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曦

鎖定
毛曦,陝西涇陽人,1966年2月生,1988年西北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91年、2001年於陝西師範大學獲歷史 [1]  學碩士、博士學位,2004年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後出站。大連大學遼寧省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生導師,現為天津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遼寧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學科規劃與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通訊評審諮詢專家,遼寧省重點學科專門史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西安市首批有突出貢獻青年專家。
中文名
毛曦
出生日期
1966年2月
畢業院校
西北大學歷史系
出生地
陝西涇陽

毛曦人物簡介

毛曦,1966年出生於陝西省涇陽縣,先後在西北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四川大學博士後出站。現為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出版專著3部,參編著作8部,在《史學理論研究》、《地理研究》、《地理學報》、《學術月刊》及日本《東亞文史論叢》等國內外報刊發表論文12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光明日報》、《文摘報》等轉載或摘編32篇次,榮獲省、市等科研獎勵20餘項。 [2] 

毛曦研究方向

中國城市史、中國歷史地理、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2] 

毛曦科研成果

毛曦主要著作

1.《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司馬遷與中國史學》(第一作者),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地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
4.《中華地域文化大系·三秦文化》(任編委並承擔第1、2章的撰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5.《學術論文寫作導論》(承擔第11、19、20、21章的撰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2] 

毛曦主要論文

1.《地位與特性:大古都視閾中的古都西安》,《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9年第3期;
2.《從大古都之説看洛陽在中國古都中的地位》,《中國古都研究》2018年第1輯(總第34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8年6月版,第12-20頁;
3.《中國大古都標準問題的百年回顧與當代思考》,《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7年第3期論點摘編;《新華文摘》(數字版)2017年第20期全文轉載,第371-381頁;
4.《考古發現與古史新知——成都建都歷年及古都地位論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
5.《20世紀50年代前的中國大古都問題——有關大古都研究學術史的補充》,《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7年第1期;
6.《“似城聚落”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理論意義》,《史林》2016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世界史》2017年第2期全文轉載;
7.《城市化進程中系統開展村志編纂的意義與建議》(第一作者),《中國地方誌》2016年第6期;
8.《人地關係研究助力史學新進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6月3日第980期第6版;
9.《〈讀史方輿紀要〉“都邑考”非書名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6年第2期;
10.《陳橋驛中國大古都著述的緣起與貢獻——從陳橋驛的一封覆信談起》,《史學史研究》2015年第4期;收入羅衞東、範今朝主編:《山水契闊:陳橋驛先生學行錄》(上、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版;
11.《都城區位與國家戰略:顧祖禹建都思想研究》,《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4期論點摘編;
12.《歷史流域學:流域的本質與研究的觀念》,《大連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13.《斯人已去,事業永續——隗瀛濤先生城市史學理論芻議》,《城市史研究》第3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
14.《歷史地理學學科構成與史念海先生的歷史地理學貢獻》,《史學史研究》2013年第2期;
15.《解構:如何書寫中國城市通史》,《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第3期;
16.《〈西漢城市體系的空間演化〉評述》,《地理研究》2013年第2期;
17.《走向世界:對於中國世界歷史地理研究的思考》,《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收入靳潤成主編《走向世界的中國歷史地理學——2012年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版;
18.《略論我國曆史地理學發展的新途徑——兼評台灣省出版的兩部〈歷史地理學〉》(第一作者),《地理研究》2012年第11期;
19.《走向世界的中國歷史地理學——2012年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第一作者),《地理學報》2012年第11期;《歷史地理》第27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版;收入靳潤成主編《走向世界的中國歷史地理學——2012年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版;
20.《基於中國古史研究的史學理論創建——常金倉先生治史特色芻議》,《奕世載德:常金倉先生紀念文集》,三晉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21.《試論譚其驤先生對於大古都研究的貢獻及影響》,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譚其驤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2.《五台山毛主席路居館影壁文字相關問題商討》,《五台山研究》2011年第4期;
23.《歷史學視閾中的洪水傳説及其意藴》,《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2月8日第245期第8版(史學版);
24.《中國究竟有幾大古都——民國以來中國大古都不斷認定的來龍去脈》,《學術月刊》2011年第7期;《文摘報》2011年8月11日第6版以《最有影響的中國古都》為題論點摘編;
25.《五都與五大古都:對毛澤東論古代邯鄲的考訂》,《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4期論點摘編;
26.《論文寫作中的學術素養——學術論文寫作教育中值得重視的幾個問題》,《文化學刊》2011年第3期;
27.《中國城市史研究:源流、現狀與前景》,《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收入周長山、林強主編《歷史•環境與邊疆——2010年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版;
28.《洛陽都城歷史地理研究的視野與創穫》,《文博》2010年第1期;
29.《城市史研究的範圍與方法——試論歷史地理學、古都學及城市史學之關係》,《史林》2009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12期以《歷史地理學、古都學及城市史學之關係》為題轉載,第73-75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9年第12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文摘》2010年第1期以《試論歷史地理學、古都學及城市史學之關係》為題轉載;
30.《全球史觀與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範圍的拓展》,《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9期全文轉載,第63-66頁;《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2期論點摘編;《北京師範大學校報》2009年5月20日第3版以《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範圍的拓展》為題論點摘編;收入《當代中國遼寧:發展•創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遼寧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版;《天津社會科學年鑑》(2010年卷)全文轉載,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版;
31.《中國古都學理論與實踐的新探索——〈中國古都學的研究歷程〉簡介》,《光明日報》2008年11月16日史學版;
32.《漆俠先生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方法的運用》(第一作者),《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第3期;以《堅持與發展:漆俠先生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方法》為題收入瞿林東等主編《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收入姜錫東主編《漆俠與歷史學:紀念漆俠先生逝世十週年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33.《試論先秦巴蜀城市發展的特點與地位》,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編《歷史地理學研究的新探索與新動向——慶賀朱士光教授七十華秩暨榮休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4.《反思與創新:趙吉惠先生的史學理論貢獻》,《趙吉惠紀念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5.《先秦城市史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8年第1期;
