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昶熙

鎖定
毛昶熙(1817-1882年),字旭初。道光進士咸豐十年(1860)以左副都御史銜,在籍辦團練圍攻捻軍。次年任內閣學士。同治元年(1862)隨僧格林沁在魯、豫、鄂、皖等地鎮壓捻軍,授禮部侍郎
毛昶熙先後調吏部、户部,授左都御史。八年兼署工部尚書,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上行走。十一年改任吏部尚書。十三年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光緒八年(1882)任兵部尚書。 曾在河南陽武縣帶頭續修毛氏族譜,其譜系字輩為:“錫恩篤祐,裕慶廣淵。燕翼克紹,孝緒世傳。家聲丕振,世澤長延。”
旭初
諡    號
文達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懷慶府武陟縣
出生日期
1817年
逝世日期
1882年
主要成就
鎮壓捻軍起義
本    名
毛昶熙
官    職
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

毛昶熙人物生平

【毛昶熙】(1817-1882)河南懷慶府武陟縣人。字旭初。道光進士。
道光二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
咸豐五年,遷御史,轉給事中
咸豐八年,授順天府丞。
咸豐十年,加左副都御史銜,命督辦河南團練,至則規畫全局。
咸豐十一年,以誤用逃犯李佔標,降三級調用,暫免開缺。同年,詔開復處分。連擢順天府尹太僕寺卿、內閣學士,仍留軍。
同治元年春,授禮部侍郎,仍命督團剿賊,歸僧格林沁節制。
同治四年,僧格林沁戰歿曹州,諸軍並被譴,坐革職留任,詔回京。
同治六年,調户部
同治七年,擢左都御史,兼署工部尚書。
同治八年,授工部尚書,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同治九年,天津民、教構釁,命偕直隸總督曾國藩按治,暫署三口通商大臣
沈桂芬、董恂、毛昶熙 沈桂芬、董恂、毛昶熙
同治十一年,調吏部。
同治十二年,上謁東陵,命留京辦事。
同治十三年,兼翰林院掌院學士
光緒四年,丁母憂,服闋,命仍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兼翰林院掌院學士。
光緒八年,授兵部尚書。尋卒,優詔賜卹,贈太子少保,諡文達。
毛昶熙一生在仕途中,經歷清代末年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

