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毗婆舍那

鎖定
毗婆舍那(Vipasana)意譯“觀”,《寶雲經》解釋毗婆舍那“謂正觀察”,正觀察,指以佛教所謂的正見觀察。
中文名
毗婆舍那
外文名
Vipasana
意    譯
“觀”
出    自
《寶雲經》
引證解釋
《解深密經》卷三謂毗婆舍那是在奢摩他定心中,對於所緣的影像進行思維,“能正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婆舍那。”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解釋,此經所説“能正思擇”,指思擇諸法的“盡所有性”——一切性相力用因果等;“思極思擇”,指思擇諸法的“如所有性”——即諸法真如、普遍共具的體性思擇,即進行理性思維。“周遍尋思”,指用“有分別慧”(有概念、意識活動)思擇諸相;“周遍伺察”,指在意識深層中對真如進行深細的思察、體究,雖然未必有明確的推理活動,意識的指向卻向真如單向尋究,就像人雖然不在心裏唸叨,卻有目的地在等待着什麼(伺)。《清淨道論》比喻尋思與伺察説:
猶如擊鐘,最初置心於境為尋;以細義與數數思維性,猶如鐘的餘韻,令心繼續為伺。
總之,修觀,是在禪定中用佛教的哲學觀(“聞思慧”)和思想方法,進行理性思維及深度的體究,其思察的內容攝於諸法的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