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比(拼音:bǐ)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9]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比”的本義是靠近、並列或挨着,只有捱得很近才有“比較”的可能,因而又有“比較”之義。由“比較”引申作比喻、比方,再引申作比照、仿照。“比”還由挨着引申為密集,又引申為接近、靠近,再引申指勾結。 [21]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XXN [1] 
倉    頡
PP [1] 
鄭    碼
RRRR [1] 
筆    順
橫、豎提、撇、豎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0105) [9] 
平水韻
上聲四紙 [2] 
異體字
注音字母
ㄅㄧˇ
統一碼
6BD4 [1] 
國標碼
B1C8
四角號碼
2271₀
筆畫數
4
造字法
會意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比”字最早見於商代的甲骨文中,作圖1。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形體結構完全一致,小篆的形體基於甲骨文、金文形體進行了筆畫的規整,隸書、楷書比照小篆進行了筆畫的改變。
傳統看法認為,“比”的古文字形是面朝右並排站着的兩個人,由此表示靠近、挨着的意思,與“從”字構形相同。但是從圖1的甲骨文看,構件與“人”明顯不同。 [19]  構成“比”字的,應是兩個“匕”字,“匕”是古代的一種長柄淺勺、勺端稍鋭的取食器具的象形文,排比“匕”成字,表示比的本義是相鄰,靠得近,同時“匕”也提示字的讀音。由於字形相近,因此“比”與“從”的字形有時混同。 [18] 
“人”“從”“匕”“比”甲骨文對比 “人”“從”“匕”“比”甲骨文對比
趙誠先生認為,古文字“匕”與出土之匕差距較大,應是模擬人站立拱手側面之形。有學者據此推測匕字是“臂”之初文,手臂處特作彎曲狀以便形象地突出其所要表達的部位。二“匕”並列為“比”,表示兩手臂並列,本義為“偕同”。 [19] 
因為兩個人或者兩種事物並列在一起,所以就會形成對比,因此就有了現代漢語最為常見的用法,即“比”表示比較、對比的意思。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來突出此事物的某個特徵或此事物含有人的某種心理的方式,這種方式就叫作“比擬、比喻、比方”。
兩個關係好的人一同前行,捱得非常近。“比”由本義引申為親密、親近的意思,例如《論語·里仁》中所説的:“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其中的“比”即親近、親密的意思。用在一般事物身上就有“密集”的意思,例如《詩經·周頌·良耜》中所記載的:“其崇如墉,其比如櫛。”“其比如櫛”是説像梳齒一樣密集,因此古時“比”又指篦子。再引申就有鄰近、接近的意思,例如王勃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裏的“比鄰”就是近鄰的意思。而人和人在一起過於密切就會形成不同的人際關係,於是“比”又引申表示勾結的意思,例如《論語·為政》中所記載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裏的“比”就是結黨營私、勾結,是説小人在一起就會互相勾結。而“比比皆是”中的“比比”是表示“到處”的意思,這也是由“密集”引申而來的意義。
“比”由“比較”“對比”的意思虛化為介詞,表示“與……相比”的意思。這是虛詞“比”的常用意義和用法,介紹比較的對象,用來比較性狀和程度的差別。如柳宗元《捕蛇者説》:“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魯迅《準風月談》:“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卻比小丑壞。” [20-21]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舊讀bì)並列;緊靠
be next;
near to;
close to;
《詩經·周頌·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櫛。”
《尚書·牧誓》:“稱爾戈,比爾幹。”
晉·左思《魏都賦》:“竦峭雙碣,方駕比輪。”
比肩;比目魚;比翼齊飛;鱗次櫛比
親近;和睦
《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 朱熹集傳:“比,上下相親也。”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詩》曰:‘協比其鄰,昏姻孔雲。’吾兄弟之不協,焉能怨諸侯之不睦?”
相較;較量
compare;
contrast
《周禮·天官·內宰》:“比其大小與其麤良,而賞罰之。”
《漢書·石奮傳》:“是以切比閭里,知吏奸邪。”
相比
能夠相比;比得上
《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戰國·屈原《九章·橘頌》:“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魯迅《準風月談·華德焚書異同論》:“而可比於秦始皇的車同軌,書同文……之類的大事業,他們一點也做不到。”
今非昔比;壽比南山
依照;仿照