36.《秦巴蜀郡縣城市述論》,《東亞文史論叢》(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主辦)2007年11月;
37.《全球城市史視域中的中國城市史研究——讀喬爾·科特金〈全球城市史〉引發的思考》,《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4期;
38.《司馬遷的地理學成就——讀〈司馬遷與中國地理〉》,《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二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9.《先秦蜀國王權更替考述》,《史林》2006年第4期;
40.《從考古發現看杜宇時期蜀國城市的發展》,《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一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41.《費孝通:學術之樹常青——讀〈費孝通九十新語〉有感》,《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7期;
42.《關於城市起源和形成的理論探討》,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編《史念海教授紀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43.《先秦蜀國城市史論略》,《巴蜀文化研究》第三輯,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5月版;
44.《先秦蜀國城市起源與形成初論》,《大連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45.《論中國城市早期發展的階段與特點》,《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7期以《城與市雙軌並進是中國城市演進的獨特道路》為題論點摘編;《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4期論點摘編;
46.《城市史學與中國古代城市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6年第7期全文轉載;
47.《巴國城市發展及其特點初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48.《先秦巴蜀城市研究述論》,《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第1期;
49.《試論城市的起源和形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5年第1期論點摘編(“史學百家”);
50.《史前城址與文明起源關係略論》,《雲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51.《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人地關係及其特點》,《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中國地理科學文摘》2003年第2期論點摘編;
52.《中華文明形成的地理條件分析》,《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53.《歷史文化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54.《舊石器時代可納入歷史地理學研究範圍》,《四川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光明日報》2002年7月23日理論版論點摘編;《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4期轉載;
55.《中國傳説時代洪水問題新探》,《山東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56.《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區劃述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第1期;
57.《黃土高原地區沙漠治理芻議》(第一作者),《黃土高原地區歷史環境與治理對策國際會議論文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專刊;
58.《歷史研究與歷史教育如何走出誤區》,《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1年第10期;
59.《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格局的歷史影響》,《文博》2001年第5期;
60.《地理環境影響文化發展的理論思考》,《唐都學刊》2001年第3期;
61.《史學編輯學的學科定位》,《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62.《史學編輯與史學功能的發揮》,《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63.《地理學思想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第一作者),《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3期;
64.《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歷史時期人地關係的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2期;
65.《白話解讀〈公孫龍子〉評析》,《華夏文化》2000年第2期;
66.《燦爛的歷史文化與輝煌的現代文明的融匯——關於西安發展的文化思考》,《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67.《現代新科學技術革命對史學發展的影響》,《吉首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68.《歷史認識的檢驗與真理標準的歷史內涵》(第一作者),《西安聯合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69.《顧頡剛“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觀的現代意義》(第二作者),《史學理論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1999年第7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9年第5期轉載;
70.《研究中國思想文化的一家之言——趙吉惠著〈國學沉思〉讀後》,《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71.《〈晏子春秋〉的成書時間與思想特徵》(第一作者),《人文雜誌》1997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1998年第2期全文轉載;
72.《元代歷史地理研究的重大收穫》,《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3期;
73.《談談史學論著的可讀性》,《西安日報》1997年8月5日;
74.《自然環境與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徵》,《唐都學刊》1997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1997年第10期全文轉載;《文摘報》1997年9月14日論點摘編;《西安年鑑:1998》(西安出版社1998年版)以《經濟類型的更新與三秦文化之振興》為題論點摘編;收入《長安學叢書•歷史地理卷》,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75.《從毛叔鄭到毛澤東》,《各界導報》1997年4月4日;
76.《司馬遷史學地位論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史記與司馬遷研究論文集》第三輯,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版;
77.《論歷史研究中史學家的情感因素》,《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78.《孔子——中國史學、東方史學之父》,《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199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79.《對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華夏文化》1995年第4期;
80.《試論創造性思維——兼及科學研究中的思維方法》,《東疆學刊》1995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邏輯》1995年第7期全文轉載;
81.《論司馬遷史學的繼承性》,《唐都學刊》1994年第6期;收入《唐都學刊·漢唐研究·史學卷》,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82.《歷史學家與歷史認識主體》,《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4年第5期轉載;
83.《高校文科學報學術質量評估漫議》(第一作者),《唐都學刊》1993年第3期;收入《學報編輯觀念的更新》,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84.《“榆錢”的由來》,《陝西地方誌》1993年第5、6期;
85.《司馬遷撰著〈史記〉的動機與目的》(第一作者),《唐都學刊》1993年第1期;
86.《乾嘉考據史學與中國考據史學》,《江西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1992年第7期全文轉載;
87.《心理史學及其應用的方法論原則》,《唐都學刊》1992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新興學科》1992年第2期全文轉載。 [2] 

