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南族肥套

鎖定
毛南族肥套,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民俗活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肥套”是毛南族還願等活動的總稱,盛行於明清之際,初為毛南族藉助儺祭祀天地自然萬物的儀式,在傳承過程中融合毛南族口頭文學、山歌、戲劇、舞蹈、音樂、打擊樂等藝術元素成為內容豐富的民俗活動。毛南族肥套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儺歌、儺舞、儺戲、儺樂、儺故事(口頭傳説)、儺面具雕刻幾大類。 [1] 
2006年5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申報的毛南族肥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17。 [1] 
中文名
毛南族肥套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Ⅹ-12
申報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遺產類別
民俗

毛南族肥套歷史淵源

儺面具 儺面具
毛南族肥套盛行於明清之際,初為毛南族藉助儺祭祀天地自然萬物的儀式,在傳承過程中融合毛南族口頭文學、山歌、戲劇、舞蹈、音樂、打擊樂等藝術元素成為內容豐富的民俗活動。“肥套”是毛南話,漢語意思為“還願”。還願儀式主要是為了報答“聖母娘娘”(有的也叫“萬歲娘娘”)的送子之恩。聖母娘娘是毛南族人傳説中主管生兒育女的神,族中男子在娶妻時,都會給這個神仙許下一個願望,如果聖母娘娘能夠送給他們兒女,他們就會祭上很多的供品,以此“還願”。 [2] 

毛南族肥套主要活動

儺舞 儺舞
毛南族肥套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儺歌、儺舞、儺戲、儺樂、儺故事(口頭傳説)、儺面具雕刻幾大類,有一整套的唱本、服裝和道具。
毛南族“肥套”儀式十分隆重,需要擺設各種“供桌”,搭神壇,在神壇上“安樓”、掛神像。儀式活動都是由一個師公班主持進行,師公們手持刀、劍、銅鈴等法器,頭戴木製面具,身着古裝戲服,口唸經文巫語,唱儺神歌,跳儺神舞輪番扮演36路神靈,進行“請神”儀式。整個過程由主唱師公唸咒語、唱神書主持引導,主唱師公念請哪位神時,即由別的師公戴上該神的木面具,按一定的程序表演舞蹈。表演由一幫專業的神職人員主持,整體結構是由十五個舞蹈組成,內容非常豐富,他們表演登梯、超度、架橋、揀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毛南族肥套 毛南族肥套
“肥套”最突出的部分是儺舞,毛南語稱為“條套”,由師公戴着面具扮演神的角色跳舞表演。實際上,這一套表演既扮演角色,又歌舞兼備,有着明顯的綜合性,因此也被稱為“儺戲”。條套”儺舞整體上由15個舞蹈組成,諸如登梯、超度、架橋、揀花送花、坐殿等。表演形式可分為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和四人舞等小型舞蹈,基本動作有軟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繞手輕拜、跳小步和輾轉繞圈等。儺舞的風格原始古樸、氣氛肅穆莊重,在打擊樂伴奏下,動作輕柔悠然,有如神靈騰雲駕霧,極富神秘的巫術色彩,又有強烈的生活氣息。 [3] 
木面具是“肥套”的主要道具之一,有萬歲娘娘、魯仙雷王等36面面具,根據毛南族諸神的司職身份和性格特點雕刻而成,分善、惡、貴、賤四大類型,形象生動逼真,造型奇異,形態傳神。面具須選用特定木材,歷經手鋸、砍切、刮刨、筆繪、初雕、細刻、打磨、上色等10餘道工序方能製成,工藝複雜,技術精細。 [4] 

毛南族肥套文化特徵

毛南族肥套 毛南族肥套
“肥套”唱本的主題思想是希望子孫繁衍、興旺發達,希望與兄弟民族團結友愛、和睦共處。唱本的經文巫語,都用漢語方塊字書寫,但不按漢語語法來造句,只有同時懂得漢語、毛南語和壯語的人才能理解其意義“肥套”服裝,男性神多身穿龍袍、蟒袍,袍上繡着各種鮮豔的圖形,並綴有閃光片;女性神則上衫下褲,不穿裙,與民間婦女的服飾大致相同。 [3] 

毛南族肥套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毛南族肥套的形成、發展、演變對認識毛南族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其儺文化以歌、舞、樂、戲等多種形式表現,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嬗變的印記。 [1] 
傳承狀況
由於社會發展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毛南族肥套處於瀕危狀態,亟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使其發揮保持民族文化獨特性和維護文化多樣性的應有作用。 [1] 
傳承人物
譚三崗 譚三崗
譚三崗,男,毛南族,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項目名稱:毛南族肥套,序號:04-1960,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5]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獲得“毛南族肥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毛南族肥套”項目保護單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評估合格。 [7] 

毛南族肥套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0年5月毛南族肥套入選《上海世博會廣西活動周文藝演出安排》,參加8月2日開幕的上海世博會廣西活動周文藝演出。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