《尚書·呂刑》:“上下比罪,無僭亂辭。”
《韓非子·內儲説上》:“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敵之賞。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比照
(舊讀bì)依附;勾結
collude with
《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朋比為奸
同;一齊
《荀子·不苟》:“山淵平,天地比。”
三國魏·劉劭《人物誌·八觀》:“是故鈞材而好學,明者為師;比力而爭,智者為雄。”
比方,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説明甲事物
liken
《詩經·邶風·穀風》:“既生既育,比予於毒。”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比擬;比喻
用手做出姿勢來幫助説話或代替説話
《紅樓夢》第二九回:“因寶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給他看,不想失了手。”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惡和尚)右手執着風快的刀,在老和尚頭上試一試,比個中心。”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六:“(張學海)用手比了比,説:‘起碼也有四倍,唔,我看,足足有五倍!’”
比畫
對着;向着
明·劉若愚《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今跋中詞意所指,直比皇上、貴妃,是敢於無君,一何至此哉!”
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雙喜從門背後跳出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兒,用盒子槍比着他。”
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係,叫作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
這裏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與四之比。
比例;比值;比率;百分比
表示競賽雙方得分的對比
甲隊以二比一勝了乙隊。
名詞
先前;以前

《呂氏春秋·先識》:“臣比在晉也,不敢直言。”
唐·康駢《劇談錄·龍待詔相笏》:“某比不熟識於侍郎,今日見之,觀其骨狀,真為貴人。”
《新唐書·宇文融傳》:“朕比不置左右僕射,正以公在省耳。”

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參看“比卦



古代的基層行政單位,五家為比

《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

類;輩
《漢書·敍傳上》:“班侍中本大將軍所舉,宜寵異之,益求其比,以輔聖德。” 顏師古注:“比,類也。”
《舊唐書·隱逸傳序》:“盧鴻一、承禎之比所重者逃名。”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上海所謂‘文人’之墮落無賴,他處似乎未見其比。”
篦子,梳頭用具
《急就篇》卷三:“鏡奩疏比各異工。”
古代哈薩克斯坦族、布魯特族(即柯爾克孜族)稱其君長為比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三:“哈薩克斯坦,古大宛地,回子一大國,稱其汗曰比。”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布魯特,回子之一種。在安集延、喀什噶爾之間。北亦與伊犁接。地廣人眾,稱其主曰比。”
舊時官府對拘捕犯人或交納賦税所規定的期限叫“比”
《古今小説·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差四名民壯,鎖押張千、李萬二人,追尋沈襄,五日一比。”
《儒林外史》第八回:“問明瞭各項內的餘利,不許欺隱,都派入官,三日五日一比。”
姓氏用字



副詞
皆,都
all
《戰國策·秦策一》:“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
唐·韓愈《平淮西碑》:“愬入其西,得賊將,輒釋不殺,用其策戰比有功。”
《新唐書·辛雲京傳》:“下有犯,雖絲毫比不肯貸。”

接連;屢次
frequently
《戰國策·燕策二》:“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 鮑彪注:“比,猶連。”
《漢書·文帝紀》:“間者數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 顏師古注:“比,猶頻也。”
《新唐書·關播傳》:“帝曰:‘朕比下詔求賢才,又遣使黜陟,搜逮所遺,須能者用之,若何?’”
本來
《敦煌變文集·八相變文》:“比望我子受快樂,因何愁苦轉悲傷?”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六:“仁矩比節使下小校,驟居內職,性好狎邪。”

(舊讀bì)(時間上)挨着;相連接
lately;
recently
《後漢書·宦者傳·呂強》:“比谷雖賤,而户有飢色。”
晉·王羲之《參軍帖》:“雨蒸,比各可不?”
《北齊書·元暉業傳》:“文襄嘗問之曰:‘比何所披覽?’”
比來
介詞
引入比較的對象,比較性狀和程度
than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文學》:“方響則金聲,比德則玉亮。”
《西遊記》第十二回:“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
魯迅《書信集·致蕭軍蕭紅》:“貓比老鼠還要沉默。”

為;替;給
for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楊伯峻注:“比,去聲,為也。”

(舊讀bì)等到
till
《史記·陳涉世家》: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
比及
動詞
通“庇”。寄託
《莊子·秋水》:“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 高亨注:“按比讀為‘庇’。
《方言》卷二:‘庇,寄也。’比形於天地,謂寄形於天地也。”
通“庀”。 治理
《莊子·徐無鬼》:“農夫無草萊之事則不比,商賈無市井之事則不比。”
-
【皋比】虎皮
《左傳·莊公十年》:“(公子偃)自雩門竊出,蒙皋比而先犯之。"杜預注:“皋比,虎皮。”陸德明釋文:“皋比,音毗。注同。"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10]  《漢語大字典》 [11]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八】【比部】毗至切(bì,今讀bǐ)
密也。二人為從,反從為比。凡比之屬皆從比。
夶,古文比。 [12] 

説文解字注

“密也”注:今韻平上去入四聲皆録此字。要宻義足以括之,其本義謂相親密也,餘義俌也、及也、次也、校也、例也、類也、頻也、擇善而從之也、阿黨也,皆其所引伸。許書無篦字,古衹作比,見《蒼頡篇》《釋名》《漢書·匈奴傳》。《周禮》或叚比為庀。
“二人為從,反從為比”注:猶反人為匕也,毗二切。按,四聲俱收,其義本一,其音強分耳,唐人詩多讀入聲者。十五部。
“夶,古文比”注:按,蓋從二大也。二大者,二人也。 [13] 