毛曦榮譽稱號

1.2015年12月6日,論文《1950年代前的中國大古都問題》獲得“中國古都學會2015年年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古都學會授獎;
2.2009年9月,論文《全球史觀與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範圍的拓展》榮獲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遼寧省教育廳、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社會科學院、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聯合授獎;
3.2009年7月,專著《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榮獲2009年度遼寧省歷史學科研成果一等獎,遼寧省歷史學會授獎;
4.2008年2月,論文《城市史學與中國古代城市研究》榮獲遼寧省2005-2006年度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遼寧省人民政府授獎;
5.2004年12月,榮獲“陝西高校學報事業突出貢獻獎”,陝西省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授獎;
6.2000年12月,《關於西安發展的文化思考》一文獲第三次西安發展研究獎三等獎,西安市人民政府授獎;
7.1999年11月,《自然環境與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徵》一文獲西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授獎;
8.1998年12月,被授予西安市首批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稱號,享受津貼,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授獎,個人事蹟收入中共西安市委主編《西安專家風采》(西安出版社2003年11月版)一書;
9.1996年12月,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編輯工作者,陝西省教育委員會、陝西省新聞出版局授獎。 [2] 
參考資料
  • 1.    教 授  .天津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2-06-20]
  • 2.    毛曦  .歷史文化學院[引用日期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