毛昶熙主要業績

咸豐五年,毛昶熙遷御史,轉給事中。這時候已經天下大亂,中原有捻軍起義,南方有太平天國起義。毛昶熙屢屢上疏論軍事吏治,彈劾步軍統領聯順徇私廢治,聯順被罷官。毛昶熙一時甚得清望。在中國古代,彈劾貪官污吏這類事情,在官與官之間,都是公開乾的。彈劾者首先要能夠正直清廉,才能夠立得住足。咸豐八年,毛昶熙剛升任順天府丞,胡林翼就由向朝廷密疏推薦。咸豐十年,加左副都御史銜,命督辦河南團練。
毛昶熙上任督辦河南團練後,首先對戰爭的全局進行規畫,顯示出一位軍事傢俱備的才能。在《清史稿》中留下了他制定的十二條軍規:“築堡寨,扼要隘,擇首事,選團丁,籌公費,互救援,定約束,申號令,公賞罰,詰奸宄,旌忠義。”在向朝廷彙報自己如何治軍的同時,毛昶熙“並疏陳調練民勇苦累之弊,亟宜改辦鄉團,以紓民力。”毛昶熙的十二條軍規以及改調練民勇為改辦鄉團的奏摺上奏朝廷後,得到“配合僧格林沁辦理剿匪事宜”的上諭。
毛昶熙説得到做得到,在指揮戰爭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奉行他的十二條軍規和大辦鄉團的主張。毛昶熙駐軍歸德,亳州捻軍起義軍攻打鹿邑,毛昶熙率領清軍趕到,擊潰了捻軍,接着分路馳剿,九戰皆捷。
咸豐十一年,毛昶熙又向朝廷上言:“捻騎逾萬,官軍馬隊過單,皖、豫交界之區,皆平原曠野,部隊無以制賊死命。今河南境內修築寨堡,已有成效,應責令寨長各選壯丁一名、馬一匹,投效來營。歸、陳兩屬,約可得馬隊三四百名。”築寨堡、辦鄉團,騎兵游擊戰。”在整個太平天國戰爭中,是非常成功也非常著名的戰略戰術,這些戰略戰術,正是從毛昶熙這裏開始並得到完善的,是毛昶熙的軍事思想。因此“上命推廣其法行之。”
數年間,毛昶熙的名聲威震敵膽。捻軍圍逼省城開封,同時圍通許,毛昶熙檄軍援之,圍立解。一時間,大河以南府、州、縣、鄉團練紛紛成立,起義捻軍無立足之地,屢戰屢敗,被逼向南方轉移,與太平天國起義軍會合。毛昶熙“連擢順天府尹、太僕寺卿、內閣學士,仍留軍。”同時,毛昶熙也看出了清軍戰爭不利的一大根源:“軍令不一,將士無所適從,宜會合撫臣以一事權。”這是對鄉團統一指揮,靈活機動,共同進退軍事思想的進一步完善。
穆宗即位,同治元年,毛昶熙以軍事密疏上《制捻要策》,略曰:“年來剿捻未得要領,其誤有二:一在專言防堵。河南、安徽一帶平原千里,無險可扼,捻數路同發,分而愈多。官軍分堵則兵單,合堵則力疏,猶之院無牆垣,徒守門户,不能遏盜也。一在無成算而輕戰。賊眾數倍於我,馬則十倍過之。我無必勝之術,僥倖一戰,一旦敗潰,賊焰愈張。至會師搗老巢,實為平賊要策。皖捻雖以張洛行為主,而陳、宋、潁、壽、淮、徐方數千裏,無處非賊巢,即無處無賊首。官軍即能次第掃除,勢難刻期淨盡。若繞過小捻,徑搗大捻老巢,舍近攻遠,而近賊襲我於後,我必不支,此會搗老巢之難以奏效也。然捻匪與粵匪不同,粵匪蜂屯蟻聚,其勢合;捻匪散處各圩,其勢分。其出竄也,必須裝旗糾合各圩賊目,約期會舉,常十餘日始得出。其竄山東者,每集合於保安山、龍山;竄汴梁者,集合於小奈集、大寺集;竄陳州者,集合於南十字河、張信溜:地皆逼近亳州,亳州者,賊窩也。計莫若擇重臣素有威望者,統步隊數萬、馬隊數千,屯軍於此。用伍員多方誤楚之法,分所部為數起,此歸彼出,此出彼歸,循環馳突在各捻賊圩之間,使大捻無從勾結,小捻聲息不通,惴惴焉日防官兵之至,自不能裝旗出竄,四出打糧。俟其飢困,然後以重兵次第圍剿。賊無外援,則小股膽落,大股易平,招撫兼施,立可解散,不必盡煩兵力矣。夫防賊於既出之後,何如遏賊於未出之先?剿賊於既聚之後,何如蹙賊以難聚之勢?而又無勞師襲遠之危、輕進損威之失,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者是也。今日大計,以衞畿輔固根本為先。豫東者,畿輔之門户也。亳州者,豫東之賊源也。亳州之賊不除,則豫東之匪難絕,即畿輔之地不安。重兵駐豫,不能兼顧東省,駐東亦不能兼顧豫防。唯亳為諸捻匯處之區,拔本塞源,實在於此。”這是後人從清朝皇室檔案中,能夠見到的毛昶熙的軍事作品。
太平天國與捻軍匯合後,攻打潁州,杞縣。毛昶熙會合僧格林沁合擊,許崗大捷,克復所佔民圩,斬首逾萬。毛昶熙又會同僧格林沁軍合擊金樓太平天國起義軍將領楊玉驄,盡殲其眾。隨着一個個戰爭的勝利,毛昶熙也升任禮部侍郎,仍命督團剿賊,歸僧格林沁節制。赴汝寧督兵團剿陳大喜諸匪,克正陽,收寨、圩多處。同治二年,誅賊首張鳳林、張福林,克邢集、尚店賊巢,汝寧、陳州所屬踞賊,殲除殆盡,盡平中原賊寨。接着,捻軍苗沛霖伏誅,淮北肅清。同治四年,僧格林沁戰歿曹州,諸軍並被譴,毛昶熙也坐革職留任,詔回京。同治六年,調户部。同治七年,擢左都御史,兼署工部尚書。