廣韻

房脂切,平脂並 ‖ 比聲脂2部(pí)
比,和也。並也。又匕、鼻、邲三音。
卑履切,上旨幫 ‖ 比聲脂2部(bǐ)
比,校也。並也。《爾雅》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蓋半體人也。”又毗、鼻、邲三音。
毗至切,去至並 ‖ 比聲脂2部(bì,今讀bǐ)
比,近也。又阿黨也。又房脂、必履、扶必三切。
必至切,去至幫 ‖ 比聲脂2部(bì,今讀bǐ)
比,近也。併也。
毗必切,入質並 ‖ 比聲質2部(bì,今讀bǐ)
比,比次。又毗、妣、鼻三音。 [14]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比部】 比;部外筆畫:0
古文:夶、𣬅
(bǐ)《廣韻》卑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並音匕。校也,並也。《周禮·天官》: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註: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儀禮·大射儀》:遂比三耦。註:比,校也。《齊語》:比校民之有道者。
又類也,方也。《禮·學記》:比物醜類。疏:謂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乃易成。《韓詩外傳》: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
又《詩》有比體。《毛詩序》: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雲: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與興,同附託外物,比顯而興隱。
又比例。《禮·王制》: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鄭註:已行故事曰比。比,例也。《後漢·陳忠傳》:父寵在廷尉,上除漢法溢於《甫刑》者。未施行,寵免,後忠略依寵意,奏上二十三條,為《決事比》。註:比,例也。
又綴輯書史曰比。《前漢·儒林傳》:公孫弘比輯其義。《唐藝文志》:玄宗命馬懷素為修圖書使,與褚無量整比。
又謚法之一。《左傳·昭二十八年》:擇善而從之曰比。《詩·大雅》:王此大邦,克順克比。註:比,必裏反。正義引服䖍雲:比方損益古今之宜而從之也。
又比部,官名。取校勘亭平之義。即今刑部。《正韻》:音皮,誤。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比陽縣。應劭曰:比水所出,東入蔡。
(pǐ)又《集韻》《正韻》並普弭切,音諀。與庀同。治也,具也。《周禮·春官》:大胥比樂官。註:録具樂官也。與庀通。
(bì,今讀bǐ)又《廣韻》《韻會》毗至切。《集韻》毗義切。《正韻》毗意切,並音避。《爾雅·釋詁》:比,俌也。郭註:俌,猶輔。《易·比卦》彖辭:比,輔也,下順從也。《卜氏傳》:地得水而柔,故曰比。
又親也,近也。《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註:比,猶親也。
又和也。《周禮·春官》:𥰫人辨九𥰫之名,六曰巫比。註:巫讀為筮,比謂筮與民和比也。
又近鄰之稱。《周禮·地官》: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
又案比。《周禮·地官》:小司徒掌九比之數,乃頒比法於六鄉之大夫,及三年,則大比。又:鄕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疏:三年一閏,天道有成,故每至三年則大案比。
又及也。《詩·大雅》:比於文王,其德靡悔。註:比於,至於也。《前漢·高帝紀》:自度比至皆亡之。
又頻也。《禮·王制》:比年一小聘。《漢志》:比年,猶頻年也。
又比比,猶言頻頻。《前漢·成帝紀》:郡國比比地動。
又並也。《書·牧誓》:比爾幹。《正義》:楯則並以扞敵,故言比。《史記·蘇秦傳》:騎不得比行。
又齊也。《詩·小雅》:比物四驪。註:比物,齊其力也。
又偏也,黨也。《書·洪範》:人無有比德。《正義》:人無阿比之德,言天下眾民盡得中也。《論語》:君子周而不比。鄭註:忠信為周,阿黨為比。
又從也。《論語》:義之與比。朱註:比,從也。《晉語》:事君者比而不黨。註:比謂比義。
又合也。《禮·射儀》: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註:比,親合也。漢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比意同力,冀得廢遺。師古註:訓合。
又密也。《詩·周頌》:其比如櫛。
又比餘,櫛髮具。《史記·匈奴傳》:漢文帝遺單於比餘。《漢書》:作比疎。《廣雅》:比,櫛也。《蒼頡篇》:靡者為比,麤者為疏。今亦謂之梳。顔師古《急就篇》註:櫛之大而麤,所以理鬢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小而細,所以去蟣蝨者,謂之比,言其齒密比也。皆因其體以立名。
又矢括曰比。《周禮·考工記》:矢人為矢,夾其隂陽以設其比,夾其比以設其羽。《鄭司農》註:比,謂括也。
又揚子《方言》:比。代也。
(bì)又《廣韻》《集韻》《韻會》並必至切,音畀。近也。併也,密也。義同。
(bì)又《正韻》兵媚切,音秘。先也。《禮·祭義》: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鄭註:比時,猶先時也。比,必利反,又甫至反。
(pí)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並音毗。和也。一曰次也,並也。比鄰,猶並鄰。杜甫詩:不教鵝鴨惱比鄰。
又比蒲,地名。《春秋·昭十一年》:大蒐於比蒲。
又皋比,虎皮也。《左傳·莊十年》:蒙皋比而先犯之,後人以為講席。戴叔倫詩:臯比喜接連。《朱子·張載銘》:勇撤皋比。
又師比,胡革帶鈎也。《戰國策》:胡服黃金師比。通作毗紕。
(bì)又《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簿必切。《正韻》簿密切,並音邲。比次也。《增韻》:比比,猶總總也。張九齡《荔枝賦》:皮龍鱗而騈比。顧況《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鱗櫛比。皆讀如邲。又《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是矣。李軌讀。
《説文》:二人為從,反從為比。 [1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1]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圖A〕”窄“匕”寬,頂部“〔圖A〕”低,底部左右旁齊平。“〔圖A〕”,短橫在橫中線。“匕”,撇的撇尖指向田字格中心;乚(豎彎鈎)起筆高,豎段在豎中線,鈎部超出上部。 [16] 

