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太紙

鎖定
毛太紙亦稱南毛太紙,仿宋紙,原產於江西,福建浙江、都有出產。顏色淺黃,性能與毛邊紙相仿,但紙幅較小,略薄。性質柔和,厚薄粗細稍有不勻,有明顯的簾紋。因紙面清潔、光滑,清代中期以後用以印書的較多。毛太紙吸水性強可作書畫紙或書畫襯紙,也用作鞭炮紙,毛太紙是修補舊書的必備紙張,補、鑲、裱託竹紙書均很相宜。染色後也可以作為舊紙的代用品。
中文名
毛太紙
別    名
仿宋紙
出產地
江西
一般規格
3.8尺×2.0尺
又稱毛太紙、仿宋紙,原產於江西,是我國手工紙種之一。由草漿和竹漿配抄而成。紙色發暗,紙面粗厚而軟和,吸水性強,據《小石山房叢書》中載: “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邊,薄者曰毛泰” ,兩者性能接近,可作書畫紙或書畫襯紙,也用作鞭炮紙。一般規格有: 3.8尺×2.0尺 (127cm×67cm) 。
[1] 
參考資料
  • 1.    劉仁慶.簡明中國手工紙(書畫紙)及書畫常識辭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