毛昶熙人物軼事

與袁家的特殊關係
袁世凱家族資料:袁世凱(1859.9.16—1916.6.6),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號容庵。出生於河南項城縣張營一個官宦大家族。曾祖父袁耀東是庠生,生子四人:袁樹三是廩貢生,曾署陳留縣訓導兼教諭;袁甲三是進士,官至欽差大臣漕運總督;袁鳳三是庠生,曾任禹縣教諭;袁重三是生員。袁樹三有子二人,長子袁保中是附貢生;次子袁保慶是舉人,官至鹽法道。袁保中捐納同知,未出仕,在家經營田產。生有兩女六子,袁世凱為其第四子。當捻軍王庭楨部佔領項城城東新興集、尚店等地,揚言將攻打縣城時,袁保中組織團練對抗,在城東北40裏險要處另築袁寨,舉家遷入。
在上面這段資料中,我們要注意的是袁世凱的父親“生有兩女六子”這句話。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生的兩個女兒中,有一個嫁給了毛昶熙的一個兒子做媳婦,而在嫁之前,毛昶熙的這個兒子已經因病死去,媳婦是抱着一個丈夫靈牌嫁到毛昶熙家裏去的。為此,毛家舉辦了特別聲勢浩大的“婚禮”,毛家整個家族也就特別尊重、關愛這個媳婦。這個事件,引起清王朝重視,慈禧主張,皇帝頒旨,在武陟大建貞節牌坊。毛家這個媳婦,由於沒有丈夫,只有在家吃齋唸佛,並從修武雲台山百家巖請回佛像,一心供奉。就連去百家巖請佛像一事,也由慈禧恩准,皇帝下旨,毛昶熙親自辦理。至今百家巖有毛昶熙留下的高大石碑。
武陟毛家與項城袁家,有這種特殊的親戚關係。袁世凱是毛昶熙貞節兒媳的親兄弟。毛昶熙與袁世凱,也就有了這種特殊關係。
“三不留原則”
三不留原則:毛昶熙在世時,給自己規定有一個“三不留原則”,這個“三不留原則”是:一不留下墨跡;二不留下文稿;三不留下錢財。毛昶熙這個人,對街頭一位賣畫的,可以知其才器,可以把他推薦上仕途,由此知道他對藝術的熱愛與赤誠之心。為什麼對於自己的書法作品,只允許“鋪牆壁上,留兩個時辰”?然後絕情地焚燒掉,並且真的就做到了不留下一個字給後人,不留下一個字給藝術史!
毛昶熙對於自己的書法作品如此,對於自己寫出的文章也是如此。文章必須寫出來,思想不形成文字,就等於終究沒有完成思想。毛昶熙一生勤於寫作,並且提倡在文章中提高與磨練。然而他對待自己的文章的態度是:書不過兩個時辰;文不過一季。皆焚之與爐。
不留文章於後世,毛昶熙做到了。同時也做到了不留錢財於家人、於後人。我不是做官的,不瞭解做官的對錢財到底是個什麼心態,也就不作議論。只以武陟毛家在大清帝國倒台後就那麼迅速、徹底地敗落,知道毛昶熙做到了“不留錢財”。毛昶熙去世後,其後人很快地陷入貧困,貧困的後代甚至都不相信先人為官至一品,不留一點錢財,以至親自盜挖自己家的祖墳,也一無所獲。

