄校本。延聘名士為他校勘圖書。藏書印眾多,有“鳳苞”、“毛晉私印”、“宋本”、“元本”、“汲古閣世寶”、“汲古得修綆”、“隱湖小隱”、“汲古藏書記”、“虞山汲古閣毛子晉圖書”、“毛氏子九”、“毛氏藏書子孫永寶”、“毛晉秘籍審定真跡”、“筆硯精良,人生一樂”、“在在處處有神物護持”等,還有一枚56字大印章,印文為:“趙文敏公書卷末雲:吾家業儒,辛勤置書,以遺子孫,其志何如。後人不讀,將至於鬻,頹其家聲,不如禽犢。若歸他室,當念斯言,取非其有,無寧舍旃”。去世後,所藏書先後被泰州季振宜等家購藏,且多為宋元善本,後又大多歸於徐乾學“傳是樓”。

毛晉主要影響

約30歲左右開始經營校勘刻書事業,一生刊刻書籍極多,為歷來私家刻書最多者,在中國出版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苦心校勘,僱刻工、印工等多人,先後刻書600多種,刊刻圖書範圍廣泛,唐宋別集、百家九流、道藏詞曲、傳記小説、廣為鏤版,達200餘種,有“毛氏之書走天下”之説。輯有《津逮秘書》叢書15集,收書141種。胡震亨曾輯刻《秘冊匯函》,刻板被毀於火。他得其殘板,又閤家藏舊籍,重新編輯而成。其中多宋元人著作,偏重掌故瑣記。以前各家叢書,多不足之本,而此叢書所收,全帙較多。又校刻有《十三經》《十七史》《六十種曲》,以其繕寫精良、紙墨上品、細工雕鐫、印本賞心悦目而著稱。刊刻之書,有“世美堂”、“綠君亭”、“汲古閣”等字樣。著名的有《十三經注疏》《十七史》《文選李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津逮秘書》等。有些宋刻本如《説文解字》等因得翻刻而傳世。重刻的唐、宋人詩詞,多經精校。毛晉刻書為歷代私家刻書最多者,且好抄錄罕見秘籍,繕寫精良,後人稱為“毛鈔”,極受珍視。著有《隱湖題跋》,並輯《毛詩陸疏廣要》。
目錄學造詣極深,除編有《汲古閣書目》外,作題跋152篇。或考書籍源流,或辨其真偽,或述其要點,匯刻為《隱湖題跋》。潘景鄭為其補輯,得249篇,名為《汲古閣書跋》。刻書版亦被陸續轉賣給席鑑“掃葉山房”和無錫華氏。子毛扆(yǐ)、毛褒、毛表均能藏書,毛扆編纂有《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著錄待出售有477部,標有書價和版本。編著有《毛詩陸疏廣要》《隱湖山志》《毛詩名物考》《宋詞選》《野外詩題跋》《虞鄉雜記》《明詩紀事》《僧宏秀集》《毛詩陸疏廣要》《蘇米志林》《隱秀集》《隱湖題跋》等數百卷。 [2] 
由汲古閣刻印的宋、元以來之珍本書籍,名揚海內。刻書數量巨大,達六百多種十萬餘頁刻版,涉及經史、詞曲、叢書、宗教、小説、筆記等,為中國曆代私家刻書之最。對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 [3] 

毛晉歷史評價

毛晉:窮搜遍索四海枯,手抄筆錄近蠹魚。汗牛充棟十萬卷,流佈天下古今無。 [4] 
其刻書之功,非獨不能掩過,而且流傳謬種,貽誤後人。 [5]  [7] 

毛晉主要作品

先後藏書達8.4萬餘冊;刻書600多種;輯有《津逮秘書》叢書15集,收書141種;編有《汲古閣書目》外,並作題跋152篇。
校刻有《十三經注疏》《十七史》《文選李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津逮秘書》《六十種曲》等。
著有《隱湖題跋》,並輯《毛詩陸疏廣要》。

毛晉軼事典故

明末江西出產竹紙,紙質細膩,薄而鬆軟,表面平滑,托墨吸水效果甚佳,且價格便宜。
早先人們多用帶棉成分的紙張刻書,保存時間較長,但是造價昂貴。後毛晉於汲古閣刻書,除少數較為名貴的書仍舊用帶有棉成分的紙,通常為竹紙。竹紙刻書成本較低,易於傳播,也使得汲古閣的刻本風行一時。
當時,毛晉先到江西大量訂購稍厚實的竹紙,然後在紙邊蓋上刻有“毛”字的印,“毛邊紙”的美名由此得來,而稍微薄一些的,便以“毛太”冠名。
此説法系為誤傳,沈榜著《宛署雜記》卷十五便已記載毛邊紙。“毛氏誕生前毛邊紙之名已經存在,只不過他愛以此紙印書而已。” [6] 

毛晉人際關係

長子:毛褒,字華伯,清初藏書家。
次子:毛表,字奏叔,清初藏書家、刻書家。
三子:毛扆,字斧季,清著名藏書家、校勘家、出版家。
參考資料
  • 1.    王寶先.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 750 歷代名人年譜總目.台灣:文海出版社,1980:133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常熟市委員會文史委員會編.《常熟文史資料選輯·常熟文史》(第40輯 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12:第498頁
  • 3.    陳捷延.《過客吟》(中):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2:第1474頁
  • 4.    葉德輝.《書林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90頁
  • 5.    潘吉星.中國造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23-324
  • 6.    李玉安、黃正雨編著.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12:第296頁
  • 7.    葉德輝著.《書林清話》: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第189頁
  • 8.    《邵氏聞見錄》:北宋政壇的名流逸聞(洛陽古代典籍·名人名著19)  .洛陽網[引用日期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