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昭晰

鎖定
毛昭晰(1929年5月7日-2023年1月5日),生於浙江寧波,世居杭州,祖籍奉化,中共黨員、民進會員,著名史前史學家。曾任西泠印社理事、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省考古學會會長、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浙江省老教授學會會長、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名譽理事長、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際博物館協會會員、英國圖書館協會會員。
2023年1月5日6時40分,毛昭晰在杭州病逝,享年94歲。 [2] 
中文名
毛昭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
1929年5月7日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5日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
職    業
史學家
代表作品
《世界上古史綱》

毛昭晰人物生平

1949年浙江大學文學院史地系畢業後,他在杭州宗文中學高中部任歷史教員,並考入浙大人類學研究所為研究生。
1951年之後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任教,主要從事人類學、史前史及古代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50年代在杭州大學籌建了歷史系文物陳列室,收藏了一批珍貴文物,對歷史教學和研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1978年,他倡議在杭州大學開設文物及博物館學專業,經三年奔走,終在1981年開始招生,為浙江文博事業發展奠定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兩大基礎。他執教講壇60年,嚴謹治學、筆耕不輟,學術研究成果斐然。
1981年至1983年,毛昭晰兼任杭州大學圖書館館長。
1983年至1993年兼任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及浙江省博物館館長。
1991年受聘為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專家組成員。
1994年受聘為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1年3月,他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設立“文化遺產保護日”的建議。
2003年2月又給李鵬委員長和温家寶總理寫信,竭力呼籲保護洛陽東周陵墓。
曾任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良渚博物院名譽院長、浙江省老教授協會會長、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文物學會顧問等職。曾先後任浙江省考古學會會長、浙江省博物館學會會長、浙江省圖書館學會會長、第四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五、六屆省政協常委、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1] 
毛昭晰
毛昭晰(2張)
2023年1月5日6時40分,毛昭晰在杭州病逝,享年94歲。 [3] 
毛昭晰同志長期深耕教育一線,1951年開始先後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工作,主要從事人類學、史前史、世界近代史、日本史、印度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世紀50年代,他在原杭州大學籌建了歷史系文物陳列室,1978年倡議開設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1981年正式招生,成為國內高校最早開設的文博專業之一,為文博事業發展奠定了學科基礎和人才培養基礎。他在教學中力求吸取國內外最新科研成果,與他人合作的主要譯著包括《世界上古史綱》《世界上古史》《世界通史》《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簡明世界通史》《世界史-古代史》等。作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的特約編輯,他還承擔了該卷50餘條條目的撰寫。
毛昭晰同志是史前史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他與林志純先生共同提出史前史發展階段及該學科的學科體系。為深入考察東亞沿海地區支石墓,他的足跡遍佈我國東南沿海、日本九州西海岸、韓國京畿道及西南沿海,修正了我國學術界對“石棚墓”的定名,總結出支石墓的南北兩種形制。為研究中日韓之間的史前文化交流,他不僅收集大量資料,還把視角延伸到海洋氣象等領域。在《先秦時代中國江南和朝鮮半島的海上交通初探》一文中,用西太平洋海流圖,佐證了早期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往來於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之間的可能性,鮮活詮釋了史前史研究的魅力。此外,他還發表了《河姆渡遺址與稻米之路》《羽人和海上之路》《浙江支石墓和朝鮮半島支石墓形制的比較研究》等數十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
毛昭晰同志是浙江文博事業的開拓者。1983年8月起,他擔任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首任局長,併兼任了一段時期浙江省博物館館長,期間主編並出版了《浙江省圖書館志》。他竭力保護和搶救歷史文化遺產,在他努力下,杭州胡慶餘堂免於拆除,杭州北山街得到有效保護,京杭大運河南端文化遺存得以保護。他心繫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制止了河南洛陽東周王陵遺址被破壞,促成了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建設等。他在全國人大提出設立“文化遺產保護日”建議,推動《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在全國人大獲得通過。為表彰他對文博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1998年在四川省發現的恐龍化石新種被命名為“毛氏峨眉龍”。2009年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他“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榮譽稱號,2010年12月被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授予終身榮譽獎 [4] 

毛昭晰人物成就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之際、第四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前夕,授予21位終生致力於中國文博事業、成績卓著、德高望重的同志“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榮譽稱號,毛昭晰先生也名列其中。在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期間,他為文物保護立法的完善獻計獻策。經他努力保護下來的文物還有很多,如杭州胡慶餘堂、大運河邊的富義倉、小河直街拱宸橋西的歷史街區、西湖的郭莊、沙孟海故居、劉大白墓、寧波的月湖庵、張蒼水故居、紹興的秋瑾紀念碑、嵊州的城隍廟古戲台、溪山第一樓、海寧鹽官的王國維故居、桐鄉烏鎮的修真觀戲台、湖州的錢業會館、慈溪的上林湖越窯青瓷窯址羣、温州甌海的永昌堡等等。他為浙江乃至全國的文物事業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傑出貢獻。

毛昭晰主要著譯

主要著譯有《世界上古史綱》(合著)、《世界上古史》(合著)、《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合著)、《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特約編輯)等,此外還發表了《羽人和海上之路》、 《浙江支石墓的形制和朝鮮半島支石墓的比較》、《關於史前遺址博物館的幾個問題》、《江南文化和古代日本》、《遣唐使時代五島列島和明州的關係》、《臘瑪古猿的發現及其重要意義》、《矇昧時代低級階段是從猿到人的過渡時期》、《論古典奴隸制是否奴隸制的典型形態》等數十篇論文。他參加翻譯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被學術界列為30種中文史學名著之一。

毛昭晰 人物逝世

毛昭晰同志逝世後,中共中央,民進中央,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文物局等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易煉紅、王浩、黃莉新等省領導和老同志老領導,任少波、杜江峯等學校領導和老同志老領導,相關部門單位領導同志等,以看望家屬、發唁電、送花圈等方式表示慰問和弔唁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