毛昶熙歷史評價

在《清史稿》中,是這樣評價毛昶熙的:“袁甲三、毛昶熙並以謇諤著聲,出膺軍寄。
袁甲三孤軍支拄,與捻事相終始,驕帥傾排,狡寇反覆,卒能保障巖疆,其堅毅不可及也。
毛昶熙事權未專,同時疆吏非辦賊才,補苴之功,亦不可沒。所陳平捻方略,具得要領。賊平之後,懃以寅畏納諫,老成謀國,於斯見之。”
《清史稿》是把毛昶熙寫進了列傳,卻是附在了袁世凱的長輩袁甲三、袁保恆父子之間,在袁甲三之後,袁保恆之前,而沒有單獨立傳,這是不公平的,是忽略了毛昶熙在當時歷史地位與作用。
在清代後期,毛昶熙是一位及其重要的人物。他的作用,是與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幾位同等重要,並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四點理由:
[1]清政府剿滅淮匪(太平天國起義。當時清政府並不稱太平天國,而是稱其為淮匪),是以清朝宗室僧格林沁為主帥把握軍權,平三藩之後,這已經成為清朝的一貫制,不允許漢人再執掌軍權。但到了這時候,馬上得天下的清宗室子弟,再回開強弓、舞硬槍、識韜略、知進退的,幾乎沒人了。僧格林沁手下,用的便是漢人。呂賢基開戰不久死去後,以袁甲三為主將。
袁甲三是道光十五年進士。是袁世凱的叔祖輩。曾國藩是道光十八年賜同進士。在剿滅淮匪、捻匪的戰爭中,創建鄉團、護鄉護國的戰略戰術,是由袁甲三在咸豐三年首創的,這也是袁甲三一生對保清剿匪的最大功勞。但在咸豐三年至咸豐十年間,運作操持鄉團,並不十分成功。無論是袁甲三還是曾國藩,都還是有勝有敗。
毛昶熙是道光二十五年進士。咸豐十年開始主辦河南團練。毛昶熙總結前幾年辦團練的成敗得失,並在自己的作戰中實踐,給以最終完善。比如在組建鄉團中增加設置堡壘、步步為營諸條。就是由毛昶熙提出增補的。僧格林沁戰死後,清宗室中再也沒有個人物了,毛昶熙被清王朝統治者授命“規劃戰爭全局”,也就是説毛昶熙成為當時整個消滅太平天國匪亂戰爭的總指揮。
[2]戰爭一結束,毛昶熙就主動繳出所有兵權,上疏陳述軍務漸平,宜益思寅畏,略曰:“功成而喜者,常人之同情;功成而懼者,聖人之遠慮。”由此贏得慈禧太后與皇帝的完全信任。而沒有戰後曾國藩的時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沒有曾國藩“功成而喜的常人之情”。也因此,戰爭之後,自同治十三年起,直至毛昶熙去世,近二十年間,毛昶熙始終受到清王朝的信任與重用,任翰林院掌院學士近20年。“毛昶熙屢掌文衡,兩典會試,凡朝、殿考試,閲卷歷二十餘次,士論歸之。”在封建時代,所有天下考狀元的士子,考上之後,都要把主考官視為終身恩師對待。20年間,天下考上狀元、進士的,都是他的學生,毛昶熙有這樣的權勢與威望,又怎能不“士論歸之”。
[3]戰爭之後,毛昶熙一度主政外交。李鴻章等人,只是具體事件的執行者,不是策劃者,策劃者是毛昶熙、慈禧太后和皇帝。
[4]毛昶熙與袁世凱的特殊關係,影響袁世凱的一生。而不是《清史稿·列傳》中寫的那樣,説袁世凱是投靠他的繼父袁保慶的結義兄弟吳長慶後起家的。在朝鮮期間,袁世凱之所以敢那樣作為,是他清楚他的真正後台,是慈禧太后與皇帝絕對信任的毛昶熙,而不只是吳長慶。《清史稿·列傳》中開始也寫到,李鴻章初期是很看不上袁世凱一個小青年那種張揚做派的。後來,是什麼改變了李鴻章對袁世凱的態度?歷史上記載是有人向李鴻章寫了一封密信舉薦袁世凱,李鴻章才由袁世凱坐大,造成後來的歷史局勢。在當時,誰會有那麼大的面子,能夠悄悄讓李鴻章起用自己本來看不起的袁世凱,還是因為毛昶熙。