書法欣賞

[3-7]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ər
先秦
王力系統
b
ǐe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je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b
jie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b
jid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b
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je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b
iɪ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b
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e
(參考資料:漢典 [8]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𣬈
平聲
上平六脂

開口呼
全濁
房脂切
bʰjei
上聲
五旨

開口呼
全清
卑履切
pjei
去聲
六至

開口呼
全濁
毗至切
bʰjei
去聲
六至

開口呼
全清
必至切
pjei
入聲
五質

開口呼
全濁
毗必切
bʰjet
集韻
𣬈
平聲
六脂

開口呼
全濁
頻脂切
bjI
上聲
四紙
開口呼
次清
普弭切
pʰjɛ
上聲
五旨
開口呼
次清
普鄙切
pʰiɪ
上聲
五旨
開口呼
全清
補履切
pjɪ
去聲
五寘
開口呼
全濁
毗義切
bjɛ
去聲
六至
開口呼
全清
必至切
pjɪ
去聲
六至
開口呼
全濁
毗至切
bjɪ
入聲
五質
開口呼
全清
簿必切
bjet
禮部韻略

平聲





頻脂切


上聲





卑履切


去聲





毗至切


入聲





簿必切

增韻

平聲





頻脂切


上聲





匹婢切


上聲





卑履切


去聲





必至切


去聲





毗至切


入聲





薄必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齊微

齊齒呼

次清

pʼi

上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pi

去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pi
中州音韻

平聲
齊微





平迷切


上聲
齊微





邦米切


去聲
齊微





旁謎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支


全濁
蒲糜切
b‘ie

上聲
二紙


全清
補委切
pie

上聲
二紙


次清
普弭切
p‘ie

去聲
二寘


全清
兵媚切
pie

去聲
二寘


全濁
毗意切
b‘ie

入聲
二質


全濁
薄密切
b‘iət
切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房脂切/必履切/婢四切

分韻撮要

陰上
第三幾紀記







陽去
第三幾紀記






(參考資料:漢典 [8]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pi
214
上聲

pʰi
214
上聲
口語讀音
piŋ
214
上聲
pʰiŋ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pi
55
上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pi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i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pi
24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pi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pɿ
24
上聲
文讀
pe
24
上聲
白讀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pi
42
上聲
文讀
pəi
42
上聲
白讀
晉語
太原
pi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pi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pei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pi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pi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pi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pi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pei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pei
21
上聲

閩語(閩南語)
廈門
pi
51
上聲

閩語(閩南語)
潮州
pi
53
陰上

閩語(閩東語)
福州
pi
31
上聲

閩語(閩北語)
建甌
pi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7]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05]
  • 2.    平水韻 四紙 比  .搜韻[引用日期2019-01-05]
  • 3.    “比”的篆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5-25]
  • 4.    “比”的隸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5-25]
  • 5.    “比”的楷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5-25]
  • 6.    “比”的行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5-25]
  • 7.    “比”的草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5-25]
  • 8.    “比”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05-25]
  • 9.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11-13]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66
  • 1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518-1520
  • 12.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18
  • 13.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299
  • 14.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2,248,355,471
  • 1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539
  • 16.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7
  • 17.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72
  • 18.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25
  • 19.    賈文.釋甲骨文“匕”及有關諸字[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0,(第1期):24,25
  • 20.    楊晶. “比”字字義演變的歷時研究[J]. 名家名作, 2022, (2):171-173.
  • 21.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24,25
展開全部 收起