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思誠

鎖定
毛思誠(1873-1940),蔣介石訓蒙老師。字勉廬,浙江奉化人,早年從事教育,曾為蔣介石的老師。1925 年任黃埔軍校秘書處兼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1928 年任國民黨軍總司令辦公廳文書科上校科長。1930年授少將軍銜。後任國民黨政府主席辦公室秘書、監察院委員。1940年7月在奉化病逝。 [1] 
中文名
毛思誠
出生日期
1873年
逝世日期
1940年(一説1939年) [2] 
出生地
奉化剡源鄉巖頭村

毛思誠人物生平

毛思誠, 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廳少校秘書。別字勉廬,浙江奉化人。清票廩生,早年就學於浙江四明法政專門學校,後為浙江第八師範舍監和寧波府崇正學堂執史地教程。1902 年在溪口巖溪村設帳收徒,與蔣介石有師生之誼。1924年5月應蔣介石邀到廣州,任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廳少校秘書,後兼黃埔軍校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1926年北伐後任廣東潮陽縣縣長。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今辦公廳文書科上校科長。1928 年兼任國民政府文官處秘書,併兼任國民革命軍戰史編纂委員會常務委員。1930 年10月授陸軍少將。1934年7月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1936年辭職返鄉,1939 年11月病逝(一説 1940年7月病逝)。著有《民國十五年前之蔣介石先生》、《國父教科書》等。 [2] 

毛思誠軼事典故

毛思誠原名裕稱,字勉廬,奉化溪口人。清代末葉,執數於府治崇正學校。當時的校長為戴季石。兩人都好酒,課餘據案對酌,夥盡五壺後,或賦詩,或弈棋,直至午夜始罷,兩年後戴氏卸職,毛思誠也同時離校。不久回鄉,在本村東頭開設學館,招收遠近十多個學生,少年蔣介石便是其中之一。
蔣介石任黃埔軍校校長時,毛思誠是浙江省立第四中學教師。蔣馳書召毛入粵,委以秘書職。蔣帶領黃埔師生取得東江戰役第一次勝利後,又委任毛思誠為潮陽縣長,然而毛自覺是個文人,上任只3個月,就上書蔣介石:“吾性好酒,而才非龐士元,百里侯非吾願也。”蔣讀後大笑,應允毛辭職。北伐以後,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毛思誠被任總司令部文書科長,並被選為監察委員,寓居南京富明坊。常到秦準河邊的酒肆買酒,當地無人不知有“富明坊毛先生”。毛平易慈和,毫無官場習氣,喜獎掖後進。西安事變後,毛辭職回鄉,於1939年病逝。
毛思誠除了著有《國父教科書》、《蔣介石大事年鑑》兩本書外,還編著了另外兩部書,一為蔣介石《自反錄》,計6大冊,集蔣介石文書之大成,書名亦由蔣親署,二為《民國十五年以前的蔣介石先生》,共20厚冊。兩書都屬非賣品。後者據蔣介石親筆日記,以編體纂集而成,毛思誠為它花了很多心血,曾三易其稿,並經于右任、吳稚暉、陳布雷等審閲參訂。1938年,孔樣熙去了英國賀英王加晃時,曾攜之以贈世界各大圖書館。同年夏,國內各大學也無償地得到了它。 [3] 
參考資料
  • 1.    尚海.民國史大辭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736
  • 2.    陳予歡編著.黃埔軍校將帥錄.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162
  • 3.    田曉娜主編.百科薈萃(政治 經濟 軍事 法律 宗教).北京: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