毛昶熙史籍記載

清史稿記載
[1]  毛昶熙,字旭初,河南武陟人。父樹棠,官至户部侍郎。昶熙,道光二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咸豐五年,遷御史,轉給事中。屢上疏論軍事吏治,劾步軍統領聯順徇私廢法,罷之,甚負清望。八年,授順天府丞,胡林翼密疏薦之。十年,加左副都御史銜,命督辦河南團練,至則規畫全局,定條規十二事:築堡寨,扼要隘,擇首事,選團丁,籌公費,互救援,定約束,申號令,公賞罰,詰奸宄,旌忠義,而終之以實力奉行;並疏陳調練民勇苦累之弊,亟宜改辦鄉團,以紓民力。尋命督辦剿匪事宜,駐軍歸德。亳州捻匪犯鹿邑,督練勇擊走之,分路馳剿,九戰皆捷。
十一年,疏言:“捻騎逾萬,官軍馬隊過單,皖、豫交界之區,皆平原曠野,步隊無以制賊死命。今豫境修築寨堡,已有成效,應責令寨長各選壯丁一名、馬一匹,投效來營。歸、陳兩屬,約可得馬隊三四百名。”上命推廣其法行之。捻匪逼省城,圍通許,昶熙檄軍援之,圍立解。因疏言:“軍令不一,將士無所適從,宜會合撫臣以一事權。”上命巡撫嚴樹森督辦河南剿匪事宜,昶熙副之,仍兼辦團練。三月,克唐縣。捻匪趙國良犯光州,陳大喜犯汝陽,並擊走之。尋以誤用逃犯李佔標,降三級調用,暫免開缺。大河以南府、廳、州、縣團練皆成立,屢敗賊,詔開復處分。連擢順天府尹、太僕寺卿、內閣學士,仍留軍。
穆宗即位,昶熙請謁文宗梓宮,面陳機要,未許,命以軍事密疏入告。疏上制捻要策,略曰:“年來剿捻未得要領,其誤有二:一在專言防堵。潁、徐、歸、陳,平原千里,無險可扼,捻數路同發,分而愈多。官軍分堵則兵單,合堵則力疏,猶之院無牆垣,徒守門户,不能遏盜也。一在無成算而輕戰。賊眾數倍於我,馬則十倍過之。我無必勝之術,僥倖一戰,一旦敗潰,賊焰愈張。至會師搗老巢,實為平賊要策。皖捻雖以張洛行為主,而陳、宋、潁、壽、淮、徐方數百里,無處非賊巢,即無處無賊首。官軍即能次第掃除,勢難刻期淨盡。若繞過小捻,徑搗大捻老巢,舍近攻遠,而近賊襲我於後,我必不支,此會搗老巢之難遽奏效也。然捻匪與粵匪不同,粵匪蜂屯蟻聚,其勢合;捻匪散處各圩,其勢分。其出竄也,必須裝旗糾合各圩賊目,約期會舉,常十餘日始得出。其竄山東者,每會於保安山、龍山;竄汴梁者,會於小奈集、大寺集;竄陳州者,會於南十字河、張信溜:地皆逼近亳州,亳州者,賊之吭也。計莫若擇重臣素有威望者,統步隊數萬、馬隊數千,屯軍於此。用伍員多方誤楚之法,分所部為數起,此歸彼出,此出彼歸,循環馳突於各捻賊圩之間,使大捻無從勾結,小捻聲息不通,惴惴焉日防官兵之至,自不能裝旗出竄,四出打糧。俟其飢困,然後以重兵次第圍剿。賊無外援,則小股膽落,大股易平,招撫兼施,立可解散,不必盡煩兵力矣。夫防賊於既出之後,何如遏賊於未出之先?剿賊於既聚之餘,何如蹙賊以難聚之勢?而又無勞師襲遠之危、輕進損威之失,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者是也。今日大計,以衞畿輔固根本為先。豫東者,畿輔之門户也。亳州者,豫東之賊源也。亳州之賊不除,則豫東之匪難絕,即畿輔之地不安。重兵駐豫,不能兼顧東省,駐東亦不能兼顧豫防。惟亳為諸捻匯處之區,拔本塞源,實在於此。且蒙、亳百姓,祗以逼處賊巢,呼訴無門,不得不苟全性命,非盡甘心為逆也。若官軍聲勢一振,隨撫隨剿,不但忠義良民同心殺賊,即附賊之堡寨,亦相率就撫,輔助官兵。彼久經兵革之地,人習戰爭,附賊則為悍賊,反正則為勁兵,奪賊焰而益軍威,計無便於此者。前勝保袁甲三累獲大勝,皆由屯駐亳州,扼其要害,並賴關保、德楞額馬隊之力,是以所向有功。前事不遠,可為券證。”奏入,上韙之。
時粵、捻合擾潁州,命昶熙出境會剿。昶熙兵僅五千,且無馬隊,疏請調總兵李續燾等募精壯六千來豫,以厚兵力,如所請行。上覆敕西安將軍託明阿選西安馬隊一千赴豫。
同治元年春,亳捻劉大淵糾黨趨河南,昶熙在省聞警,馳至杞縣,賊已圍城,會僧格林沁軍自山東進至,敗賊許岡,昶熙會所部合擊之,克復所佔民圩,斬馘逾萬,餘賊引去。檄諸路團勇截殺之,還駐歸德,扼賊歸路。四月,會同僧軍合擊金樓教匪楊玉驄,盡殲其眾,授禮部侍郎,仍命督團剿賊,歸僧格林沁節制。赴汝寧督兵團剿陳大喜諸匪,克正陽,收寨、圩多處。二年,誅賊首張鳳林、張福林,克邢集、尚店賊巢,陳大喜竄湖北,汝寧、陳州所屬踞賊,殲除殆盡。調吏部。亳捻犯陳州,為官軍所扼擊,四竄。昶熙屯鹿邑,盡平亳北賊寨。
是年冬,苗沛霖伏誅,淮北肅清。詔:“昶熙部勇原助兵力所不足,今兵力足敷應用,飭散遣歸農。”命昶熙回京供職。會陳大喜勾結苗練餘黨趨汝南,陷正陽、信陽、新蔡、息縣各民寨,乃暫留剿賊。三年,進屯息縣,擒誅捻首趙國良、徐文田十餘名,盡復諸寨。十一月,僧格林沁敗陳大喜、張總愚於光山,賊西竄,逼南陽。昶熙調張曜回屯唐縣,知府湯聘珍扼宛南。四年,僧格林沁戰歿曹州,諸軍並被譴,坐革職留任,詔回京。六年,調户部。七年,擢左都御史,兼署工部尚書。
時捻匪戡定,疏陳軍務漸平,宜益思寅畏,略曰:“功成而喜者,常人之同情;功成而懼者,聖人之遠慮。今日巨寇甫平,兵戈未息,滇、黔、秦、隴,烽火驚心;皖、豫、直、東,瘡痍滿目。戡亂安民,一一尚煩宸慮,敬肆之機,間不容髮。萬一大捷之餘,偶忘乾惕,則患機之萌,恐有伏於無形者。今之所急:一在勤聖學。皇上春秋鼎盛,典學日新。但恐親師講學,為時無多,還宮之後,左右近習,或以功業日盛,間進諛詞,意氣漸盈,懋修或懈。昔宋莊獻皇后臨朝,仁宗聽內侍之言,欲觀寶玩,莊獻太后為言祖宗創業之艱。臣亦伏原皇太后於皇上還宮之餘,殷殷以時事艱難,勤加啓迪。至於近侍,尤宜擇老成有識之人,服事起居,將見養正之功,日臻堅定矣。一在崇節儉。今寇亂雖平,而流離之民,未盡歸農,荒蕪之田,尚多未墾。非力加撙節不足以廣積儲而備緩急。臣前管三庫事務,見內務府借撥部庫銀兩,逐歲加增。竊恐中原底定,踵事增華,財源未開,財流不節,度支告匱,為患匪輕。伏原皇太后、皇上崇尚節儉,為天下先。一切不急之務,可罷則罷之,可緩則緩之,庶國用可充,而風俗亦漸歸質厚矣。一在飭吏治。發、捻之禍,實由不肖州縣所激而成。正供之外,百計誅求;私派私罰,自營囊橐,以致民氣不伸,釀成巨患。用兵以來,此風尤甚。即如釐金一項,奉行不善,百弊叢生。病商病民,莫此為甚。今日之封疆大吏,以地方多事,喜用精明強幹之員,而不求愷悌循良之吏。斯民元氣,剝削愈甚,其禍遂不可勝言。今東南初定,畿甸甫清,兵燹遺黎,不堪再擾。應令各省督撫慎選良吏,與民休息,以復富庶之舊。一在固根本。陝西回逆、土匪,麕聚北山,現聞大軍乘勝西征,恐至窮而思竄。其或由晉省撲河,或由草地北擾宣、大,畿輔兵單地廣,在在須防。直隸提督劉銘傳謀勇兼優,應令迅回本任,並帶所部萬人,留直屯守,以壯聲威。並將綠營兵丁,練成勁旅,庶諸賊不敢萌心北擾,而諸將亦得專意西征矣。”疏入,上嘉其言剴切,優詔答之。
八年,授工部尚書,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九年,天津民、教構釁,命偕直隸總督曾國藩按治,暫署三口通商大臣。事定回京,請裁歸總督兼理,從之。十一年,調吏部。十二年,上謁東陵,命留京辦事。十三年,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光緒四年,丁母憂,服闋,命仍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八年,授兵部尚書。尋卒,優詔賜卹,贈太子少保,諡文達。
昶熙屢掌文衡,兩典會試,凡朝、殿考試,閲卷歷二十餘次,士論歸之。
參考資料
  • 1.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卷418, 12117頁《毛昶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